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配套幼儿园建筑适宜性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厍运芳 郝淑芳 林萍
[导读] 摘要:近几年,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幼儿园建筑的设计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山东水立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61041
        摘要:近几年,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幼儿园建筑的设计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建筑方案在设计阶段注重布局及造型,施工图设计阶段注重技术及规范,导致部分幼儿园建筑的细部设计不足。对于幼儿园这类使用主体对象特殊的建筑,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征,关注儿童的本位需求来设计。本文正是依据儿童的生理特征这一点来讨论幼儿园建筑的细部设计。
        关键词:社区配套幼儿园;适宜性设计;场地设计;环境设计;节能设计
        引言
        幼儿园是对3周岁~6周岁的幼儿进行教育、集中保育及学前使用的场所,当下设计通常为全日制的幼儿园建筑。其建筑就是将主要使用功能集中整合起来,给幼儿提供日间活动的场所。项目设计从规划到单体建筑规范的层面在近几年都有所突破和更新。为更有效的建造一所功能齐全、使用合理的幼儿园,除了要满足规划、规范要求的之外,在教师日常使用管理、厨餐洁净卫生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入钻研和探讨。
        1幼儿园建筑设计核心思想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对人的一生影响重大,进入幼儿园系统性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日后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为之不远。因此必须要重视幼儿园建筑设计,根据幼儿园教学工作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开展设计工作,保证幼儿能够发自内心地喜爱幼儿园环境,愿意在幼儿园中学习和生活,那么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大程度的调动,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也能真正成为现实。
        2社区幼儿园概述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社区逐步发展起来,社区功能与配套设施的日趋完善,使社区逐渐成为各自独立的“小社会”。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人文环境与基础设施逐步发展,为满足社区学前儿童的教育需要,社区配套幼儿园应运而生。随着商业社区的日益发展以及国家“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推动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规模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社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规范的力度,不断规范幼儿园建设使用,并对幼儿园规划、建设等情况的治理进行部署,这对社区幼儿园的设计建造提出新的要求。
        3社区幼儿园设计面临的问题
        3.1场地空间被侵占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幼儿园的建设占据的土地面积越大,需要投入的资金就会越多,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能够拨给幼儿园的建设用地是比较小的,远远不能满足幼儿园的实际建设需要,幼儿园建筑和室外活动场所的面积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倘若在幼儿园周围建设了住宅小区,还会造成幼儿园场地空间被侵占,那么幼儿的活动空间也会不断缩小。
        3.2社区环境复杂
        从幼儿园的建筑使用特征及幼儿的安全方面考虑,园区需要远离污染,避免灾害发生,并形成相对独立、安静、安全的空间环境场所。但由于社区幼儿园集成在社区整体空间、交通与环境的规划设计之中,难以避免与整个社区相互干扰。主要表现在园区缺少入口缓冲空间与专属停车空间、日常入园流线与后勤流线混杂、上下学高峰时段接送幼儿存在安全隐患等。
        3.3建筑布局不合理
        现阶段,幼儿园建筑布局的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归根究底在于幼儿园占地面积过小,规划滞后,建筑设计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幼儿园建筑造型大同小异,只是在建筑上绘制了儿童喜爱的图案;或者单纯追求外立面的奇特,却没有合理划分建筑各个功能分区。幼儿活动场所的舒适度较差,安全性较低,不但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和活动兴趣,而且给幼儿的人身安全埋下了隐患。
        3社区幼儿园适宜性设计实践
        3.1设计凸显以人为本
        在幼儿园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内涵,站在幼儿的眼中看待这个世界,孩子眼中的事物都是新奇独特的,无论是植物的叶、花、果实,还是色彩、气味变化等,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景观设计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融入多元化的自然元素,给幼儿提供不同的活动和交往空间。在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这是人们尊重自然、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一种设计理念。
        3.2优化场场地空间的设计
        开展幼儿园建筑设计工作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既要参考国内外幼儿园建筑资料,又要进行实地勘察,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的幼儿园建筑设计方案。在场地空间的设计上,要保证幼儿园室外有着充足的活动场地,光照和通风条件良好,周围环境优美,风景宜人,交通便利,与商场、工厂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城市交通主干道都有着一定的距离,可以让幼儿免于受到尘世的滋扰,尽情享受游戏的快乐时光。
        3.3增加建筑空间功能
        在幼儿园建筑空间游戏设计中可以通过改变建筑本身的颜色材质和造型的固有的属性,不断增加幼儿园建筑空间的功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感官和触觉体验,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传统的幼儿园交通空间中楼梯和廊道没有充分利用,仅作为组织和疏散的作用。为了丰富幼儿园建筑空间游戏的功能,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可以增加复合功能,通过多样化的空间设计,提高幼儿园空间的活力。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某些特定的元素适当扩大幼儿园建筑空间活动的范围。而通过鼓励和暗示性的活动让单一的空间能够更加多元化,从而全面提升幼儿园游建筑空间游戏的趣味性和活力。将放大式的台阶踏步与楼梯相结合,扩大教学活动的范围,同时又可以将其作为幼儿的玩具。而通过多种形式的踏步平台,为幼儿的多种活动提供前提条件,使得放大式楼梯能够成为临时的舞台,同时又能够成为游戏空间和交通空间,为幼儿创建网络游戏空间,以此实现有效空间的综合利用,同时又能够为幼儿增加一个私密性的集会空间,充分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丰富幼儿各种感官的体验。
        3.4注重可持续和生态性
        在幼儿园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发挥幼儿园游戏设施的重要作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具体设计时,幼儿园游戏设备应该遍布全园的角落,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融入可持续和生态性理念,符合最终的设计目的。在进行一体化设计时,要结合自然元素进行设计,尊重区域自然环境,充分发挥生态性原则,也可以融入当地的自然元素和材料,充分发挥美观实用功能,在最大范围内保护自然环境,不能一味地追求表面华丽,应该实现建筑和自然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生态价值观和生态美学的重要作用,实现两者在形式功能文化内涵上的有机统一,结合自然,尊重自然,实现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和生态性。
        结束语
        社区幼儿园作为居住社区中的公共设施组成部分,空间选址、环境状况与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特殊性提高了建筑设计难度。本文从适宜性设计角度,从社区幼儿园的场地选址环境适宜、使用人群空间适宜、动态能耗节能适宜等方面探讨了适宜性思路在社区幼儿园设计中的可行性,遵从适宜性设计思路提出布局设计整体性、环境设计独立性以及节能设计精准性等原则,并结合具体实际工程验证了设计原则的可行性,为今后社区幼儿园设计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莫裕忠.幼儿园建筑趣味性的设计探讨[J].智能城市,2018,4(17):37-38.
        [2]胡琪磷.幼儿园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9):136-137.
        [3]李子鑫.幼儿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8):63-64.
        [4]吴昕.幼儿园建筑设计要点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17):9-10.
        [5]陈美爱.浅谈幼儿园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82.
        作者简介:
        厍运芳(1983-)女,汉族,甘肃人,建筑工程师,硕士,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郝淑芳(1981-)女,汉族,内蒙古人,电气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工作;
        林萍(1988-)女,汉族,山东人,给排水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