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62302119750203XXXX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还影响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预算过程由于诸多的因素影响,导致工程造价预算超支,因此,要对预算编制人员展开系统化的培训,对市场行情进行预测以及编制合理的造价预算,并建立监管机构,全员参与到监管工作中,以此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保证工程造价预算能够与实际施工开支相符合,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超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经常会出现超预算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设计变更。如果在设计变更时缺乏沟通或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存在着疏漏,同样会造成超预算,因此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进行控制时必须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全面提高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同时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科学预测,全面推进各阶段造价管理工作,才能推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性
相信大家都知道,为了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正常进行,必须要高效实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合理的造价预算可以防止由于造价控制不合理导致的返工和设计变更问题。而只要出现返工和设计变更问题,就会浪费大量的资金,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通过强化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稳定进行,推动施工进度。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施工单位有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准确计算资金的基础上,实施科学规划,这样可以保障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进行,可以清楚明确建筑企业的工程目标,而且可以解决和改善施工管理中工程目标模糊和制度不健全等等问题,为促进建筑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2.1预算编制随意,缺乏可行性
部分建筑工程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不仅较为随意,而且缺乏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勘探,对建筑材料市场的行情也不了解,导致了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难以起到科学预测整个工程造价的应有作用。如果企业不能对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对预算编制随意修改或制定,就难以推进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而且也会出现超预算的现象。
2.2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
如果在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相对较为频繁,不仅会增加整个工程的工程量,而且也会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象。比如,整个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缺乏与业主的沟通,导致了设计图纸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这就需要对图纸进行更改,进行设计更改难免会增加施工的成本以及投入的费用,导致了超预算的现象。另外,在进行设计变更时,如果预算人员缺乏对变更费用和成本的考虑,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多,使得成本无法在正常的控制范围内。
2.3预算控制方法不得当,缺乏有效的控制举措
由于施工阶段周期比较长,人员众多,又涉及资源的分配,因此如果不能采用合理的预算控制办法会造成成本的增多,尤其是资金的使用流程不规范,不仅会导致项目成本超出原有的预算,而且也会造成资金分配的不合理,甚至会造成资金的浪费现象。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3.1提高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提高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是解决由于预算人员自身能力的原因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措施,因此,要重视对预算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他们的专业能力。提高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主要是对预算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一般担任预算工作的人员都需要持证上岗,但是依然会存在部分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较差等问题,无法保障预算的准确性。而开展专业的培训能够明显地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对工作流程更加熟悉,进而提高其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在实际的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造价预算编制,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会发生诸多的变化,因此,造价预算编制要根据变化以及工程要求不断地调整,保证预算编制能够保障工程的正常实施,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2科学预测市场行情
市场环境因素是影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而对市场行情进行科学的预测能够有效降低超预算的现象发生,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在对市场情况进行预测时要做到以下两点:(1)预算部门要安排专门人员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保证获取市场资料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专业预算人员对市场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2)要加大对建筑原材料市场价格的预算控制,使建筑工程预算的结果有弹性,能够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使预算的金额能够与实际的工程造价相符合,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发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象。
3.3重视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
项目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节约成本非常困难。另外,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原材料浪费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预算的超支。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首先是不可抗力的因素,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其次是人为因素,如合同变更、技术人员失误等。因此,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预算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到合同、技术、建筑材料等多个方面,采用科学合理的对应措施来计算施工成本,防止出现超预算的现象。
3.4全员参与有效监管
施工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以及有效监管各项费用支出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建立监管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首先,施工单位要加强全员控制成本的理念,并将其纳入到整个施工过程,每一笔支出都要走流程,并有对应的监管责任人;另外,还要构建全员分享节约成本的制度,提高全员节约的思想意识,并运用到实践中;最后,还要提高预算人员对工程预算的重视度,规范其工作行为,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办事,提高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预算的准确性,降低工程造价超预算事件的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造价中,通过科学分析超预算的各种原因,也可以有利于建筑工程造价的管控,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地控制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项目的整个过程都需要造价的控制,所以加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崔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4):197-198.
[2]李建民.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措施探索[J].建材与装饰,2020(4):210-211.
[3]彭倩倩.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