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3018219861007XXXX 2.身份证号码:13013219910620XXXX 3.身份证号码:13012319890426XXXX 4.身份证号码:13013219901126XXXX
摘要:超高层建筑其本身是相对垂直的一项施工作业,其中隐蔽性工程作业较多,在施工作业进程中难度系数比较大,每一个环节都会对超高层建筑的质量起到重要影响。所以,做好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并不那么容易,它是一项复杂性较高的的综合性作业。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针对超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有所提升。主体结构是整个高层建筑的框架,其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按照相关施工设计要求,提升各环节施工技术管理,优化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收。
1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的分析
超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繁重且系统的作业,关于细节要求很高,并且还有考虑项目连贯的完整性,那么从施工质量到工序流程,以及实际施工环境都要求相对高。主体结构是高层建筑的关键部位,其是整个建筑项目的框架,因此其施工质量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按照相关施工设计要求,加强各环节施工技术管理,优化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超高层建筑最重要的两个标准是稳定性和安全性。地基深度也是进行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要求超高层建筑的地基高度不得低于5米,由于超高层建筑因施工的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在施工作业中可能涉及的问题会层出不穷,所以建议在超高层实际的施工作业中运用差异化的方式,合理进行施工作业的开展。同时,施工作业人员一定要严格遵照施工作业的准则和要求进行施工。如果存在特殊施工作业环境,不可忽视自然因素对整个施工作业质量的影响,在面对特别情况时,一定最大可能确保施工作业的质量,哪怕适当将工期延长。此外,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对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质量的认知和技术管理水平,也尤为重要。紧跟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发展的步伐,超高层建筑从业者也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运用技术为抓手,通过高效的管理方式,充分结合实际施工作业的经验,更快更好的加速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作业质量的提升。
2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要点
2.1模板工程
2.1.1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0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2.1.2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浆流失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不小于4m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1‰~3‰起拱;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安装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模板由塔吊吊装就位时,因钢筋绑扎好,钢筋很容易损伤面板,这时需施工工人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板;在靠近模板电焊钢筋、钢管时,在施工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板面;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模板自身就位时也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浇捣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面板,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2.2钢筋工程
2.2.1钢筋接头位置
梁底部钢筋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接头钢筋同一断面不得超过50%(焊接)或25%(绑扎搭接),位置错开45d(d为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每层楼板面处错开50d接头;楼板受力通长钢筋接长底筋在支座处,负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其他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楼面施工缝处钢筋处理;一般楼面不留施工缝,如遇特殊情况需留施工缝时,断面处应增加设置施工插铁,数量为主钢筋面积的30%,长度取3.0m,两端各仲入缝内1.5m。板插铁采用@12钢筋,放置于板中部,梁插铁用0的钢筋放于上、下受力钢筋位置。
2.2.2钢筋制作绑扎
预见性地提出和处理钢筋有关设计的矛盾问题或施工难处,需核定的要及时与设计院、建设单位联系核定,做到准确认真翻样。所有钢筋下料单及翻样处理均由现场综合技术组、质安组负责校审批准;钢筋制成的半成品进行挂牌验收,专人负责清料,质安组负责抽查;梁、柱节头的钢筋均很密,核心箍不允许遗漏,绑扎确实困难的部位,将箍筋制成两个型,待绑扎就位后,按搭接10d焊接成封闭箍;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柱的竖筋在楼面的位置加焊一层相同规格的定位箍和定位筋,以预防钢筋偏移;楼层负筋等安装配管完毕(预应力混凝土板等预应力钢筋套管及水电管线埋设完毕),再进行绑扎,楼板负筋绑扎应加中10钢筋马凳,间距纵横1.0m;负筋绑扎好后,严禁在上面踩踏,以保证负筋位置的正确;板钢筋除靠近外围两行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受力的钢筋须全部扎牢;当次梁支承在主梁上或次梁相互交叉时,除按设计加梁吊筋外,凡未特殊注明者,一律在梁侧将箍筋各加密四道,直径同主梁箍筋。
2.3混凝土工程
2.3.1施工工艺流程
配合比计算—原材料计算、外加剂配制—混凝土坍落度测定、试块制作—混凝土运输—泵送—布料—混凝土浇筑、振捣—泵和输送管的清洗、拆除。
2.3.2输送管道的敷设及楼层布置
本工程输送管道采用DN125型,垂直管道采用在楼层钢筋混凝土边梁上预埋铁件,然后用角铁焊接固定输送管;在楼面,输送管需搭支架及马道布置,而不能直接放在楼面上。布置水平管或向下的垂直管采用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
2.3.3混凝土的布料
采用独立式混凝土布料杆,方法是:先将它安放在支撑稳固的待浇筑楼板的模板平面上,一端与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接通,另一端接软管,由人力推动做水平布料。
2.3.4混凝土的浇筑
每层楼混凝土按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第二次浇筑梁板。柱浇筑高度大于3.0m的,在一侧或两侧模板开设门子板,混凝土从门子板处的斜槽或平台灌入模内,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按300mm~500mm厚分层浇筑,在有孔洞模板部位两侧应均匀下料,相对振捣。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问距、深度、顺序。泵送混凝土时,应使料斗内持续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20cm厚以上),以免吸入空气,使转换开关阀问造成混凝土逆流形成堵塞。在泵送时,每2h换一次水洗槽,并检查泵缸的行程,发现有变化及时调整,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
结语
超高层建筑施工的主体结构是整个超高层建筑结构和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随之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其质量和技术越发重要。对施工及管理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应多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施工工艺,并且通过施工技术结合施工要求进行工艺流程的完善及创新,进行施工作业中降低施工成本,遵守工程节点周期,从根本上给超高层建筑的质量带来保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侯玥,翟冬冬.浅谈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4).
[2]林孝泉.关于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