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作用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廖祖达
[导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想科学调节社会、经济和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必须借助空间规划等政策工具严格管理与妥善处理空间用途。
        身份证号码:45072119741202XXXX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想科学调节社会、经济和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必须借助空间规划等政策工具严格管理与妥善处理空间用途。政府通过空间规划实施有效的控制治理工作,科学调配空间资源。随着我国提出的空间规划整体要求,这一体系的建立已是中央高度关注的工作,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空间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
        前言
        当前空间规划体系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空间规划理念充分融入到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将会直接关乎整个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成败,而在空间规划理念融入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出现了规划设计师工作水平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本文将就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研究,并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提一些意见和建议。
        1总体规划现状
        1.1难以贯彻落实
        内容系统和政府需求之间发生分离是总体规划不适应性的显著表现。目前总体规划始终是混合空间研究、技术标准和空间政策内容。大多数策略、目标及布局难以变成政府的实际行动,直接出现其“不太好用”的现象。
        1.2无法与管理体系同步
        内部逻辑与技术方式严重脱离政府的管理模式与治理系统。由于大量吸收苏联及西方的规划内容,造成大多数设计体现出对西方规划的严重模仿。比如,在中国层级不同政府事权的对应方面、划分不同事权部门方面无法密切联系中国的治理系统,导致很多政策虽然出发点良好,但无法获得较好的实施效果,进一步产生对其效用的怀疑。
        1.3严重交叉重叠的规划
        与空间类或者是建筑类规划存在十分严重的重叠问题,特别是对城市用地范围以外的规划,管理非城市土地空间用途和非规划控制范围的基础设施等重叠了其他部门的事权,这也出现对总体规划到底管不管用的探讨。
        2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水平高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
        专业水平高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是保证城市总体规划效果能够得到有效发挥的前提,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与空间规划体系的融入并不完善,主要是由于缺乏专业水平较高的城市规划设计者。城市规划设计者是将二者融入的主要实施者,直接关系城市的整体规划程度、空间的利用率、人文思想的体现以及文化的传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城市的总体规划需要满足当前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多地体现人文历史的思想和相关理念,并充分利用城市剩余空间建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很多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工作水平难以满足空间规划的要求,具体规划过程中受到传统的规划理念的影响比较严重,导致城市整体空间区域的划分过于机械和死板,难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提升整体城市的形象,影响人们对城市规划的满意度,不利于城市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2.2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未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在将城市空间规划融入至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是另一个关键环节,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实施区域是城市所在的土地,因此,首先要明确城市所在区域各类土地的归属关系以及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并以尽量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基础,根据各类城市的居民生活观念以及各类土地所占的不同比重,将土地的类型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观念作为切入点,选择合适的城市空间设计理念,既能够使城市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又能充分迎合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此外,进行城市规划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城市空间规划的可操作性,要为城市长远的发展或者后续空间规划的调整保留一定的弹性,但由于相关部门未能充分了解规划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而未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使得城市空间规划不能够融入到总体规划过程中,影响了总体规划设计特色的体现。
        3空间规划体系下提升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对策
        3.1统筹城乡发展与资源保护
        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必须立足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空间规划体系,以综合性的思维为指导,坚持以城镇化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首先,在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地减少城市规划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利用区域的合理划分保证当地生态环境与人文资源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其次,城市总体规划建设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应根据土地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有效利用空间布局,合理进行空间规划,减少土地浪费,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另外,还要充分重视公共利益的维护,结合当前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号召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员积极参与到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过程中,提高城市总体规划建设效率与建设质量。同时,资源保护部门要加强城乡建设部门的分工与合作,注意对各种要素的保护与发展,做好城市的总体规划,尽可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市的总体发展。
        3.2为城市空间规划融入总体规划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另外一个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措施是为空间规划融入至总体规划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切入点,通过了解该城市土地应用与运行情况以及剩余空间的利用率等相关环节来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相关部门应当对该城市所在区域的土地开发与应用情况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评估其所能承受的开发强度,并根据其所能承受的开发强度范围对空间规划做详细的参考预案,另外,相关部门还应当掌握该地区剩余空间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将其剩余空间的利用作为切入点,在剩余空间上建设人文景观,并将其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文化特色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观念,并以此向整个城市主体部分进行推广,促进城市空间规划理念顺利融入至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而在选择切入点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时,相关人员要充分考虑到该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后续的规划调整环节,为城市空间规划工作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增加其后续工作的可操作性,从而更好地体现该城市的美好形象,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添砖加瓦。
        3.3坚持多元化发展,实施因地制宜战略
        在城市发展的前期,工业化是提高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而较多城市的发展战略都是跟风型,即众多城市都只发展国家所鼓励和扶持的产业或者市场获利大的产业,这一现象致使我国由产能稀缺变为了产能过剩,并且各个城市产业结构都毫无差别,导致了各种恶性竞争情况的出现。城市文化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各个城市的传统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逐渐消失。在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将城市特色发展纳入城市空间规划的总体布局。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要参照自身的经济条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多种要素制定适合自身传统特色发展的城市发展道路。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必须要坚持多元化发展,实施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
        结语
        综上所述,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研究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指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综合性、引领性以及协同性的作用,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促进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保军,张菁,董珂.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作用的再认识[J].城市规划,2018,40(3):9-14.
        [2]梁善翔.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作用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496(11):123.
        [3]王新峰.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53(7):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