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10010
摘要:在新时期,推动建筑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积极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实力。通过利用工程造价控制能够对工程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为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提供最重要的参考数据,保证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更加高效有序。经济分析作为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能够对技术、质量、经济进行综合系统的管理。通过将工程经济分析贯穿于整个造价管理,始终保证技术的可行性,成本控制可以得到全面提高,有效降低项目成本。
关键词:经济分析;建筑工程造价;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积极加强成本控制,确保实施方案得到有效优化。通过经济分析够保证建筑项目决策更加地科学合理,确保选择最佳的施工设计方案。从经济分析的角度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的方案。在技术方案实施之前,需要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通过分析比较与完善,确保建筑项目各项资源得到有效优化,保证决策更加科学。
1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内涵和必要性
工程技术经济分析能够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准确地计算比较,并且根据计算分析的结果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在开展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最重要地就是加强对工程项目造价合理管控,确保工程技术分析贯穿整个项目设计始终,提高工程造价科学管控的效果,还可以对项目的建设进行全面增强,确保工程设计的整体质量要求符合预期。其次,要保证所有工程项目按照预定目标进行严格执行,加强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保证工程项目施工更加科学合理,提高项目的总体经济效益。施工技术分析必须对若干个施工工艺方案、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技术优化,通过综合的评价来确保施工的整体效果,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全面增强,满足项目建设的施工要求。
2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存在的各种问题
企业开展经济分析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因为建筑工程领域涉及的项目众多、结构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最终工程造价结果不理想。在实际施工中,有部分企业都会出现超出预算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项目工程造价人员前期缺乏预判,缺少足够的专业素养进行经济分析,自身并不能够满足项目设计造价要求,这样也会导致整个项目造价的结果达不到预期。在工程项目施工后,结算问题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同样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结算阶段,根据整个项目的施工水平进行合理地经济分析。
3 经济分析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具体应用
3.1立项阶段
在工程项目立项初期,需要做好深入的市场调研技术改造,从而对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经费进行有效控制。只有对建筑项目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才能够真正的确保项目最终方案真实有效。还要做好建筑项目的经济评价,包括动静结合定量定向结合宏观微观结合等要求,充分考虑资金来源的科学性与稳定性,保证评估结果真实可信。
3.2招投标阶段
在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需要对招投标模式和相关资料进行准确处理,包括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由于部分材料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全面细致地对工程造价进行深入研究,避免出现条款混乱错误等情况。招标文件作为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重中之重,能够充分体现出业主的个人意愿。在招标期间,一定要对招标文件进行耐心细致的研究,做到尽善尽美,保证工程项目顺利施工。作为招投标的关键环节,工程量清单是整个工程项目最重要的造价控制工具,只有切实加强招标文件,减少不必要的项目,全面详细的介绍各项工作内容,才能够避免出现追加造价的情况。
3.3设计阶段
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施工设计方案,符合实际施工要求。为此必须及时消除设计方案的不合理因素,确保施工设计能够与实际工程项目保持一致,尽量减少对工程实际造价的影响。
建筑设计施工要求设计人员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地理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进行充分探究,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性质和特点,确保施工设计方案的整体效果,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费用评估进行准确处理,为后续工程造价管理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工程项目施工设计还应当对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全方位优化,运用最佳的施工方案,解决施工方案存在的问题,保证设计方案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还应该重点加强经济分析,确保建设目标与工程施工质量保持一致。
3.4合同签订阶段
在合同签订之前,要确保合同意识得到强化,保证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研读,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合同进行严格控制。还要加强合同的审查,找出合同中的各种漏洞,与发包人进行谈判从而为企业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避免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重点关注合同内容,对合同签订的质量要求和造价管理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竣工结算和施工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3.5施工阶段的经济分析
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设计阶段工作进行研究。质量检查确保施工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保证施工项目得到有效控制。施工期间应该对整个项目的施工效果进行预估保证项目符合具体要求,还应该对项目工期做好准确预测。通过风险控制手段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达到最佳。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确保整个工程项目风险降低。施工材料是整个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意识。根据施工项目要求和设计内容,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采购,在材料采购时应该尽量选择具有诚信的供应商,还要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全面判断,确保材料的性能品质符合要求。要积极对施工材料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及时清点材料的数量,保证材料规格性能与施工要求保持一致。利用条形码对施工材料进行动态化管理,避免出现材料重复领用、材料浪费的情况。根据施工材料的具体用量进行及时的补充或返厂,避免因为材料不足而导致施工工期延长等问题。
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以及设计方案的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租赁,有效减少设备购置成本。在设备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对设备的性能状态进行全方位检测,及时排除故障,避免因为故障而造成施工质量下降、延误施工进度等情况。还要尽可能确保设备处于满负荷运行,有效缩短设备的租赁时间。在施工设备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人员设备的有效协调,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避免出现设备空置的情况。在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加强对重点环节、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对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施工人员进行及时处理。加大惩罚力度,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增强对施工质量的重视,最大限度减少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消除返工停工整顿的情况。
3.6竣工结算阶段
在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都已经完全确定,所以工程真实的造价能够以实物的形式加以体现。通过经济分析能够为工程造价的考核与投资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所以要编制决策预算,工程建设成本以及投资效果,保证工程造价的质量水平得到提升。
结语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必然会使得工程项目整体收益下降。而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包括人为因素、市场因素等等。为了有效控制造价,最重要的就是采取必要的措施,通过在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应用经济分析方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还应该提高工程造价人员关于经济分析的意识,对工程造价人员进行培训,让每一位工程造价人员树立正确的经济分析观念,确保造价管理的水平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秀兰.浅谈经济评价分析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地产,2019(15):68.
[2]赵奕.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实际作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2):65.
[3]刘芳.经济分析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250-251.
[4]严邦喜.经济分析对建筑工程造价作用的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1(0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