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园林工程中的植物养护技术措施 陈绪玲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陈绪玲 王恒燕
[导读] 摘要:园林绿化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之一,其通过进行园林绿化让生态系统朝着持续性、稳定性发展,让当地以及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改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泰安大树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泰安  271200
        摘要:园林绿化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之一,其通过进行园林绿化让生态系统朝着持续性、稳定性发展,让当地以及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改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园林绿化建设不是施工结束就大功告成,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以提升整体绿化效果。
        关键词:园林工程;养护技术;现状;措施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内容较多,为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功能能正常发挥,应认真研究影响园林树木正常生长的因素。从施肥、树木整形、病虫害防治方面入手,结合保护管理经验,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相关养护管理工作,责任到人,明确养护管理细节,确保养护管理各要点落实到位。
        1园林工程养护现状
        1.1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重视不足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能够有效发挥绿化的功能与作用,因此,政府应当更加重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开展,然而,事实上园林建设往往是工作的重点,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园林环境的维护更加困难。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重视不足,容易在养护人员完成园林绿地的杂草、干枯枝叶以及垃圾等定期及时清理后仍旧有可能会产生以下不良影响:例如,园林养护工作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资源。当然,园林环境养护也容易出现延期的状况,不利于维护工作的开展。
        1.2缺乏严格的园林养护管理制度
        缺乏严格的园林养护管理制度势必会导致园林环境维护工作开展过程受到阻碍与局限,这对园林整体的养护管理工作是非常不利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制定极易导致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园林养护工作态度松懈、消极怠工。其次,通常在设计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时,出于对美观性的考虑,往往会在园林内部的绿地中设置部分曲折蜿蜒的游览小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用性较差的体现,导致市民通行不畅,绿地保护意识较差,随意践踏伤害草坪。最后,由于对植物的最佳维护时期不够了解,使得园林规划与维护工作无法有效进行,同时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生长状况,重视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制度。
        2园林工程中的植物养护技术措施
        2.1重视土壤养护工作
        土壤作为植物获取养分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影响苗木成活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土壤进行精心养护,为植物营造更加有利于其成长的生存环境。对土壤进行养护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为此需要在原有园林的土壤结构基础上进行及时地松动、除草或添加养料等处理。除草的目的是减少杂草对土壤养分的消耗,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让植物可以始终汲取到充足的养分,同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除去杂草造成的阳光遮挡也更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松土则是为了增大土体的内部孔隙,让土壤保持良好的通透性,并且便于对土壤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和向其中填入有机肥等必要养料。简而言之,对土壤进行养护的核心是提升土壤的整体肥力,确保可以给植物供给充足的养料,保证其茁壮成长。
        2.2植被绿化修剪
        2.2.1乔木的修剪
        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乔木的修枝整形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的“三股六叉十二枝”及“杯状形”树冠作为行道树、高大乔木的固定修剪标准,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当今城市园林快速发展,园林技术人员应采取更切合实际的修剪方法,以顺应现代园林养护的需求。在实践操作中,管理者应根据立地条件、设计意图,将疏剪、短截、缩剪等修剪方式灵活运用,采用自然结合型修剪方法,合理疏剪树冠内枝条,增加通风透光条件,使树木生长旺盛。还要按照园林景观的需求,采取短截、缩剪的方式,改变枝条的生长方向和角度,调节每一级分枝之间的距离,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
        2.2.2花灌木的修剪
        灌木是园林绿化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植被类型之一,管理者在修剪时应当秉承以整形为主的思想,多采用轻剪的方式,同时配合疏剪技术,将徒长、枯萎的枝条从基部剪去,强化灌木的美观性。对于早春开花类植物,其花芽都在去年生枝条上形成,所以冬季不可重修剪,应剪除枯枝和秋梢。以棣棠的冬剪为例,操作者应进行疏枝,剪除细弱枝,不可重剪或短截,以免影响开花量;花灌木的花后整形修剪,最佳时期应在花后1-2周进行适度修剪;多次开花的树种,在花后应进行重剪。

如:月季花后应在5枚叶处剪除,一般45d左右,就会再次开出丰满花形。
        2.3病虫害防治管理要点
        2.3.1调查当地病虫害
        结合园林工程中栽种树木的种类,明确易发病虫害,掌握其预防措施,提前做好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一般来说,病虫害通常在植物的枝干、叶子及根部等部位发生,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木虱、天牛、白粉病等。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降低病虫害为害。
        2.3.2做好病虫害防治培训工作
        众所周知,园林树木部分病虫害发展迅速,传播能力强,如无法得到有效的防治,会给园林树木带来严重的为害。防治时定期邀请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病虫害防治培训,讲解病虫害初期的具体表现,掌握辨别病虫害的方法与技巧。同时,在病虫害高发期安排巡视人员,巡视树木展示情况,并认真记录在案,及时发现并有效防治出现的病虫害,将病虫害为害降到最低。
        2.3.3采用科学的防治方法
        仔细观察,一旦发现有病虫害,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包括采用化学药品、保护虫害天敌及物理方法。如蚜虫类害虫会导致树木枝叶变形,影响树木正常生长,甚至导致其枯死。养护时应注重检查虫情,应在早春时期将老树皮刮除,及时修剪受害的枝条,消灭越冬的虫卵。同时,注意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
        2.4灌溉浇水
        2.4.1浇水注意事项
        在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中,灌溉浇水环节直接影响着绿化植被的生长效果,因此,管理者应当把控好灌溉的效果,有效满足绿化植被的水分需求,促进其健康生长。当花木进入休眠期时,应减少或停止浇水。当花木逐步开始进入生长期时,浇水量需要逐渐增加。待到生长旺期,浇水量要充足;在夏季,由于土壤温度高,如果突然浇水,会使土壤温度骤然降低,对植物根部造成刺激,影响其正常吸收水分,所以要避免在夏季中午浇水,应当在早晨或傍晚浇水;在干旱的高温季节,管理者应增加浇灌的次数,保持空气的湿度。特别是对喜湿润环境的花木,如山茶、杜鹃、玉兰、栀子等,要保持空气湿度在60%以上才能正常发育。而对于叶面有密集茸毛的花木,不宜对叶面喷水,尤其不应在傍晚喷水,否则易引起叶片腐烂。如:大岩桐、非洲紫罗兰、蟆叶秋海棠等。
        2.4.2灌溉系统构建
        就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来看,管理者需要在灌溉浇水过程中注重节水设计,并构建自动节水灌溉系统,来降低水资源的耗费,提高绿化工程养护技术水平。在灌溉系统构建中,当前人们已经能够将GPS技术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基于智能化控制,构建出有效的节水灌溉系统。在灌溉过程中,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测定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然后结合周围的气候条件,测算出植被所需水量以及最佳灌溉方式,提高灌溉工作的准确度,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整个灌溉系统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减轻了管理者的劳动强度,非常适用于景区、大规模公园中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能够提高绿化工程管理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工作有助于城市小气候的改善以及环境的美化。在绿化养护工作中,抓住养护技术要点可以减少绿化景观的损伤、保持绿化植被的整洁、为植被提供充足水分、促进植被健康成长、降低杂草的危害,从而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伍爱华,李露.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3):273.
        [2]张立茹.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地产,2019(19):48.
        [3]柯勇.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要点探究[J].现代园艺,2019(16):203-204.
        作者简介:
        陈绪玲(1978.02-)女,汉族,助理工程师,2018年7月山东农业大学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专科,现在泰安大树景观工程有限公司从事园林设计与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王恒燕(1977.07-),助理工程师,2009年7月山东科技大,学会计专业,专科,现在泰安大树景观工程有限公司从事园林工程管理及养护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