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真和丽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从我国当前风景园林施工的具体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绿色能源效率低下以及缺少施工工艺的改进和盲目追求节能技术材料等方面。基于此,以下对风景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研究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节能型技术;研究应用
引言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活动主要包括了绿化植被的运输、种植及管理、水源开发与利用、人造景观的建设、园林道路的铺设、盆栽的摆放等内容。在传统的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常常为获得更好的视觉美观度而忽视保护环境和降低资源损耗的重要性,这显然与当前我国所提倡的绿色节能发展理念和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相悖。
1概述风景园林施工的要求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周围的生活环境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各地区需要加大建设风景园林,并且在风景园林施工中需要发挥节能型技术的优势。在风景园林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有效分析风景园林的规模和地质条件以及内部气候等方面,根据各方面因素,合理规划风景园林施工方案,促使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施工方案开展风景园林施工工作,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施工单位需要保障风景园林施工的美观性和综合效果,选择合适的植物,并且需要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利用各种植物呈现出良好的景观。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利防治风景园林中的植物病虫害,提升植物生长的稳定性,使风景园林施工质量不断提升。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工作人员需要突出各种仪器设备的作用,避免在施工阶段设备运行发生问题,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可以有效风景园林施工难度。因为风景园林施工中涉及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风景园林施工要求,弥补风景园林施工的不足,降低风景园林施工问题发生率。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培训施工人员,促使施工人员积极参与到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及时优化施工中不合理的部分,实现风景园林施工绿色环保要求。
2风景园林施工施工中常见节能型施工技术类型
2.1被动型节能技术
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更加讲究“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应用被动型节能技术之前,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应深入风景园林施工现场对此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和气候特点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和分析,然后依据风景园林施工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周边既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特点和城市规划设计部门给予的意见,提升被动型节能技术应用的标准化和合理化水平。被动型节能技术相较于主动型节能技术在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例如,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可种植大量的、高低错落有致、颜色绚丽且分明的绿色植被,充分利用绿色植被的光合作用以吸收城市空间中的污染物,构建出一个适宜的风景园林生态环境,形成一个微气候平衡的生活空间。
2.2主动型节能技术
为了保证风景园林施工中节能的目的,施工团队要使用可再生技术,例如自然界中常见的风能和太阳能等。主动型节能技术指的是工作人员对这些可再生资源进行手动操作,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太阳能技术是取之不尽的,能够利用太阳能板和电热板将白天的光能储存并转化利用,在阴雨天使用;风能技术可以利用风车发电,节省电资源。但是这些能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储存时间短。由于城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太阳能、风能等节能技术的限制,导致主动型节能技术在我国的使用仍然不是很普遍。在目前看来,我国要加强对风能、太阳能等节能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发挥出在风景园林施工建设中的优势。总体来说,这种主动型节能技术已经达到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节能减排的目的。
3风景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
3.1利用太阳能技术
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会利用很多大型的施工设备,这些施工设备体积较大,在使用施工设备的过程中会耗费较多的资源和能源,无法实现风景园林施工的节能环保目标。在风景园林施工规划设计过程中利用太阳能,代替施工中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应用,实现施工节能发展。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自然环境不会过多地限制太阳能获取过程,使用过程也非常简单。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转化太阳能为电能,并且在蓄电池汇总储存电能,有效连接蓄电池和电力设备,可以满足风景园林照明等需求。
3.2制定节能型风景园林施工方案
在任何工程开始施工之前,都应该要有具体而详细的施工方案,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同样也是如此。在风景园林的施工方案制定上加入节能型技术的使用,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在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中,相关部门应该提前考虑本城市或本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综合各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科学合理的制定园林施工方案,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施工方案设计中,应该对施工建设项目中的每一项资源进行明细,使人员各司其职。例如路径铺设和种植人员的施工时间要错开,保证人力资源最大程度的得到利用。同时,在方案中也要分配相关专业人员,保证施工建设的质量和工期,按照相应的进度进行施工规划,顺利进行施工建设,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3.3生活污水再利用
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后达到可应用的标准,再将生活污水进行再次应用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同时节约水资源。雨水的回收利用也是如此,在进行城市雨水管道设置时应该将雨水进行回收处理,减少雨水的流失。通过绿化灌溉技术的合理应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实现节能型园林建设,符合环保的发展理念。
3.4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损失
随着我国各行业建设的不断扩大,所需要的能源资源更多,但是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在施工建设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节能新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运用,有助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资源消耗。例如,通过安装污水处理装置,将处理后的污水灌溉园林植被,既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处理、净化和再利用,也解决了污水排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采取滴灌、微喷灌等方式,既提高了园林绿化的灌溉效率,也不会影响到园林风景的整体美感;科学合理地使用太阳能技术、风力技术等,可以将太阳能、风能转化为电能,满足风景园林景观大量的用电需求,且这种技术无毒、无污染,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结束语
全面学习和创新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升风景园林的生态性、美观性和实用性价值,可以显著缓解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同的节能型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所需重点关注的事项有所不同,施工人员应依据实际情况做精细化分析,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准确把握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活动与节能型技术应用工作之间的关系,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节能化方案后方可开展实际活动。
参考文献:
[1]冯美芹.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9(24):175-176.
[2]周霞.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实践[J].门窗,2019(18):10.
[3]陈庆堂.浅谈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07):123-124.
[4]陈晨.探讨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2):123.
[5]黄德海.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06):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