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顺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越来越趋近成熟,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实践领域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水利水电工程以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作为学习的主体,而在实际的工程建筑施工中,也的确存在了诸多以上方面的问题,需要大家注意和研讨。下面笔者就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及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任务重、投资大,对工程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技术问题,那么将会造成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隐患,严重威胁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工程建设技术的合理监督,有效采取恰当的技术管理措施,提升工程质量。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社会基础设施,施工规模大、投资多、周期长。施工期间,技术管理作为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以及作业效率的关键。施工技术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管理作业,涉及建设施工、水电施工、地质勘测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增加了统筹规划难度,只有加强技术管理,才能保证各部分工程有序落实,使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在施工现场安排技术管理人员实施全程监管,能够保证施工工艺先进性,以妥善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施工问题,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借助于高效率的技术管理,能够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保证工程安全,维护工程成本控制,取得更突出的经济效益
2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特点
2.1 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多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非常恶劣,而且施工的难度相对较大,安全隐患比较多,这就要求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
2.2 成本大、耗时长,所需设备多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地往往处于偏远地区,在进行工程施工时不仅材料运输存在困难,还会增加工程的建设成本。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之前,不仅需要设置非常多的辅助设施,还要修建相应的运输通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成本大、耗时长的特点。
2.3 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为室外施工,经常会受到气候、地质等多方因素的干扰,尤其是恶劣天气,对施工造成的困扰极为严重,甚至会导致被迫停工。
3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
3.1 岩质高边坡的处理问题
3.1.1 抗滑结构
抗滑结构处理可以有混凝土抗滑和混凝土沉井两种形式。混凝土抗滑技术的应用成本相对较低,能够节约大量的施工成本,但抗滑面的倾角比较小,不能被广泛应用。混凝土沉井属于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是保护表层的坡体,避免地下水渗透。
3.1.2 锚固
锚固技术是高边坡处理的关键技术,其应用非常灵活,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在进行边坡支护时应用锚固技术既可以提升边坡结构的稳定性,又不会对边坡岩体造成破坏。另外,要重视预应力锚索技术,尤其是锚索的均匀受力问题,在进行操作时需要搭配相应的千斤顶,有效避免工程中的资源消耗。
3.1.3 减载排水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如果出现的滑坡问题非常严重,就需要以减载的方式有效实现滑坡坡面的加固处理。地下水比较丰富的施工区域要建造相应的排水沟,实现水体排放,提高坡体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对岩体的破坏。
3.2 土坝防渗加固的处理问题
水库是非常普遍的水利水电工程,但大多数的水库使用时间比较长,且后期的维护措施经常出现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受损严重。一般来说,只要发现水库出现渗漏现象,就必须要立即采取相关的处理措施。但是无论采取任何形式的加固处理,都无法有效避免水库施工中的渗漏现象。想要有效解决水库渗漏问题,必须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防渗加固处理,从源头解决渗漏问题。
3.3 导流技术的应用问题
导流围堰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核心,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想要有效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加强对导流围堰技术的重视,确保技术应用的科学性。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原有河道中的水引入下游,有分段围堰和全段围堰两种方式。通过科学应用围堰技术,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受到比较小的水流影响,而且能够增加相关设施的使用寿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
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4.1 引进先进技术
首先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应当保持高度警惕性和风险意识,作为工程基础环节,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受到地基技术的影响,保证地基处理技术先进性和科学性,才能保证工程拥有一个稳定的地基基础。地基施工技术应当严格考核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根据施工现场环境,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工程地基防渗透性能。其次是导流技术,导流技术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通过导流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施工质量不断提高,并降低作业成本。选择合理的导流技术是保证工程围堤稳定性的关键,达到理想的疏导河流的作用,对环境起到优化的作用。导流过程中还需综合各项方案,执行最优的施工计划,有效缩短施工成本,统筹资源和人力,避开汛期再施工,实现综合调节作业,保证施工整体质量。最后是混凝土技术,混凝土技术主要在围筑堤坝作业中应用,需要选择高品质施工材料,并利用机械设备碾压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渗性能以及牢固性,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4.2 建立监管制度
监管制度应用的关键在于责任机制,为了保证全员责任意识得到提高,需要根据各个班组、部门的工作职能,分配对应的责任,细化责任,将技术责任落实到各个员工身上,督促员工自我管理,能够严于律己,互相约束监督。一旦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够按照责任规范,确认负责人,对责任人进行惩处,避免员工之间互相推诿,不利于工程管理的规范性。根据责任机制和施工方案,需要提前建立应急处理方案,预想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任何风险事件,形成应急处理预案,并根据预案对员工进行培训,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员工可以立即响应,自发实施应急方案,保护员工自身生命安全,最大程度上减少工程经济损失。
4.3 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要利用合同文件,保证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利益,要求合同双方遵守文件规定。签订合同前,需要全面具体地分析条款和问题,检查合同项目,在施工前,确认计划,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特点,制定规范的技术规范,给工程监督提供文件指导。同时设定质检员工,针对员工技术应用情况,展开全面质量监控。施工企业应当招聘高级技术人才,一方面负责对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负责监督员工技术应用情况,及时纠正员工的错误,保证技术的高质量应用。在施工现场应当执行定期抽查和随机检查制度,有监督人员每周检查施工质量和技术质量情况,并随机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检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但是通过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分析,可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尹召婷.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73-175.
[2]希丽娜依•多来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南方农机,2019,50(18):235.
[3]吕刚.分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