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楼地面裂缝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技术 田大朋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田大朋1 俞松松2 张涛3 吴斌4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消费者对房屋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身份证号码:13042519870207XXXX 2.身份证号码:32068419890905XXXX 3.身份证号码:13053019930913XXXX 4.身份证号码:13020419921108XXXX
        摘要:随着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消费者对房屋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房品质提高相应的质量要求也就更高,而影响工程质量的混凝土裂缝愈加被关注,尤其是主体结构楼地面裂缝是重中之重。本文将从建筑工程楼地面裂纹类型着手,提出预防措施和简单处理技术,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或引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楼地面裂缝;裂缝分类;预防措施和处理技术
        引言
        当今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中,工程质量是个永恒的主题。建筑工程楼地面裂缝是质量通病之一,属于结构裂缝范畴。结构裂缝不仅影响结构的整体性,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极有可能影响使用功能或缩减使用寿命。单从楼地面裂缝来说,产生裂缝的原因较多,比如材料不合格、施工方法不当、养护不足、季节性施工措施不到位等等。这里不做详细说明,本文重点分析预防措施和简单处理技术。
        1原因分析
        1.1收缩因素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在凝结硬化之前,表面会不断的失水而产生的收缩。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外界,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间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1.2温度因素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浇筑完成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且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了较大的内外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1.3分仓缝切割不科学
        本仓库工程一层地坪因建设单位对外观质量要求较高,一层地坪分仓缝设置为了追求美观,其分仓缝并未切割在应力较大处。同时,分仓缝切割的深度较浅,未能较好地起到诱导和限制地面裂缝发展的作用,从而引起地面裂缝的产生。
        本仓库二层楼面裂缝主要沿框架梁分布,洞口边缘及部分楼板跨中亦存在裂缝。本工程二层楼面裂缝的原因分析如下:
        (1)楼板负弯矩钢筋处混凝土保护层过大,以致负弯矩钢筋、抗裂钢筋网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工程二层楼板设计要求设覬8@150单层双向板面抗裂钢筋,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5mm。二层楼板施工过程中,虽然配备了相当数量的塑料垫块,但部分并未与钢筋网片绑扎牢固。在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网片下的塑料垫块产生滑移。同时,大面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人员及设备频繁移动、踩踏,造成钢筋产生弯曲、变形、下沉,使得钢筋保护层厚度超出设计要求,其抗弯、抗拉的作用无法突显,从而导致楼板裂缝产生。
        (2)钢结构梁和混凝土板的变形能力不一致。本工程二层楼板上部采用混凝土和压型钢板的组合楼板,组合楼板下部由钢结构梁柱所形成的框架结构作为支撑体系。钢结构与混凝土属于两种力学性能相差较大的建筑材料。在上部相同荷载的作用下,钢结构梁与混凝土楼板会产生不同的挠度变形。不同的挠度变形使得在梁端会产生较大的角位移致使梁端位置混凝土易出现裂缝。同时,采用混凝土和压型钢板的组合楼板会使楼板较轻较薄,当有活荷载在楼板上移动时,楼板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如果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不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主梁与次梁之间的板跨中部会产生放射状裂缝。
        2预防措施
        2.1机具方面
        涉及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所有机具应在进场前进行验收,其性能和状态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作业。比如,泵送混凝土在泵送前,考虑到泵管接头的牢固性,应先对泵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抗拉拔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泵送作业。在楼地面混凝土浇筑时,根据楼地面厚度选择使用平板振动器或振动棒进行震动。

常规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工作必须是连续作业。这就要求,现场必须配置满足浇筑能力的机具设备,不能因为某一机具出现故障而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2.2施工方法方面
        (1)编制混凝土施工裂缝预防措施,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必须编制混凝土施工的专项方案,牵扯到高支模和高难度混凝土施工,按危大工程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后,方案经专家审核同意后再组织施工。
        (2)严格落实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规定,根据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和楼地面需要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质量检验规定进行设计。验证混凝土重要参数,如水胶比、砂率、比重等。混凝土在浇筑前应进行坍落度试验,以现场坍落度为主。
        (3)基地处理合格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应先将模板或基地浇水湿透,浇水不要过度。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工作,振捣应做到不过振也不漏振,对重要部位宜进行二次振捣作业。
        (4)重成品保护措施,在楼地面浇捣过程中派专人保护楼地面钢筋,避免踩弯钢筋导致受力不均匀影响结构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到终凝期间,不得踩踏楼板或放置材料,防止产生构造裂缝。
        2.3水灰比控制
        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的比值。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水泥浆凝聚结构以及其硬化后的密实度,因而在组成材料给定的情况下,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其他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参数。对某种水泥就有一个最适宜的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强度等性能受到影响。
        水在混凝土中的掺量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应使用设计允许的最小水泥用量和能满足和易性要求的最小用水量,不能因为塌落度大容易施工而加大塌落度。使用各种外加剂时还要注意,尽量不要选用增加混凝土干缩的外加剂;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外加剂时也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避免使用过多对混凝土的其他性能造成影响。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要严格按照施工单位要求提供相应标号、配合比、塌落度的商品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及到现场施工过程中确保不添加水。
        3处理技术
        (1)按照规范规定,混凝土楼地面的表面裂缝,如果在混凝土终凝前发现时,作业人员直接用铁抹子进行抹压处理。终凝后产生的表面裂缝,裂缝较多时应先将裂缝及周边清扫干净,待裂缝处干燥后,进行表面水泥浆涂刷或者选用环氧浆液灌缝。
        (2)当裂缝宽度较大时,应制定补强加固方案,采用表面修补或填充材料的方式处理。具体操作中应将裂缝凿成凹槽或企口缝后进行冲洗,待干净后用环氧胶泥嵌补压平或用1:2水泥砂浆灌浆抹平。
        (3)当楼地面裂缝面积较大时,应进行检测检定,检验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严重时按设计单位出具的加固方案进行处理。可以在楼地面上加一层钢筋网片或高抗拉性聚合物材料,以提高板体受力后的整体性。
        (4)采用“四新”技术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可以根据裂缝的状况和严重程度,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进行处理。
        结语
        建筑工程楼地面裂缝不能完全杜绝。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加强材料质量验收,严格落实工序操作规程等预防措施可以防止裂缝发生或进一步发展,进而保障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相保.探讨混凝土楼面裂缝出现原因及防治办法[J].城市建设,2011(13).
        [2]姚桂芸,姚园春.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的预防与治理[J].企业导报,2011(7).
        [3]王东.浅谈楼板裂缝的产生、预防和处理[A].科学之友,2010.
        [4]林博锋.浅谈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施工问题[A].建筑施工,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