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的价值观及其创新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贺久群
[导读] 摘要: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性和生态环境成为国际上衡量工程优劣的三个重要指标,节能减排也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热点。
        七冶土木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贵阳  550014
        摘要: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性和生态环境成为国际上衡量工程优劣的三个重要指标,节能减排也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热点。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运用,是在坚持建筑发展的基础上,将绿色工程内涵运用到建筑的设计、施工、建设等各个环节当中,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在整个工程的建设当中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最大化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以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的新模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工程;价值观;创新对策
        1导言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同时对工程资源的使用量也十分庞大,在新时期,建筑工程朝着绿色工程方向发展。依据正确的价值观来不断进行管理对策的创新和改进,从而来加强对绿色工程的管理,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
        2.1价值观原则分析
        在整体的绿色建筑之中,企业必须重视价值观原则,大多数建设工程是以绿色工程管理为主要建设基础的,因此管理工作中工人们进行建设的时候必须遵循建筑企业内部的相关原则如科学性原则、社会性原则、经济原则,高效原则,客观原则,这些都是价值观之中的重要内容,工程的绿色管理在价值观原则的保护下可以顺利进行。
        2.2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对于人们的影响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建筑更好的完善内部任务的建设,同时还能帮助企业更好的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伴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们越来越趋向于生活在一个自然、安全、美好的生活环境之中,因此建筑作为人们最常见的主要生活场所更要在其建设过程之中加入绿色原则。另外,科学完善的价值观还能帮助企业在建筑建设过程之中提高对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让企业内部的建设成本进一步降低,提高企业整体的综合收益。最后建筑过程之中,加入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让整体建筑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建筑来说企业除了从建设之中获取一定的利润之外,还能帮助居住的人民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从而让人们体会到其他好处。优秀的价值观还能让整体社会处于安全的状态下,有利于国家维护社会繁荣,促进社会发展。
        3绿色工程管理的现状
        3.1绿色建筑理念认识不足
        目前在我国的绿色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普遍不足,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由于大家观点的不同导致不同理念的产生,最终由于利益不同产生冲突。国家层面上,政府部门首先考虑的是环保问题的影响,建筑的最终建成应能够保障城市美好健康环境的形成,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为了保障建筑质量的落实,政府部门通常会要求企业购买环保性建筑材料。但对于企业来说环保性材料的成本通常要比普通材料的投资要大,而企业又是以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提高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这期间就产生了冲突。同时,政府部门对其监管力度的不足,也使得企业对相关知识的认知降低,从而严重阻碍了绿色建筑管理理念的形成。
        3.2绿色建筑管理水平不高
        建筑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管理水平比较偏低,在建筑企业中专业的管理人才通常比较欠缺,企业主要还延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但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再加上本就比较少的管理人员中,能够具备专业的绿色建筑管理经验的人的稀缺,导致绿色建筑管理中各种问题的发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很多并不符合绿色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对于施工人员的调配和管理比较不合理,监管制度不能对绿色建筑的实施提供约束作用等问题的出现都制约着绿色建筑管理水平的提高。
        4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创新对策
        4.1制定科学管理标准
        在企业的绿色工程管理之中,有关人员必须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对于众多绿色观念的开展来说,企业可能已经认识到其对整体工程的重要性,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之中仍然有所欠缺。特别是管理人员的一些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培养,对此企业应当在整体的职工管理要求中设置以下内容:第一,企业的有关部门必须要了解真正的施工内容和施工情况,将建设过程之中的不同任务进行精确的划分,对于不同工作制定合理的绿色管理标准,确保制定的各项绿色管理措施符合企业的工程任务。

第二,在各项措施的落实过程之中,管理人员也要探求这些政策的实用性,如果发现其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的进行更改和调整。
        4.2加强对环保建筑材料的采购和使用
        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促使建筑工程规模持续发展和壮大,因此,当前的建筑施工离不开大量建筑施工材料的准备和消耗,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大量的建筑原材料,不仅需要消耗巨大数量的能源,还会对建筑施工周边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只有积极提升在建筑工程中对环保材料的使用,才能既保证建筑施工的绿色工程管理效果,又能有效降低建筑施工给周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当然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的选购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施工的质量及建筑企业自身的经济状况,在二者都能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才可以考虑建筑环保材料的使用。当前的建筑环保材料具有施工效率高和污染小等特征,所以环保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市场上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材料,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大幅度削减使用一次性建筑材料的概率,充分规划所有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才能切实保障环保材料的应用效果。例如,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使用自发热材料,这样能有效降低建筑物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4.3做好对工程施工环境的管控
        对于绿色工程管理工作来说,加强对施工环境的管理和控制也是提高其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很容易会出现一些状况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举例来说,施工过程之中通常进行作业需要运用大型机器设备,这些大型机器设备的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除此之外,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之中需要挖掘土石方。挖掘过程之中可能会伴随着大量粉尘的出现,这些粉尘会降低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们的呼吸系统。最后建设过程之中还会使用到水源等一系列物质资源,水资源会产生废水,其他物质资源还会出现固体废弃物,这些伴生物质会对周围的施工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加强对施工环境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抑制这些污染物破坏环境的扩大,企业可以对于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等垃圾再次回收利用,此外在施工现场上也可以借助洒水车处理空气中的粉尘来提高空气质量,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入一些化学物质进行中和,尽可能让施工前后的环境没有太大差异,保障人们对正常环境的需求。
        4.4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
        首先,在节能方面,应综合考虑和利用自然条件,考虑地域性特点和自然特征等,合理安排生产、办公以及生活空间,充分利用采光、通风,进而减少照明和冷暖气的能源消耗,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做好详细的施工计划,比如合理安排材料与预制构件进入场地的时间,减少二次搬运,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问题。在设备管理中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的寿命。现场施工中充分应用节能照明,空调等可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等。其次,在材料节能方面,应通过市场对比考量,选择性价比高的环保、无污染的可再生材料。比如建筑保温可采用四种复合墙体保温体系、三种复合型屋面保温体系;门窗可用断热铝合金双玻中空LOW-E窗,铝木复合门窗等;同时可以尝试将建筑拆迁中的建筑垃圾进行再利用。最后,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应尊重其地基环境,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安排。园林绿化应选择环境适应力强的植物绿化施工现场;根据建设地域的环境、土质等实际情况,设计好永久水土保持措施。在水资源节能方面,应积极运用先进的节能工艺,制定好雨水收集系统并将其运用到绿化、路面以及混凝土当中。
        4.5积极加强创新技术的应用
        加强环保材料应用不仅是践行绿色工程管理理念,也是有效检验创新技术的应用途径和效果,随着创新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的环保水平。积极应用创新技术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既是要在建筑工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和效率的管理,也是加强对建筑新型设备的应用。随着创新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成本获得有效降低,这样既能在绿色工程管理中获得环保效果,也能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的污染。
        5结束语
        总之,为了实现绿色工程的稳定发展,在绿色工程管理中就需要践行良好的价值观,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绿色工程的管理,这也是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和发展中需要一直重视的内容,对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梅祥盛.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及其创新对策[J].地产,2019(22):84.
        [2]雷婷,李玉茹,李彦佳,唐冰.浅谈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J].四川建筑,2019,39(03):273-274.
        [3]陈晓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价值观与创新途径[J].城市住宅,2019,26(06):207-208.
        [4]陈春熹.论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与创新途径[J].居舍,2019(29):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