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水平的提升,大量先进技术以及先进设备都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则是近些年来,在各个项目工程建设期间被广泛应用的施工方式之一,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对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进行重视,并对其进行合理设计,使其可以与工程结构、施工周期、施工技术等有效结合,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障,施工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的优势
混凝土在工程施工中属于常见建材,简称为砼,通常是将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将砂石等作为骨料,再加入水以及其他添加剂,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其进行混合搅拌配置,再将其应用在工程施工中。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大多为普通混凝土,拥有着较高的耐腐蚀性,较强的刚度,较低的造价成本等优势。
混凝土凭借着自身良好的耐腐蚀性以及较低的造价,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混凝土自身耐久性较强,一些水,酸碱材料等无法对其造成严重破坏。如果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使用木质材料或者金属材料,都可能被水腐蚀,导致材料出现腐烂或者生锈问题,对这些问题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时,还会增加施工成本,因此,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不适合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进行大面积使用。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2.1混凝土配比的优化
由于混凝土是由多种不同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所得,因此在工程施工前,为了使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就需要对混凝土材料以及比例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最终所得混凝土符合施工要求,具备良好的性能。在混凝土中,水泥是重要的组成材料,在采购水泥时,需要对水泥的质量与性能进行检测,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出现水化热反应,使混凝土结构受到破坏,因此通常情况下,会选择低热硅酸水泥作为混凝土的水泥材料。在调配混凝土时,还需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需求,对原材料的用量进行合理配置,使混凝土配比得到优化,使工程施工建设效果得到加强。而且对混凝土配比进行合理优化,还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反应、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形等问题,实现对混凝土水量以及凝固时间的有效控制。
2.2水闸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2.1水闸底板施工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水闸底板施工是其重要的基础施工内容。对其进行施工时,需要在底板浇筑前,在软土地基上方设置厚度为1mm左右的混凝土垫层,再在水闸周边加设相应的侧模版,使底板浇筑的稳固性得到保证,并减少在施工中发生渗漏等问题。在对底板层面进行浇筑时,需要保证浇筑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相一致,并在浇筑完成以后,混凝土处于死冷状态时,利用钢筋对其进行固定,从而使浇筑结构整体更加坚固,避免浇筑结构发生变形、沉降等相关问题。另外在进行水闸底板浇筑作业前,还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与钢筋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设计,避免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缝隙,使浇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2.2水闸闸墩施工
在进行水闸闸墩施工时,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应用,可以使闸墩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得到加强,使结构整体的稳固性得到增强,有效避免在结构遭受外力影响以后出现沉降。并且在对水闸闸墩进行施工时,还需要对闸槽浇筑作业进行重视,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到结构整体的稳固性。所以在浇筑作业中,尽量使浇筑作业一次完成,使浇筑结构的整体性得到保证,减少后续问题的出现。
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3.1做好施工资源的管理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就需要做好施工资源管理工作。在施工资源管理中,需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选择型号相同、规格统一的水泥,并对骨料的粗细程度、参数、规格、材质等仔细进行检查,避免在原料中出现其他杂质,还需要对使用的水的质量进行检测,避免水质对材料的搅拌造成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外加剂进行重视,严格按照工程要求,对外加剂进行选择,并根据混凝土的配比合理添加外加剂。另外,还需要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设备管理工作,对设备的进出场进行严格检验,定期对设备开展检测维修工作,利用针对性措施,处理设备中发现的安全故障问题,使设备的各个零部件都可以得到正常运行,为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证。
3.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可以使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行为更加规范化,使各项行为在施工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在完善监管制度时,还需要做好绩效考核,奖罚分明,将管理任务合理分配到每一个监管人员身上,让监管人员明确自身监管职责,充分了解自身监管内容,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质量监管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在施工现场还需要建立检测部门,加强巡检工作力度,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时采用针对性措施对其进行处理。还可以发现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问题,及时对其进行改正,使施工操作更加规范。在强有力的监管下,使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得到良好控制,使各个环节的质量得到保证,最终使工程整体质量得到保证。
3.3提升机械设备管控水平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涉及到的施工设备种类较多,例如浇筑设备、养护设备等,所以为了使施工中各环节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就需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设备出现失误或者存在误差,影响到施工质量,还可以通过管理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及时利用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避免因为设备问题使设备发生故障,影响整体施工进度,造成安全问题。另外除了需要对设备进行管理,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及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可以安全稳定的进行运转,将设备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3.4强化质量验收工作
质量验收工作是工程施工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的重要环节。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后,一定要对其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工作,还应该根据工程施工中不同区域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检测手段开展检测工作,保障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的混凝土结构可以满足工程的需求。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混凝土施工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就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完善以及修补工作,使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得到增强。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发展,对工程建设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对工程整体质量的保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使施工技术操作更加合理规范。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施工设备,混凝土结构等进行严格控制,不断加强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使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推动我国经济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志强,李洪波.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2).
[2]王相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14):55.
[3]尹月芳.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