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增速,城市商业综合体逐步成为完善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城市商业综合体所具备的高效性能,不仅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多元化需要,也能为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打造提供重要支撑,更将发挥更大的社会与文化价值。因此,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策略的探讨与研究有其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策略
引言
城市商业综合体具备圆滑的职能、多层次的结构以及地域性等,在特定的康健环境里让商业、居住和办公以及酒店、餐饮等形成一体,设计的协同性比较强。在此基础上组建的建筑综合体带有高效优势,能满足城市立体化发展的所有需求。不过由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职能多样化发展,内部结构复杂,设计的难度比较高,应切实掌握设计要点,积极打造高质量的城市综合体建筑。
1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特征
1.1规模集约化
城市商业综合体可以说是商业集聚的产物,本身有着鲜明的规模集约化特征。首先在建筑功能方面,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集成整合了办公、商业、住宿、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选择。与此同时,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同样集成了不同形态的商业建筑设施,比如室内步行街、步行走廊、中庭等,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城市商业综合体规模效应得到了有效彰显。
1.2业态较为复杂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包含了诸多不同的商业业态,既有休闲娱乐,又能够满足人们办公住宿需求。同时这些商业业态通过不同空间组合形式集聚在一起,更有助于发挥规模化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流量,带来更多的商机,不仅有助于商业不同业态发展,还能够为人们购物游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一站式购物消费娱乐新型休闲方式。
2项目概况
某工程设计用地面积为76967m2,总建筑面积为27987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5382m2,地下建筑面积94491m2。总共提供1954辆机动车和5172辆非机动车停车位,满足规划要求。本地块商业面积111537m2;住宅面积:70496m2;配套面积:3349m2;地下建筑面积:94491m2。
3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策略
3.1购物中心
针对购物中心整体造型而言,其立面设计的灵感源于波涛汹涌的大海,设计师采用金黄色的铝材和玻璃等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在立面上勾勒出连绵不断的波浪。建筑物立面的选材在保证较高的可实现性的基础上显出更丰富现代的效果,以横向线条为主,融入渐变的手法使其赋予时尚感。在白昼每当阳光照耀在铝板上,通过雾面处理技术处理的铝板表面能够将阳光从多个角度进行漫反射,从而使得整个建筑立面都显得熠熠生辉;而在夜间,设计师又在铝板的间隙内镶嵌了LED智能灯带,从而使其在电脑的智慧控制下演变成具有强烈节奏感的呼吸式灯光。通过波浪式的建筑立面造型设计充分展示了镇海人民勇立潮头的决心和意志,在千百年来奔涌不息的城市发展史中不断传递着必胜的信念。
3.2住宅区
正因有着高端的购物中心,其北侧的住宅区域也成为当地首选的高端社区。为了延续商业街区和购物中心的整体设计风格,住宅区的建筑立面设计上深入研究民国风建筑风格精髓,在统一的基调上,依据不同平面形态对各幢建筑进行差异化设计,整体方案色调定为暖色系。
建筑主墙体采用浅米色真石漆,下部局部采用浅褐色石材干挂,阳台采用玻璃和钢材,顶部用欧式经典线脚收边,使建筑更富细部和肌理。底商建筑造型结合住宅建筑设计,应用现代石材干挂技术,形成大气典雅的商业建筑风格。
3.3交通流线
为了避免复杂的人流、车流、货流的相互干扰,在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时,有必要采取交通分流的设计方式和多层次的立体交通设计方法,即建立地下、地面和空中等多层次的交通系统,以解决不同性质交通流相互干扰的问题,这种多层次的交通系统在解决自身联系问题的同时也使整个建筑群地上地下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统筹规划的交通系统会避免单体建筑交通流线各自为政所带来的流线交叉、相互干扰。首先,地面尽可能多的方向和界面留给人流,人流能够方便的从地面到达各单体入口,商场、酒店等有对外经营需求的场所的出入口可设置在相对明显的位置,吸引人流进入;公寓、办公的出入口位置可选择在相对偏僻的位置,减少人流干扰。来自地铁的人流可以通过下沉广场、中庭或地下门厅便捷的通达到地面或各栋建筑的大堂。空中连廊的人流流线可作为地面流线的补充,加强各单体之间的联系。商业综合体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区,用地面积有限,车流流线应尽量往地下发展。城市综合体在地下一般满铺地下车库。开车到达的人流可通过不同竖向交通到达地上各功能区域,不同业态的停车区可分层分区域设置,车库内的通道也应主次分明并做好标识以利识别引导。结合竖向交通各业态就近停车是核心的设计原则。货运流线是商业综合体设计中一条十分重要的后勤交通流线,结合车流流线一般也设置在地下空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设立单独的货运服务出入口和单独的货运通道,或与地下停车库共用出入口或通道,但不同时段分开使用,在地下临近各楼栋垂直交通货梯的位置设置独立的卸货区域,商业、办公、酒店等业态可以共用货运流线,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3.4景观设计
第一,入口处的设计。对于商业综合体而言,入口处的景观设计较为重要,是综合体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相连接的重要位置,不仅担负着引导受众的作用,还承担着疏散受众的重要作用,并且影响受众对综合体的初步影响。故此,在入口处的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在整体景观环境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景观,以激发广大受众进入综合体的向往。当前,一些综合体的入口景观设计主要采用雕塑、花墙等。第二,中庭景观设计。综合体中庭的形态比较丰富,大多由电梯或者滚梯融入设计,通过这种设计可以构建出一种韵感丰富的内部空间,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可以使中庭的整体视觉感得到提升。例如,就中庭植株景观设计而言,一般会更重视植株设计的层次性,通过中庭位置回廊和植株相融合,能够丰富空间情感,减少综合体建筑内部的冷漠感受。另外,在中庭的设计中,还需要对受众的视觉感受进行考虑,即当受众在俯瞰、仰望等过程中,能够出现不同的视觉感受。故此,在中庭植株的设计中,需要对不同的位置进行不同的植株设计,如在综合体中心空间位置中,可以通过植株与花灯组合的方式,构建温馨的视觉。设计人员也可以在综合体内部回廊位置处增设花槽悬垂,从而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
结语
现代都市中的商业综合体建筑之所以能够成为某一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其不仅在于商业综合体的建筑体量和建筑高度较其他类型的建筑物更大,而且在于商业建筑物往往能够在消费、办公、居住等3种因素中起到较好的人员聚集作用。因此,充分强调商业综合体在建筑布局和建筑立面上的超前性,并将当地的历史文化精神融入上述2项建筑设计内容之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丹.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体验式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2]王凌君.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集约化设计策略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8(3):14-15.
[3]黄艳.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6):88-89.
[4]张庆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研究[J].规划与设计,2019(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