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32419820908XXXX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投入施工建设,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要实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和整体建设效益的统一,就必须要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实施有效的现场管理,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施工中存在的各类安全和风险因素,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提升工程项目的总体建设质量。文章就主要围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施工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始终,涉及到施工人员管理、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技术管理以及施工安全管理等的方方面面,通过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能够应对施工现场有可能存在的各类外力因素对施工作业带来的影响,保证施工现场施工环节的有序性、施工环境的安全性,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建设奠定重要基础。[1]但是,在具体实施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约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升,下面就主要针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
1、管理因素
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多以及规模的扩大,施工管理的环节众多,施工流程更为复杂,施工管理不仅涉及到施工现场作业管理,还要实现同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2]但是就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必要的施工管理经验,再加上施工管理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施工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约束,进而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2、技术因素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施工工艺被引入和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过中之中,极大的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但与此同时也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施工管理工作中,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管理专业能力,很难发现在施工技术和工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施工技术管理大多流于表面,只是简单的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审核,不能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技术方案的优化与调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3、人员因素
人员是施工管理中的最大变量,就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人员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首先,在组织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普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往往是凭借经验来进行施工,这就很容易导致施工操作的不规范性,增加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几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3]其次是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全过程的监管和指导,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4、材料及设备因素
施工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如果缺乏健全的材料质量检验与控制体系,导致不合格甚至是劣质材料进场,将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益。同时施工材料管理也是一个动态化管理的过程,要根据施工进度以及具体的施工环节来灵活的调整材料的数量、种类以及型号等,否则就会造成材料的浪费。此外就是在施工设备管理方面,伴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一些重要的施工设备成为了施工作业的主要载体,一旦这些施工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是型号不匹配等的问题,就有可能会延误施工进度,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1、健全和完善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制度
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关键就在于健全和完善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各类施工管理行为。首先,施工单位要建立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完善施工管理责任体系,细化施工管理的内容,安排不同的施工管理小组和专门负责人,持续深入且全面的开展施工管理工作。其次,要健全施工管理安全制度,要始终把安全放在施工管理的重要和核心地位,建立日常安全检查和定期安全质量评估体制机制,开展用电安全、防护安全等的专项检查活动,以安全促生产,以安全保质量。[4]最后,就是要完善施工管理协作制度,明确施工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赋予施工管理部门相应的职权,实现同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联系,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
2、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要把握好施工管理中技术管理这个重要因素,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首先,施工管理部门要成立专门的技术管理小组,通过培训和学习使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发挥技术骨干的带动作用,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有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来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5]其次,要完善施工管理技术交底制度,施工管理人员要与施工作业负责人进行有效的对接技术进交底,了解施工中的技术概况,优化和调整施工技术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最大化。
3、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首先,针对普通施工工人,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施工人员经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够上岗,尽可能的减少人为施工作业中存在的失误和不规范情况。其次,针对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进行施工现场的督导,全程参与到每个施工环节之中,每完成一个环节或阶段的施工,就要联合设计部门以及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之后才可进入到下一阶段的施工,充分的发挥施工管理的质量保障作用。
4、强化施工材料及设备管理
要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和水平,就要进一步强化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管理。首先,要做好施工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等各种材料的质量检查,尤其是在材料进场前,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的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分批次的做好材料的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允许材料进场。进场后也要实行严格的场地管理,做好材料堆放场地的通风以及防潮等的各项工作,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材料登记,方便核对材料数量。其次,要重视对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定期的对各类机械设备进行故障检查,尽可能的减少施工中存在的设备运行不畅等的问题,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
结语
综上,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就必须要从制度、技术、人员、材料以及设备等各个方面入手,排除施工管理中的阻碍因素,切实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与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兴健.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21):179+182.
[2]李立.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完善对策研究[J].居舍,2020(19):144-145.
[3]贾天涯.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居舍,2020(19):152-153.
[4]印兵.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居舍,2020(19):160-161.
[5]吴原源.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19):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