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梁波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梁波
[导读] 摘要:本次研究以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为主题,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贵州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本次研究以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为主题,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具体论述中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先对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进行解读;然后,分别对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建筑产业的持续性转型升级,当前建筑领域的基建能力已经在国际同行业占领了至高点,但是,在建筑领域的科学技术研发日益增长的同时,以制度建设为主导的管理技术研发却相对滞后,且在现阶段无法与国际优秀的建筑企业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进行比较优势竞争。为了有效满足在国际市场中的管理技术竞争需求,与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本土市场的全面转型升级,有必要增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专题研究,对其中的问题做深入分析,并制定具体解决方案。
        1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科学技术分析,我国已经在全球市场中处于优先地位;但是,从管理技术分析,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才初步实现了系统管理模式建设,在现行建筑工程项目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中,仅能做到按照设计环节、材料环节、施工环节、销售环节、服务环节的对应管理,即现行体系化管理方案只是将原来隶属于项目管理的常规管理方案对应到了建筑产业生产制造环节。所以,现阶段招投标中心管理机构一般认为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应用方面需要进一步推进体系化管理方案。从重要性方面分析,当前的建筑施工管理已经成为建筑项目产品生产制造中保障安全质量的有效途径。简单讲,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是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双生子”,因此,施工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重要价值。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管理指标化程度不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全、施工管理效率低下。
        2.1 管理指标化程度不高
        根据实际施工管理经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因工种多、施工周期长,而施工进度在实际施工中,会受到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在这种多重因素影响之下,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推行的体系化管理方案,往往流于形式,只注重大项管理,对于每一项内容的再细分程度相对粗略;因而,在不同工种施工中往往是不同工种的负责人在实施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质量控制,因此极易造成安全隐患与质量控制风险。另一方面,在现行制度引领,各项机制并行运作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对建筑工程项目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中的各环节缺乏进一步的要素分化,由此造成了生产制造环节与体系化管理的形式化对应,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管理效用方面却无法产生实际的管理效率。所以,整体上看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管理指标化程度不高问题相对突出。
        2.2 施工管理效率低下
        施工管理效率低下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普遍发生的现象,从因果关系原理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在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影响施工管理效率低下的真正因素,在实质上来自制度规范条例与评估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方面的考核内容不精准,缺少精细化要素分类,尤其是在很多分项之下,对于施工要素的考核相对粗糙;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素质不全面,监理单位虽然参与施工管理全过程,但是在其它建筑产业生产制造环节缺少话语权与参与权,往往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一般均将重点集中于施工进度管理、质量控制,以及当前非常受关注的投资控制方面。因此,施工管理效率往往受到了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双重影响。


        2.3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全
        新时期的建筑工程已经转入到了规模化与装配式施工工艺普遍应用阶段,尤其是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快速涌现,多元化应用的条件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变得日益复杂化。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却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知识结构问题与管理业务技能问题。两方面的职业素质表明,管理队伍中既存在参差不齐现象,同时也暴露了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的跟进不足。尤其是在新时期安全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无法满足现场施工安全质量管理需求的普遍现象下,面对施工中越来越复杂的安全质量管理问题,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与综合素质型的人才均需要进一步培育与补充,才能满足当前施工管理需求;尤其是在全球市场中,要增强管理技术的竞争优势,就必然要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制作要素清单,细化管理指标考核
        根据国际同行业企业管理经验与国内近年来对体系化管理方案的实践经验分析,在现行施工管理制度条件下,应该根据全要素生产的基本管理思维,根据建筑工程项目产品的构成要素,以列举法制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素清单;具体操作中,就是按照现在采用的产业链构架,将施工管理当作一种产品管理,然后,在不同的生产制造环节,对应细化管理指标。然后,将细化后的管理指标应用到现行制度规范条件与各项运营机制之中。
        3.2 深化体系管理,推进全面质量控制
        目前建议按照设计、材料、施工、销售、服务环节分类,在每一环节中采用总项-分项-子项-施工管理操作项等进行全要素生产内容的清单列举,然后,对应每一清单复核与其相关的各项管理指标;然后设计以天、周、月、季、年为管理周期的管理表格,将施工管理内容转化到实际的管理任务中,从而达到深化体系管理,推进全面质量控制目标。比如,以材料管理为例,就可以将其细分为市场材料调研、招投标环节的材料价格竞标、材料运输及其进场前验收、材料登记入库、材料出库记录、材料生产加工、材料施工应用技术、废料回收处理等各要素,进而达到全面控制目标。
        3.3 增强人才培育,建设新型管理队伍
        积极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依据当前建筑项目产品生产制造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收集相关数据资源,然后,通过案例分析与施工管理内容的专题培训,快速增强人才培育;建议按照工种施工管理、安全施工管理、质量施工管理进行基础知识理论与管理业务技能牵引,挖掘不同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与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以岗位配置人才,以项目配置人才的方案建设,打造新型管理队伍,促进施工管理中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等。
        4 结语
        在总体经济体系建设框架下,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必然要面临全球市场挑战,为了在基建能力表现优异的基础上,获取“定价权”优势,仍需要在管理技术方面狠下功夫,尤其是对现行系统管理模式下的体系化管理方案,应该进行经验总结,分析应用实践中暴露的问题,认真研究导致此类问题发生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标准化建设添砖加瓦。结合以上分析,建议积极推进指标化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对建筑产业的全面理解,促进体系化管理方案的优化,为我国后续在国际市场获取行业标准制定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辉煌.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研究[J].砖瓦世界,2020,11(18):278-279.
        [2]张浩.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19):185-186.
        [3]付鸿杰.研究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J].价值工程,2020,39(22):114-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