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轻型商用车制造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对于现代化的生产车间来说,信息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MES系统的运用使得生产车间信息化管理成为可能。因此,相关人员应充分明确MES系统应用的优势,并深入分析车间生产各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推动车间信息化改造进程。
关键词:MES;生产车间;信息化;管理
引言
实现生产车间信息化管理,能够使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透明化,确保各部门可以协同开展工作,促使车间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MES系统能够为车间信息化管理目标实现提供技术支撑。因此,还应加强对基于MES系统的生产车间信息化管理分析,继而推动车间信息化改造。
1 MES系统概述
所谓的MES系统,实际就是制造执行系统,能够从产品生产工单发出开始,一直到成品产出,为各项生产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信息沟通平台,确保生产管理信息得到顺利传递。一旦出现生产事件,凭借系统提供的正确信息系,能够进行快速响应,使无附加价值生产活动得到减少,所以能够使生产制造效率得到提升。因此在生产管理方面,MES系统属于信息传递的桥梁,能够用于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凭借准确数据为车间生产提供指导。利用系统进行生产信息录入,能够避免反复进行信息的抄写,使人为错误得到减少。在生产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利用系统提供的准确资料可以进一步实现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为产品质量检测和售后服务提供详细信息,因此能够使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2问题
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在生产现场、内部核算、仓储管理、过程管控上拥有清晰且透明的数据,才能让企业内部的产销、供应链等各种协同更加迅速有效,从而能够快速、敏捷地应对内外部运营风险,进而更精准、前瞻地支持企业决策分析的做出。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加,作为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要想迅速地响应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同时要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并快速地占领国内外市场的主导地位,进行信息化改造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那么如何进行信息化改造,成为当下企业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生产管理领域问题是目前制造业管理的瓶颈所在。究其原因,是由于管理复杂性和人才匮乏所致。企业经营的核心是“产品制造”,这是由国内制造业企业的特点决定的。企业若想实现外部供应链的协调与优化,缩短生产制造周期和采购提前期,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确保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只有利用先进的内部生产计划及控制技术。因此,制造管理的水平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产品交货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制造管理事关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只有制造管理水平的领先,才能保证装备制造产业的领先。
3基于MES系统的生产车间信息化管理策略
3.1车间生产质量管理
车间生产质量管理是生产车间信息化管理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灵活应用MES系统,全面的收集有关的车间产品质量信息,并经过详细的分析,明确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比了解目标质量与实际质量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明确车间所需要重点监控的步骤,并加强监管生产过程的力度,以此有效提升车间生产质量。在现代化的车间生产中,可以事先给产品都配置一个VIN码,再核对相应的工位信息以及产品信息,工作人员可以使用MES系统服务器对其进行自动扫描与数据记录,能够高效对问题产品进行追根溯源。
工作人员一旦发现产品质量存在不合格的状况,便应该第一时间展开现场确认工作,并用电子设备拍下质量问题严重的生产步骤和环节,同时上传,推动产品质量问题的尽快解决与反馈,以此切实起到生产车间质量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工作人员将MES系统监控平台融入进生产管理的过程当中,能够方便其随时查看相关的产品生产信息,此举能够让存在问题的生产环节得到妥善的纠正与解决,以此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3.2车间生产调度管理
加强生产调度管理在生产车间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部分企业的核心内容便是生产,所以有必要在生产信息的基础上,强化生产计划管理,做好车间计划、生产部计划以及经营计划的方案。企业在编制相应的车间计划时,还应综合考虑生产计划的月度计划以及季度计划,将生产任务按日分解。并在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做好生产的全部准备工作,为后续车间的顺利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生产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依靠MES系统,对客户所下达的信息进行及时了解,并结合MES系统所反馈的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安排好生产计划,进而做好生产工作。车间生产管理人员能够在MES系统所提供地产品生产信息的基础上确定好生产流程以及生产计划中所规定的生产精进度以及材料使用情况,明确产品生产完毕的具体时间,再合理安排产品交货时间。车间计划员可以凭借经验了解车间辅料库存情况以及制品状况,并基于此深入分析车间实际的生产能力,明确车间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当月的生产任务,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要根据实际反馈的相关情况,科学调整各方面内容,切实提升车间生产计划的可操作性。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能够凭借监控平台,在生产计划执行的过程中确认产品生产进度,若是发现进度与相关生产计划要求不相符,便应第一时间深入探究其实际原因,再展开科学的生产调度,以确保产品能够在预期进度内按时完成。
3.3车间人员绩效管理
在生产车间信息化管理中,除了加强生产物资、设备的管理,还要加强人员管理,使车间生产效率得到持续提升。采用MES系统获得车间生产信息,也能实施人员绩效管理。具体来讲,就是可以从生产效率、质量、现场管理、学习成长等各方面建立人员量化考核绩效指标,以车间生产团队为考核对象,加强车间班组考核管理,促使班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提升。在MES系统支撑下,可以实施流程化的绩效考核,在系统中公开车间绩效考核结果,调动车间员工工作积极性,促使车间生产效能得到提高。在实际进行车间人员绩效管理时,还要结合人员角色信息赋予不同系统管理权限,针对车间管理人员赋予用户信息管理权限,能够依照人员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成绩录入,实现对不同车间人员的分类管理。针对普通员工,需要赋予基础数据信息查看权限,能够对个人绩效、车间班组绩效进行查看,通过横向对比认识到绩效目标值与薪酬浮动之间的关系,结合班组间的差异进行自我改进,促使车间人员办事效率得到提高。采取该种措施,可以全面收集车间生产人员考核信息,发现车间人员管理存在的短板,继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车间生产管理水平。
结束语
由于M ES系统具有实时取得现场生产数据的能力,因此,现在每位车间管理者,都能知道其上下游车间生产产品的种类、进度、数量与缺料等情况,能实时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管控与调整,以增进整体生产线的作业效率,避免待料、重工等问题发生。M ES系统对于缩短制造周期、减少在制品、缩短前置时间与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昌林.基于MES系统的东风柳汽商用车车身生产准备业务流程的优化与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9(10):238-240.
[2]史洁琼.工业4.0背景下MES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8(02):68-72.
[3]年仕龙,朱瑞龙.烟草企业计划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科技广场,2017(03):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