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美术馆
摘要:美术馆是保存、展示艺术作品的设施,通常以艺术作品为效果,最常见的展示作品是绘画、雕塑、摄影作品、装置艺术等,以及一些其他的工艺作品,而做好美术馆的讲解工作首先对美术馆有一定的了解,本文针对美术馆现状与美术馆讲解工作的策略探究展开分析讨论,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字:美术馆;讲解工作;鉴赏能力
引言
美术馆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这些年,每术馆的传统观念以被解构,成为公共审美的新场所,因此美术馆的讲解员要具有多方面鉴赏的能力,以至于在讲解这方面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而一名讲解员也要保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声音能做到清晰、大方、简洁、干净的一名高素质人员。
一、美术馆现状
我国的美术馆分布很多,其中有国营还有民营的美术馆,美术馆里收藏了许多珍贵的物质产品,而国营企业包括国家美术馆与省级美术馆,对于省级美术馆来说,省级美术馆拥有收藏艺术品和保护收藏品的职能,通过组织展览会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在省级美术馆中,以馆内收藏品作为固定展览作品,不仅有当地的文化特性,而且还会跟随时代进步的发展而融入到流行艺术,希望人民群众可以全方位了解美术。美术馆的收藏品及艺术表现是有多种形式,会根据当下艺术潮流而发生一定的改变。同时作为一名省级美术馆的讲解员,需必备一定的鉴赏能力与学习能力,学习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创作方式,而演讲人员也要与同事和上级的领导也时常做好沟通,面临不同的人群也要做好不同的应对方式,老人、小孩所应对的方式可以区别体现,老人因年龄问题可以选择最佳线路,孩子可以用提问方式来进行讲解,所以在做演讲之前对所做的作品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否则在大众提出问题时,因为问题造成自己的恐慌,为自己未来的演讲生涯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美术馆讲解工作的策略探究
(一)提高讲解人员的鉴赏能力
美术馆是一个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叉,而美术馆的讲解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鉴赏基础,同时声音应该清晰、大方、简洁、干净,这样讲解的工作人员才会更适合大家去倾听,讲解员是展览与观众的之间的桥梁, 应主动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对所陈列的艺术品有更深的把握。而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一些书画艺术、书画发展史、名家名人与画家作品的趣闻轶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而普通观众有许多不同的美术爱好者,他们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也不相同,对提出的问题也会出现深浅不一,因此每个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也是对鉴赏能力的大综合。面对一些出名画家,开展前讲解员可以充分利用内部资源,搜集与展览的相关信息,包括开展的目的、测展方案、画家背景资料、作品信息介绍等,在首次接触展览时,也确实很难看懂和吃透整个展览,此时就要利用充分的内部资源,获得与之相关的重要的信息,通常展览部作为展览策划的主要负责部门, 其工作重心是展览策划和展品管理方面, 所以不会把此类信息一一详尽地展示给观众,但他们拥有大部分作品信息,清楚展览品的来龙去脉,通过充分沟通和了解,便能有助于讲解员根据展线及作品次序梳理思路, 明确讲解重点,同时寻找机会接触到现场展览画家,尤其每次展览开幕活动,部分画家会亲自到场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讲解员以此来进行倾听,记录有关展览内容,在后期阶段讲解就会慢慢收放自如。
(二)根据人群类型进行美术馆讲解工作
在美术馆工作的讲解人员,都需有一定的鉴赏价值,每件作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个作品的作者都是凝聚了很多心血,所以馆内的讲解人员也是具有一定的丰富知识的储备,选拔特定的讲解人员时,对知识储备是硬性标准,社会活动方面,也要相关机构的认可,经过不断的一级一级选拔,最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解人员,而馆内的其他工作人员,也是需要大量的考核以及社会中能力的认证,在此方面需要很多专业的丰富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参加过大大小小的一系列的社会活动,而例如馆长与副馆长来说,在评选方面都需要有一定丰富的知识经验,以及在一些活动中获得的奖项,与在国家作品的修复工作有哪些突出的能力,这是评选的准则。而对于讲解人员所面临的情况展开以下的两点进行讨论。
1.就一般工作的讲解人员,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指引,艺术鉴赏水平有限,而对艺术作品也只是随机的一部分感悟,往往很难了解到其中的独到之处,许多名家大作在他们的眼里只是一幅画而已,其中的价值和内涵也是其他人所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此时的讲解员就起到非常好的重要作用,为大家讲解部分作品,好的讲解便能使陈列的物品及作品鲜活起来,瞬间成为观众的焦点,深入大众人心,起到更好的教育意义中作用,当然,不同类型的人员,带着不同的目进馆,而这一部分人员是从馆中感受舒适度、获得各自的精神需求以及对周边的服务程度进行感知。
2.而针对于美术馆活跃一些的孩子们,语言可以活泼轻松些,加些现如今的流行词汇,利用提问的方式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增强参观兴趣,对一些作品展品产生的信息更加鲜明、更集中而更易感受, 并引发他们对这件作品的进一步观察和思考等等。面对老人时,老年观众因其体力差,听力较弱,因此在讲解时应放慢语速,提高一定的音量,考虑他们的身体状况,按照他们兴趣要求基础上,为他们安排好最合适的基础线路,掌握好最佳讲解时间,尽量选择最短距离节省体力。
(三)美术馆讲解人员应具有的导向
在美术馆内,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一定会因为拥挤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同时造成欣赏人员的感受到的喜悦度下降,但也是讲解时无法避免的事,一部分得讲解人员需要分散人员的聚集,还要对人员进行合理的规划,除了配备充足的展览简讯、画册, 在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在馆内的其他位置也能看到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附近处都有随处可见的二维码,可以通过手机的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听到美术馆内所有作品的讲解内容,而且听过微博、微信的转发都能听到作品的讲解,不同讲解方式满足不同受众习惯,而喜欢安静、独立、自由参观的观众可以用网络的方式来进行聆听,如果一部分的系统识别发生故障,这个时候讲解人员可以根据系统里未讲解的部分进行讲解。智能化的普遍深入到每一家美术馆,同时不仅仅是美术馆,也适用于其他的展览馆、博物馆等等。
总结
美术馆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交叉,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馆讲解人员知识储备是应该具备的,声音清晰、大方简洁都是必备素养,在面对不同人群时,做到不同方式的接待,比如,老人和孩子,相对老人来说,体力方面是一个问题,所以在过程中多注意,而对于孩子比较活泼,语气可以轻松生动些,讲解时带一些现如今的流行词汇,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在馆内可以用高科技进行听取作品的讲解。
参考文献:
[1]任斌.省级美术馆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探究[J].文化产业,2019(16):47-48
[2]张苏霖. 中国民营美术馆区域发展非均衡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