身份证号:44162119820902XXXX
摘要: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于建筑工程建设也有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施工单位就需要充分提 升市政建设质量,结合相关方面的施工方案和具体要求,针对给排水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从根本上有效提升给排水质量问题。
关键词:给排水;通球试验;管道安装
前言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给排水施工设计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的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相关的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给排水施工设计的改进将会直接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提升,也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要加强重视。
1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重点
1.1协调各专业施工且做好预留预埋工作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给排水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对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予以充足的认识,很少会在施工现场配置专业的给排水设计人员,所以关于给排水的具体施工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部分,比如说给排水工程的预留孔和预留套管产生较大的位置偏差,因此说在进行建筑工程主体施工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对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加以重视,加强各个施工专业之间的有效沟通。
1.2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的预防与防控
关于工程的预防和防控问题来说,最重要的是针对于管道,而在管道问题当中,渗漏是施工过程当中一个最为常见的问题,并且往往产生的影响也是比较恶劣的,在对其进行预防和防控的过程当中需要从管道材料、管道接口和井体的施工质量差等方面来加以具体着手,针对实际发生的状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来采取适合的措施进行防控,尽可能的将问题发生的概率加以降低。
2给水管道施工技术
2.1热熔连接技术给水管道所使用的材质是PP-R,具有多重连接方式,比如螺纹、热熔。此两种连接方式,以热熔连接为优选,极具安全性与稳定性。在正式热熔前期,应完整清除管道表面的灰尘,保持管道清洁力。连接施工期间,应不带有旋转性质的,将管道安置在热套管内,以便于实现预定深度。施工技术人员,应良好掌握加热周期与连接插入的状态。如若安置太深,极易造成管道断层面积减少的不利后果;如若安置太浅,会引发接口处强度不佳的问题。将管件放置在加热处,在完成加热环节时,将管子从加热套管表面取下,将管件从加热位置取回,采取将管件迅速安置在管子内部,保障在规定加热时效内,完成管子接头处形成均匀状态,有助于矫正熔接好的管子接头。在整个施工期间,不可进行管子旋转施工行为。管子材料与管件,采取加热措施,合理控制加热时间,避免加热过度造成的管子承载力不足问题。
2.2其他注意事项
在管道安装完成后,应重点检查管件阀门的安装问题,应保障阀门安装符合相关设计与规定的要求,将施工期间应用的相关配件,采取拆除处理。将所有的管子开口处,采取密封处理,实现管子低处输水、高水排气的运行周期。系统在试压期间,应综合考量给水系统的应急措施,让应急措施能够全面控制系统运行,在发生异常事件时,能够利用应急措施,科学控制事故发生,减少经济损失。系统在实际试压期间,应保障给水系统的运行能力,并且在试运行完成后,采取管道吹洗工作,保障管道畅通,提升给水效率。
3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3.1通球试验
排水管道选用的是塑料管材质,在施工期间,对排水管道有具体的位置设计。如若施工图纸未设计间距要求时,排水伸缩节间距应控制在4m以内,排水主管应进行通球试验,保障排水管道的畅通性。在通球检测环节中,所选用的球,其直径数值,应控制在排水管道直径的2/3。通球率要求为100%,说明排水管道具有排水能力,视为检验合格。
通球试验检验口设置:在排水管道每个隔层设计一个,在排水管道隔层最低处设计一个,在卫生器具顶端位置设计一个。在排水管道中心高度与地面保持距离为1m,施工操作偏差允许值为0.2cm,设计的检查口,应以便于检修为施工基础,在不明显位置的检查口,应醒目设置检查门,便于检查其通透性。
3.2其他注意事项
排水管道施工设计期间,应关注其位置的科学性,不应对风道、烟道相通,影响排水效果,安装过程应符合相关规范与具体要求。在排水管道安装之前,应关注管道的疏通性,科学清除管道内部的污垢,合理应用相适宜的排水工具,增强排水管道输水能力,减少排水管道堵塞事件发生。在管道安装期间,应关注管道倾斜坡度,依据相关规定,以水泥砂浆为材质,将管道进行密封,防止管道堵塞。基于建筑整体结构基础,当排水管道的立管,没有安置乙字管配件时,结合相关规定内容,在乙字管的上方位置设立检查口,便于排水管道检修工作。
4室内管道施工技术
4.1室内管道设计思路室内管道的施工技术,具有复杂性,应重点考虑管道的设计合理性、排列正确性。室内管道繁多,为其设计增加了难度。管道排列间距的设计原则为:气体管应设计在上方位置,液体管设计在下游位置,热介质管排位置,金属性质管排放在上方位置,非金属管路应在下方位置。
4.2管路间距设计各类排水管路之间,应科学设计间距,有助于为后续安装与检修工
作提供便利。设计的后续工作项目有:管子检修、阀门质量检查、保温层施工作业等。排水管道施工期间,会有穿越墙壁的施工内容,应注意预留孔洞,便于土建工程施工。在穿越墙壁时,打孔操作没有明确规定,为土建预留的孔洞,应比排水管道直径大7cm。热水管道在穿墙施工期间,为提升土建工程施工效率,采取预埋套管措施,减少热管穿墙带来的诸多影响。
4.3墙体设计
在排水管道穿墙施工期间,应注意墙体设计问题。当墙体砂浆所具有的韧性,超过原有设计强度值的3/4,方可进行开槽凿墙施工作业。当墙体材料性能较高时,比如材质是小型空心砌块,应采取专业施工工具,进行钻孔开槽,减少给排水施工作业给工程项目带来的质量影响,保障工程项目的基础性能。
5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5.1支吊托架设计管道在建筑内部运输期间,应用到的施工设备为支吊托架。在制作支吊托架前期,应科学测量管架高度、确定管架位置、设计支吊架的结构,并且与其他专业设备进行对比,在通常情况下,设计共用支架,来减少施工成本,提升支架利用率,有助于保障施工作业有序进行。支吊托架在实际应用期间,开展切割、吹孔等施工项目时,严格杜绝使用乙炔元素,减少有毒气体生成,造成环境污染。以生态环保视角出发,利用砂轮切割机替代,实现绿色施工,减少施工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给排水施工的绿色效应。
5.2其他注意事项
给排水管道定期检查其通透性,维护其质量,防止其他物质通过管道,引起管道发生位移不利事件,科学为其设计固定支架,增强给排水管道的稳定性。立管支架安装期间,应关注其稳定性,保持支架横梁的水平状态,加强支架与管道的紧密支撑作用,如若立管支架设置期间,墙体材质为轻型,可采取的施工方案为:将支架安置在楼板上方,保障其稳定性功能,发挥施工作用。
6结语
建筑给水排水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因此,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要对各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深入规划,要严格执行全体施工人员的工序检查,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消耗,节约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李东祥.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发展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46+149.
[2]李庆.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发展探讨[J].江西建材,2019(1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