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管理维护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辜自强
[导读] 摘要:传统的城市道路管理观念是"重建设、轻管理"与"重大修,轻养护"。
        简阳市市政园林管理中心
        摘要:传统的城市道路管理观念是"重建设、轻管理"与"重大修,轻养护"。城市道路三分靠建设,七分是靠维护,这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没有做好道路维护管理工作,城市道路就无法全面发挥其功能。《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城镇道路预防性养护,必须改变"坏了再修"的传统观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基本保障,而城市道路维护管理工作是行之有效维护道路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道路维护 管理
        一、市政道路维护方式
        1、市政道路管理单位自己购买机具,组织人员,配备场地,采购材料,组建道路维修部门或成立市政维护公司,该类道路维护方式多由当地建设局或交通局所采用。该类维护存在作业效率低、养护人员自身专业和技能缺乏,虽配有先进养护机具,但不能合理利用,存在资源浪费。
        2、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政道路实施建管分离,由建设局或政府平台公司实施建设,建设完成后交由当地市政园林管理局(所、中心)或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负责市政道路的维护管理,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借用优秀建筑施工企业先进技术、设备、管护理念,强大实施能力,高效维护管理市政道路。市政道路管理部门进行监督、考核管理。
        二、道路破损分类
        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车荷载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将使路面逐渐产生各种病害如沉陷、开裂、唧泥、推移、拥包。
        路面的损坏可分为两类:一是结构性破坏,包括路面整体结构或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破坏,使路面达不到预定的车辆荷载。二是功能性破坏,由于平整性和抗滑能力等的下降,使其不再具有预定的功能,从而影响行车质量。
        对于功能性损坏,可以通过整修、养护或罩面使面层的功能得到恢复。对于机构性损坏,通常需要对路面进行彻底的整治。
        三、市政道路养护维修要求
        1、巡查先行,及时发现问题。
        2、路面养护与维修前,可通过对路面技术状况的调查(如进行道路结构性检查),了解道路健康状况,有的放矢,采用精准维修方案。
        3、结合道路的性质、等级、交通量和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提出适宜的养护对策和优先顺序,采取不同程度、不同维修方法,针对性实施维修维护
        4、市政道路经常出现路面开裂、起砂、开裂、麻面等不起眼小毛病,但如不及时处置,将会由小毛病变成大问题,形成安全隐患。要想保持市政道路畅通,预防性养护维修应走在前端。
        5、通过对路面的保养和维修,保持和提高路面的平整、强度和抗滑能力,确保路面安全、舒适的行驶性能。
        四、沥青路面的维护与管理
        在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具有的优点很多,例如维护方便、行车通畅、地质条件适应性强等。但是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常使沥青路面出现坑槽、裂缝、松散等问题,如果不能提前对其采取防护性维护措施就会使得路面病害进一步加重和扩散,影响城市道路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
        通常情况下,可以把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分为裂缝、网裂、龟裂等,这些病害会加速沥青路面的损害,雨水会造成沥青路面结构的松散,使其出现裂缝和坑槽现象。对沥青路面进行维护和管理采取的一般措施如下:
        1、对沥青路面的裂缝进行清理,保证裂缝内没有杂物,实施灌缝工序,在清洁干净的裂缝中灌入密封材料。

对于宽度较大的裂缝,如5mm以上的裂缝要对其进行开槽,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人员一般会使用压力灌缝机将密封材料注入到裂缝深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使得沥青路面恶化的速率得到很好的控制,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2、对松散、脱层、网裂严重等病害进行铣刨,铺设沥青罩面。
        3、零星小坑槽可用电镐清理成方正基槽,喷洒乳化沥青底油,铺设沥青冷料进行临时性维修,待后期铺设沥青热料时一并铣刨维护。
        4、采用热料再生机具就地对破损、坑槽进行铣刨,添加辅料同铣刨废料拌合,可即时进行维修。
        五、路基养护与维修的主要内容。
        1、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路面平整度和强度,是保证路面稳定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保持路基密实、排水性能良好,各部分尺寸和坡度符合要求,及时消除不良因素。
        2、路基养护与维修。
        路基养护与维修应通过对道路各部分的日常巡视和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并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或加固,消除病害根源。其工作范围主要包括维修、加固路肩、边坡;疏通、改善排水设施;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清除坍塌,检查险情,防治水毁;观察和预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宽局部路基,改善急弯、陡坡和视距不良路段,使之逐步达到所要求的技术标准:
        ①路基各部分保持完整,尺寸保持规定的要求,不损坏变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②路肩无坑洼、隆起、沉陷、缺口,横坡适度,表面平整,接茬平顺。
        ③边坡稳定。坚固,平顺无冲沟、松散,坡度符合规定。
        ④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泄水槽等排水设施无堵塞,纵坡符合要求,排水通畅,进出口维护完好,保证路基、路面及边沟无积水。    ⑤挡土墙、护坡及防雪等设施保持完好无损,泄水孔无堵塞。
        六、管理措施
        1、以基础设施维修维护为保障,及时维修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设施,保证城区道路安全运行。对因自然因素或由于道路老化引起的道路毁坏问题,积极组织维护。同时,定期检查排水设施运行情况,清理疏通排水管道和排水出口,以免由于排水管渠不通引起道路毁坏,影响交通安全。
        2、因建设需要开挖市政道路,实行"申请许可、收缴押金、恢复验收"制度,杜绝随意开挖,确保城区道路安全畅通,正常使用。
        3、以规范道路交通秩序为目的,全面清除道路交通障碍。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逐步加强城市公共秩序管理,彻底清除道路交通障碍。
        4、规范城市建筑车辆运输秩序,优化通行线路,要求建筑运输车辆严格按照规定的路线运营。
        5、强化城区交通秩序管理,对乱停乱放,乱掉头等现象进行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
        6、禁止履带车、铁轮车或者超重、超高、超长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确需在城市道路行驶的,事先须按要求进行申报,并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城市道路维护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道路的养护,工作中也在不断的探讨和实践,科学、合理的进行道路维修,以确保市政道路安全运行。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城市道路维修与养护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2、《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