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天然气管道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公司进一步提高投资效能的核心手段,以笔者从事的造价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对工作中面临的工程造价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要建立健全供应商体系和询价机制、加强合同和造价管理的有机结合以及做好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思考
工程造价管理是控制投资和提高公司投资效益的主要途径,而工程造价管理并不仅仅只是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设计变更和结算等管理的某一项工作,而是按照“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要求,贯穿整个项目从项目规划、工程设计、招标采购、建设实施到竣工交付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系统集成。在公司造价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如何更加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公司造价管理效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 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设备、主材类招标控制价频繁超概
设备、主材采购类的控制价编制按上级单位要求,有信息价的按照信息价予以确认,信息价未涵盖部分按照三方及以上询价原则确认。因公司属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性质,设备主材购置费几乎占工程费40%-50%左右,非标设备较多。大部分设备、主材只能依靠市场询价为依据进行控制价编制,询价较为困难,询价结果高低不一,供应商之间存在互相捆绑,品牌、质量和价格三者无法兼顾衡量等。公司缺少成熟的供应商体系,同时缺少长期采购形成的价格体系供参考,造价单位可选择的询价对象资源较少,询价结果成为控制价金额的决定性因素,难以有效平衡控制价的合理性。
1.2 合同和造价管理无法实现有机结合
合同管理和造价管理主要在项目建设过程实施时合同价款、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变更存在交叉,交叉的唯一核心内容就是投资控制,投资控制的有效手段来源于合同,而同样也是造价管理的最终目的。公司合同管理部门和造价管理部门主要分别针对招标文件和招标控制价进行分别审查,这时候招标文件中合同模板所有实质性条款内容已经形成,与在招标完成后签订的合同基本一致,无法进行实质性条款内容修改。大部分清单计价建设项目施工合同条款中已经包括了合同计价方式、价款调整条件、结算要求等,还有许多可能转化为价款责任的约定,它们是随相应约定条件的隐含造价。如造价管理部门未能和合同管理部门紧密结合,并同步协作审查,合同中最终影响价款约定出现问题或未约定清楚,将会导致后续结算“埋雷”,直接关系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
1.3 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项目实施阶段的管控缺失
目前公司主要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和竣工结算四个方面为主线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同时聘请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单位对项目实施到竣工结算初审进行造价管理工作。投资估算与设计概算由可研编制单位和初步设计单位进行编制,公司造价管理部门对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进行审查后报送集团公司取得批复,并以设计概算作为项目工程造价目标。项目工程费用招标控制价聘请造价咨询单位按照标段划分进行编制,其他费用由造价管理部门按照收费标准和市场询价结合等方式形成招标控制价,同时以类似工程造价指标、行业造价指标和工程设计概算进行对比分析为主要控制手段。在中标后,造价管理部门对中标价进行分析,梳理不平衡报价和后续可能结算风险。但在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则主体存在不明问题,由过控单位和项目部主要进行管理,工程进度款和设计变更未经过造价管理部门,直接由过控单位和项目部审定后报公司领导审定。工程竣工结算以过控单位为结算初审单位,后续聘请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作为结算终审单位,结算价不能超过工程造价目标为底线。不难看出,公司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从前端投资估算到设计概算的工程造价目标形成,以及招标控制价和中标价的对比分析和后端竣工结算不超过工程造价目标的梯级造价指标管理工作,都贯彻了整个造价管理体系中,但却忽略了造价主管部门对施工过程造价控制的管控。项目部以推动项目建设进度为根本,过控单位在项目部体制内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导致进度款超过工程形象进度,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大量累积,施工单位在中标价中埋下的伏笔得以体现,隐蔽工程、土石方比例、施工便道、水保和青赔投资失控,后期结算价超设计概算造成调概成为常态。
2 工程造价如何有效管理的进一步思考
2.1 建立健全供应商体系和询价机制
一是业务发起部门要加强专用和非标技术选型及市场价格了解,在制定分标计划和招标计划前召开供应商交流会,完善分标计划和招标计划;二是招标采购部门要根据交流会、以往工程项目采购和市场调研考察等方式逐步建立健全合格供应商体系;三是造价主管部门要积极参与市场调研,利用设计院和供应商,逐步收集整理本公司与其他公司各项设备、材料型号与中标价格,形成一套适用的可参照的价格体系。其次主动面对市场价格变化,建立健全询价机制和材料价格调整方式,保证设备、主材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合理性。
2.2 发挥合同管理的主导作用,加强同有关部门的有机结合
合同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是确定和调整合同双方经济关系,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合同中必然涉及造价费用,因此造价管理部门必定要参加合同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到合同价款调整等部分内容的拟定,为后续结算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合同管理部门要实现招投标文件与合同示范文本的有效衔接,审查招投标文件和合同文本时,要牵头组织同造价管理部门协作审查合同价款调整等影响造价的相关条款,同审计法务部协作审查法律、审计风险,同财务资产部审查进度款支付、资金使用风险。同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建立合同预警机制,并同造价管理部门工程变更保持统一口径,对建档的重大合同施行动态监管,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变更与解除管理,利用预警机制增加合同管理过程参与,对合同变更进行综合审查,与造价管理部门建立合同变更信息共享。其次加强合同专业管理培训,特别针对影响投资部分的专用条款,合同主管部门、执行部门和造价部门理应配合并全程参与招标文件和合同条件设置过程,制定出符合项目实际情况且固定的合同模板,为后续项目后评价环节和后续项目开展打下经验总结支撑。
2.3 做好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是关键
做好施工阶段造价管控是对前端工程造价目标有效管理的承上,也是对后端竣工结算工程造价目标得以较好实现的启下。因此,过控单位的管理职能应放在造价主管部门,并同项目部形成合力。一是要全程合同条款设置与审查,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优化管理;二是由三方对施工单位已完成工作量月报进行审核,过控单位提出当月付款建议书,由项目部和造价主管部门审核,严格控制和管理工程进度款支付;三是全程参与施工现场过控管理,及时审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索赔等发生的费用,相应调整造价控制目标;四是严格控制青苗及地面附着物赔偿的控制和审查;五是造价管理部门要进行全阶段造价指标梯度动态管理,对批复概算、招标控制价、中标价、执行概算、合同价和施工预、结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对比分析,对各单位工程中的分部分项工程投资偏差和失控找出超支和节约的主客观原因,并按照目标加以严格管控,保障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工程造价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有效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工程造价管理效能提出了面临实际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此期望在后续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合理、科学的进行控制,形成常态化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系统和模式。
参考文献:
[1]杨秀娟.探究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重点和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47-48.
[2]袁亚维.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分析[J].企业导报,2014(19):22-23.
[3]张舒,郝晛.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4(24):83-84.
[4]唐小军,叶华.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要点探析[J].江西建材,2015(2):239,244.
[5]吴梅廷.浅谈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科技资讯,2012(10):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