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面积清水混凝土结构中的清水混凝土配制及施工技术 徐衡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徐衡
[导读] 摘要:建筑行业的成熟发展,使得一些新型建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身份证:41130319861003XXXX
        摘要:建筑行业的成熟发展,使得一些新型建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超大面积混凝土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因为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受到了建筑企业的青睐。文章以某商务中心项目工程为例,首先对超大面积混凝土整体地面施工技术的操作流程进行了概述,随后指出了该施工技术操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超大面积;清水混凝土结构;清水混凝土配制;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三个单体组成,分别为中心赛场、训练馆1、训练馆2,地下建筑面积7900平方米,中心赛场36357㎡,训练馆118548㎡为车库,训练馆23300㎡。混凝土外墙结构、屋面、栏板、连廊、楼梯结构均采用清水混凝土,超大面积清水混凝土面积为3.58×104m2。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浇筑的试验验证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1原材料
        本工程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外加剂、石子、砂、粉煤灰、水泥。其中外加剂的型号是减水剂JM-PCA(I)和抗裂防渗剂JM-III(C);选用的石子是10~20mm单粒级,颗粒针片状1.3%,压碎值7%;选用的砂泥块干粮0.4%,含泥量0.9%,细度模数2.7;选用的粉煤灰为龙首I级;选用的水泥标准稠度0.26的需水量,强度为48MPa。
        2.1.2混凝土配合比
        本工程经过反复的试验和验证,确定了本工程最佳的清水混凝土配合比。
        2.2混凝土浇筑的试验验证
        清水混凝土浇筑试验验证的方法有以下2种:浇捣工艺比较和混凝土硬化性能。(1)浇捣工艺比较,经过工程现场反复的实验,通过采用二次振捣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浇捣工艺难以解决的混凝土表面色泽不均匀、材料接缝等的问题,尤其是气孔和麻面的质量问题,从而提升了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抗裂性能;(2)混凝土硬化性能,经反复实验,确保混凝土的收缩率为109×10-6,强度为41.7MPa,无大气泡、无缩模和混凝土色泽均匀,萘系减水剂配置的混凝土与试验强混凝土两者进行比较,试验墙混凝土表面的质量较高,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3、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影响清水混凝土性能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清水混凝土的质量受到施工技术和混合物的影响最大,在工程建设中,清水混凝土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难题:(1)混凝土表面的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表面质量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清水混凝土表面在拆模后能够保持原貌,其需要做到无流淌、无烂根、无漏浆、无空洞、无麻面、无蜂窝、干净整洁,并且需要密实和无冲刷的痕迹,此外,清水混凝土还需做到无修补、无涂刷、无涂抹、无磨损、无剔凿的痕迹;(2)清水混凝土抗裂的能力,本工程建设初期,设计的强度为C40,混凝土厚度为300mm、400mm和600mm,规定浇灌后的变形缝上限为35m,浇灌长度为45m/次。清水混凝土若出现裂缝,则使得墙体出现安全的问题,对人的心理感受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就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提升其抗裂的能力,确保工程的安全。


        3.2提升清水混凝土性能的措施
        3.2.1提升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提升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有利于确保混凝土硬化后,保持外观颜色一样。从而有效地解决外观出现掉角、胀模、裂缝、露筋和麻面等问题。因此,可从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着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升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1)在原材料的选择方面,应选用同一品牌、同一产地的水泥,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如添加剂、石料、砂料和掺合料等,确保混凝土的性能;(2)优化清水混凝土配设比的设计,提升其黏聚性,从而减免离析和泌水,从而提升其色泽的均匀性;(3)提升混凝土模板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避免混凝土出现麻面、蜂窝和漏浆的现象。
        3.2.2提升清水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导致混凝土开裂的因素有很多,并且修复具有复杂和困难的特点。就本工程而言,由于温差、干燥、塑性收缩等引起超大面积清水混凝土的开裂,降低了其抗裂的性能。对此,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混凝土抗裂的性能。(1)严格选取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例如,在选取外加剂、集料、掺合料、水泥时,应满足降低混凝土温升的条件;(2)提升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水平,采用砂率、水泥单位用量、胶凝材料总量、水胶比等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清水混凝土绝热温升,提升其稳定性;(3)提升清水混过凝土的和易性,避免混凝土出现薄弱区域,提升其抗裂的性能;(4)为了提升集料和水泥集体的结构性能,在掺合料方面,应选择合适的材料,提升混凝土的黏结强度,提高其抗拉的强度。
        4、混凝土施工控制
        4.1原材料控制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若材料厂家和产地发生了变更,很大很程度上将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就必须确保工程施工前期,需要储备足够的原材料,必须满足工程的需求。工程管理者在对水泥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外,还需与材料上对水泥的库存、生产量、材料来源和水泥成分进行合同签订,确保原材料的来源属于同一厂家和产地,从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水平。
        4.2材料进场验收
        在工程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工程的施工部署和浇筑的计划进行浇筑。首先,浇筑工作前,泵送机和施工人员应做好准备,施工管理人员应协调工程现场工作。其次,由专业人士进行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确保其工作性和技术性保持一致性。最后,对工程现场进行施工验收,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和验收的标准,做到每车必检。
        4.3混凝土的养护
        在清水混凝土养护工作中,应及时在模板拆除和浇筑工作完成后进行养护。经反复的试验验证,在混凝土养护工作中,采取隔离保湿防护法能够提升养护的效果。通过在其表面捆扎30mm×30mm的木龙骨,并且在木龙骨外侧使用塑料薄膜包裹,并固定在木龙骨的上方,最后覆盖一层0.2mm的塑料薄膜,从而实现隔离保湿法。此外,养护的时间应大于45d。
        5、结论
        (1)两种外加剂复合使用充分发挥了JM-III(C)的微膨胀抗裂功能、JM-PCA(I)的高效减水、增强、低收缩功能,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与用水量、控制水泥水化放热的速度,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2)JM-PCA(I)明显提高混凝土施工和易性,有利于混凝土各组分材料分布更均匀,消除混凝土表面泌水线,减少大气泡的产生、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减少混凝土外表面肉眼可见大孔,提高外观质量。(3)通过从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组织到细部处理等各个环节认真细致的组织和部署,采用措施得当,管理到位,清水混凝土完全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何锦华,王守合,杜建峰,等.超大面积清水混凝土结构清水混凝土配制及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9(3):77-79.
        [2]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