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随着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环保理念进一步发展,建筑设计行业的生态化建设也随之兴起。一方面,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已成为共识;另一方面,对空间、绿化以及经济文化的综合考量也成为重要的亮点。现阶段,绿色发展已成为主要趋势,但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其他因素,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优化模,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的新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绿色发展
引言
从人类出现至今,土木工程学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就从未停止过,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其利用自然来建造居所的方法不断变化改良。人们建造和使用的建筑物从最开始的洞穴、茅草屋、土工砌体等,一直发展到现代社会的高层建筑。当前人们不仅对建筑物的构造要求再也不是简单的防风避雨,还对建筑结构的美观、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近现代以来,全球人民环保意识越来越重,因而建设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必须融人生态、绿色的理念,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1.1健康为本
以人民的健康为中心是绿色环保的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一个重要根本。说到底那些环保绿色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和、温馨、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所以说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的设计阶段和施工的整个环节都必须要有效的分析和论证可能出现的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并且要进行讨论和研究然后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需要大量的施工机械设备,在这个阶段需要选择那些低能耗和低污染的机械设备,此外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也需要使用那些不会损害核污染环境的材料,遵循以生态文明为目标的建筑发展理念,增强工程项目建造施工的生态环保效益,为人们打造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健康舒适的建筑工程项目。
1.2全寿命周期
绿色建筑设计中重要特点就是全寿命周期的运用,在建筑设计的整个寿命周期中,从建筑设计施工再到使用,都充分的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将先进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技术应用到绿色建筑当中,为整个建筑的使用周期以及环保性能提供保障。
1.3绿色建筑与自然均衡
在设计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时候,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粗放式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对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这种问题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大自然一次次的给人类敲响警长,这要求我们必须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修复受损害的生态环境,并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活力。
2绿色建筑设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前期研发成本大,成本回收周期长
在经济效益方面,绿色建筑的前期研究所需要的时间、资金等成本过大。另一方面,新技术的研发与市场对接存在一定障碍,相关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具有风险。同时,由于投资过大,收回成本所需周期更长,不利于后续的研发工作开展。在生态效益方面,由于生态环境循环的特殊性,绿色建筑并不能迅速、明显地改善环境,其功效是长远的、持续性的,其生态效益的体现也是循序渐进的。
2.2相关规范标准不完善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的新兴行业,绿色建筑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标准化与体系化建设仍未成熟。首先,未形成明确的市场规范,设计者的设想更多的是凭借经验与猜测,缺乏对其合格性的验证。而设计师专业通常不能兼顾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两方面,其建筑的质量与效用也受到一定限制。其次,缺乏对绿色建筑的量化评估。
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我国针对绿色建筑设定了五条标准[6],而每条标准的评定均基于评定人员的主观印象,很容易造成建筑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形成行业内的乱象。最后,由于我国土地广博,各地气候条件与经济状况不同,建筑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地域性,难以做到真正的统一协调,所以相关政策的制定也需要因地制宜,具有灵活性。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制定出符合当地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
3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及应对方案
3.1绿色施工建材的选用
由于工程项目的建造师功德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应用到建筑材料所以说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来说,建筑材料的使用必须要受到监督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一些可再生的、绿色环保和节能的建筑材料的使用对于绿色建筑的建设是极为关键的。目前建筑行业的巨大的资源和能源的损耗是影响建筑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普遍问题,特别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出现了大量的浪费现象和环境污染现象。还有一些建筑材料的使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像一些胶水和油漆类建材。随着生态建设的推进,绿色建筑概念在行业当中备受关注大量的建筑公司正在积极寻找那些可以替代高耗能的建筑新材料,在绿色节能的建筑物的设计阶段,环保建筑的设计人员往往会大量的使用那些可循环利用,低能源消耗和环保的建筑材料。
3.2采用先进性科技实现精细化目标
参与建设工作的建筑师更容易接受资源和机械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而且其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已经在建筑机构中展示出来。在今天,在经济和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只有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充分利用资源,发挥科技的优势,实现精细化目标,才能达到绿色建设的目的。
3.3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我国针对绿色建筑的认定以及评价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办法,但是绿色建筑作为新兴产业仍缺少相关的法律规范以及政策支持。绿色建筑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面广、技术层次丰富,因此应统筹绿色建筑发展状况,规范行业发展;各地市也应以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条件为依据,制定地方标准,规范本地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建筑,其代表着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更需要相关的扶持与帮助。只有通过相关法律与政策的依照,才能更好实现对特定产业的精准支持,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3.4相关标准制定
作为新兴行业,首要任务就是规范行业内部运营,统一行业标准,只有量化明确的标准,才能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监督,推动行业长远的发展。相关部门作为标准制定的权威,更有能力进行多方协调,从建筑行业、绿色产业、房地产行业等多方面进行利弊权衡,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更加符合大众需求的行业标准。就行业标准制定现状来说,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绿色建筑行业的标准化管理,但标准制定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相关评价标准采用等级打分制,客观的、量化的评价标准较少,主观性较强,易出现标准不一的行业乱象;另一方面,评价者一般为相关机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易造成误判。
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节约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社会当中的每一位公民的脑海之中,不管是在人们的生活还是生产阶段都必须要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特别是在建筑行业这种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中,必须要采用先进的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的理念和技术,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环保、节能以及经济效益,实现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佳,金晓楠,施华丰.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7(19):93-94.
[2]李佳骏.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智能城市,2017,3(04):148.
[3]张欣欣,刘盛麟.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四川水泥,2014(09):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