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土地矿产储备中心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666300
摘要:土地储备融资的提升是城市规划合理性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开展的,通过土地储备融资,政府部门可以对土地的供需关系进行合理地调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负责包括土地的征收、土地的拆迁以及各种设施的建设等多项工作,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才能完成,所以,为了保证资金的充足性,政府部门需要采用融资的手段,来获取更多的资金。从这一点上看,土地储备融资与地方的债务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文章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土地储备融资;资金储备;地方债务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建设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政府部门必须要理清土地储备融资与地方债务之间的关系,保证两者之间处于平衡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性。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土地储备的金融风险特征
不同于其它产业对自己的要求,土地储备工作的资金要求要更高一些,因为土地与资金之间的联系,属于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归根结底在于,土地储备工作的有序开展实际上需要依托于足够的资金才能展开,两者一旦剥离,其必然会对土地储备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土地储备工作的展开,往往需要依托于银行贷款展开,这就使得土地储备工作需要随市场变化社会变化。所以,土地储备工作本质上会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而这也就间接造成了一定的金融风险。
1.1融资主体少
通常的情况下,土地储备工作展开的效果,主要便与其资本的规模以及资金的渠道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而就我国土地储备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明显缺少融资主体较少的问题,这也就对我国土地储备工作造成了极大地掣肘。首先,城乡建设本身需要依仗于大规模的资金进行支持。其次,相关政策已经禁止土地储备的机构利用政府财务抵押融资,并且储备机构也没有贷款的权力。这样的情况下,便只能依靠于政府进行融资,这就导致了融资主体少的问题出现,而土地储备工作的金融风险便与此时出现。
1.2融资能力低
目前融资能力低的问题,当下已经成为了我国土地储备工作的一个重大金融风险问题。这是因为,土地储备工作的融资主体主要为政府,而银行贷款则属于融资的一个手段。所以,只有当银行提供大量的资金时,才能有效保证土地储备工作的有效展开。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土地的储备量与资金量都属于大体量,所以导致土地储备工作的耗时增加,并且还使得大量的资金被投入,这就增加了工作的复杂程度。并且,这中间还要考虑到还款的要求等诸多因素,而这又与政府的诚信形象相挂钩。因此,在土地储备工作中展开的过程中,多种问题因素始终都处于相互交织的影响,这也就对政府的融资能力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3融资风险较大
土地储备机构在借助贷款的方式储备土地后,往往能够有效地扩大投资的收益,但投资的不确定性也于此时成倍数增加,以至于,新增的营业收入极有可能无法偿还债务,进而导致预期收益不达标准。通常情况下,储备的土地在出让时,往往会出各种因素使得土地的投资与报酬无法完全收回。另外一种类型的风险则是土地的实际承租者与受让者不能按照约定或者合同要求支付款项,这也会造成入不敷出的情况出现。
2地方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债务管理缺乏有效的偿债机制,偿债资金筹集困难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对地方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政府债务大都是用于无收益的公益性项目,缺乏经济的回报率,因此很难偿还债务资金的本息,最终还是由地方财政资金来买单。在政绩的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考核政绩,不顾地方实际财力大量盲目的上项目,负债资金逐渐增大,无法形成稳定的偿债还款来源,且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债务结构不尽合理,资产质量较差,偿债能力很弱,有些只能通过举借新债来偿还旧债。而且有些债务利率较高,融资成本较大,随着到期债务的偿还,缺乏有效的偿债机制,使得地方政府只能利用财政收入来偿还债务,造成地方财政巨大的压力。
2.2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大,消化难度大
按照财政部的统计,地方政府债务指标还处于合理区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风险可控之内。然而,由于政府债务边界不清或统计口径不同等问题,部分政府债务资金仍未纳入统计范围之内,还游离在监管体系之外。这部分未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隐性债务存在着巨大的偿债风险。消化隐性债务主要是通过实际归还、债务展期重组、平台公司转型三种方式。然而这三种消化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着相当的困难。
2.3政府债务来源单一,新增融资资金较困难
政府融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银行借贷、地方政府债券等。国有资本投入的比例非常高,而社会资本投入的比例非常低。主要因为一些项目投资周期较长,投资回报率不确定,在项目前期投入的资金较大,所以社会资本就不敢参与。目前严禁违规举债、严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新举借政府债务的政策规定没有放松,融资平台公司为新项目增加债务成为监管的高压线,合规的融资方式只有PPP、政府债券以及具有现金流覆盖本息的市场化融资方式。而政府债券因受发行分配额度限制,实际到位资金非常有限。
3土地储备融资与地方债务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政府部门在土地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了银行的贷款,这种情况,使得土地储备融资与地方债务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地方经济的发展,会推定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土地储备融资项目的规模也会逐渐的增加,这种情况会导致当地政府部门债务的增加,土地储备融资项目的规模以及数量,直接的决定了地方债务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在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地区,政府部门在债务资金的使用上,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发达地区更加的注重土地储备项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发达地区的土地使用率比较高,各种土地资源不断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当地的政府部门在土地储备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可以更加高效地迎合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利用这样的方式,来推动城市的发展,而且在发达地区,无论是土地资源的价格还是地上物的价格,都要远远的高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部门在土地的转移过程中,可以获取到更多的资金。这些资金一部分可以用于城市的建设,剩余的部分可以偿还债务,有效地减少债务风险的存在。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知,土地储备融资项目的规模与地方债务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土地储备融资项目规模的增加,会导致地方债务的增加,相反也是同样的道理。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发展的当代,金融风险属于一种客观的存在,其与市场属于共生的关系。因此,当代土地储备机构,应植根本于实际,发现实际中的问题,而后以此为基础,对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并且,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也是国家治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所以重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促进地方政府债务机制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胜杰,高雅.举债融资机制改革后的土地储备融资风险与对策建议[J].国土资源,2019(11):52-53.
[2]刘文武.政府债务管理背景下土地储备开发融资路径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7(11):86-87.
[3]罗异,王硕.新的形势和政策背景下土地储备融资模式的简要分析和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7(0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