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施工中路面病害及维护技术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史其武
[导读]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私家车的数量逐日攀升,给交通造成了较大的负担。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0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私家车的数量逐日攀升,给交通造成了较大的负担。道桥工程的兴起,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实际施工阶段还存在很多漏洞和问题,使得路面病害问题较为常见。路面病害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控制,会引发更严重的安全事件,威胁到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道桥使用寿命的缩短,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这对道桥行业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关键词:道桥施工;路面病害;维护技术
        一、道桥施工中常见的路面病害
        1、开裂现象。在我国现阶段具体开展道桥施工作业时,通常是以沥青材料作为路面材料,而裂缝问题的出现大多数由于材料质量问题或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首先在具体应用沥青材料时,需要注意,在施工现场对其进行科学配置,严格基于配比比例设计混合拌制,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严格检测和检查材料质量,避免施工现场流入不合格产品,确保沥青材料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现场施工需求,有效避免路面施工中出现裂缝。其次,在具体进行施工作业时,现场施工人员在进行沥青材料配备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用沥青材料时,施工方式和工作程序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失误,进而在很大程度内影响沥青材料质量。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施工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导致路面结构的抗压性能和强度等多项指标出现下降,进而在项目工程投入具体应用时,车辆反复碾压使其出现开裂现象的可能性明显提升。
        2、伸缩缝病害。对于路面工程而言,伸缩缝是导致其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在道桥工程投入运营之后,承载能力如果无法满足高荷载,在经过大量车辆之后,高强度的重压和眼压会使其路面出现各种裂缝,相关人员通过深入检查发现,在车辆反复经过处存在该种伸缩缝,将其称为梳齿缝,通常是由于过度碾压导致路面疏齿板产生位移松动,在不断移动中会有路面裂缝产生,使道路行车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和颠簸感。
        3、路面麻面。路桥工程路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蜂窝状或麻面病害,通常情况下,出现这种病害主要原因是其相关人员没有严格基于设计方案使用施工技术,某些程序和细节与设计人员规划存在偏差,对于部分注意事项缺乏重视。现场施工人员为了进一步保障施工周期,将其中部分施工环节省略掉,对道路工程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养护作业。在此过程中,使用材料是路面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在我国现阶段,沥青路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而沥青是混合多种材料拌制形成的,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其状态出现异常情况。在具体进行设计工作时,相关人员需要对其配比比例进行科学设置,有效落实科学有效地检测和调查,确保混合料配比的合理性。与此同时,在完成初步施工作业之后,还需要对道路进行科学有效地保养,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具体施工过程中,维护保养力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管理人员也没有承担相应职责,进而导致出现蜂窝和麻面现象。
        二、道桥施工中路面病害的成因
        1、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搅拌不够均匀。混凝土构成了道桥的主体结构,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质,关乎着工程整体的使用效果。而混凝土又是一种混合材料,是多种原材料经过充分的混合搅拌而形成的。例如水泥、砂石以及各种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混合程度,决定了混凝土的稳定性。因此,混凝土搅拌,是至关重要的施工环节。但由于施工单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希望通过加快进度来压缩成本,在混凝土搅拌环节分配的时间较少。使得材料没有经过充分的搅拌就投入使用,沥青混凝土被摊铺到道桥表面,经过碾压时容易出现油石分离的情况,使得工程整体的稳固性大打折扣,达不到相关标准。
        2、沥青混凝土性质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温度对沥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沥青粘合性的变化上。部分施工人员忽略了温度的影响,在施工时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沥青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度过高,使得材料的粘合性显著降低,这显然不利于材料的浇筑成型。尤其是作为构成路面结构的主要材料,沥青无法在短时间内成型,会导致后续施工无法正常进行。

同时路面成型效果不佳,也会导致路面松散、不均匀等问题的发生。同时,搅拌温度过高,同样也会带来不良影响,会妨碍材料的充分混合。总之,对于材料搅拌阶段而言,温度是重要的把控内容,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只有确保施工温度在合理的范围,路面施工质量才能达到标准。
        3、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材料比例是否科学,对搅拌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就沥青缓和材料来说,如果油石成分过高,在沥青摊铺施工阶段,路面出油量较大,路面趋于平滑。道桥在投入施工后,与行车车轮接触,过于光滑会使得两者间的摩擦力不足。对于行车而言,过于光滑的路面不利于行驶和刹车,尤其是需要紧急刹车的情况下,刹车的距离过长,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反之,如果沥青缓和材料中砂石所占比例较大,又会使得路面过于粗糙,会对车辆轮胎造成磨损,给行人带来损失。
        三、道桥施工中路面维护技术
        1、沥青再生技术。已经有诸多研究资料表明,彻底地根除沥青路面裂缝问题并不现实,受到车辆、气温、湿度等方面的作用,沥青路面最终都会出现老化开裂现象,如果无法按时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处理,沥青路面老化开裂将会导致各种病害,损害沥青路面的基本架构,出现更大的病害,整段路可能将重新堆铺,这将会导致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损失。在沥青路面的养护任务开展过程中可以采用沥青再生技术,将需要翮修或废弃的旧沥青路面,经过路面再生专用设备的翻挖、回收、加热、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混合料,进行路面摊铺,恢复其路用性能进而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2、微表处养护技术。微表处养护技术是多年来产生的一项先进的路面养护技术,一般是针对于高速公路、城市干线以及机场跑道等高等级路面进行养护施工所采取的技术其原材料包括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矿物材料、集料、水以及部分的化学添加剂,运用专门的机械设备进行一次性推铺成型,推铺之后路面的平整程度比较高,耐磨以及防水性能较佳。微表处养护技术能够针对路面磨损的位置予以一层或多层地铺,提升了工程的运转效率,尽管其需要投入甚至的资金比较多,不过整体的维护成效比较好。
        3、路面松散和麻面的维修技术。对于那些因为填缝料散失造成的较为轻微的麻面,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利用撒布嵌缝料,让他们注入至骨料间的缝隙内,进的水通而实现修补的目的,对于比较轻微的麻面也能够利用稀浆封层技层的技术予以处置。小范围的麻面能够利用涂刷较高稠度的沥青,从而在其上撒布矿料的手段予以修复。大范围的麻面就能够喷洒稠度层与很高的沥青材料,从而撒布嵌缝料,整形匀称了之后,再碾压密实就完成了。面对路面因为沥青老化,黏附力不够所造成的松散容易问题,就可以采用重新铺筑面层的手段予以解决。
        4、改性沥青养护剂灌缝技术。这一技术手段把交通石油沥青当作了养护剂,同时养护剂表层要喷洒部分数量的细砂。这项手段一般适用在3mm以下的微小裂缝的养护,对于裂缝偏大的情况就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成效,下面尽管养护所需的时间较短,不过耐用性能不突出,利用改性沥青汽车养护剂灌缝处理的公路通常在一年之后还需要再次地予以修复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病害的维护是道路桥梁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我国许多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路面病害,因而要求施工人员做好排除客观因素的其他因素,掌握施工的技术要领。这样才能够提高道路的质量,建设出符合要求的道路桥梁工程,以此实现经济道路的互通,带动地方之间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其修复措施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24):147-148.
        [2]戴源.市政道路膨胀土路基检测及对路面结构的影响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7):313-315.
        [3]刘学兵.道桥施工中路面病害及维护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3):9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