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管理措施 李龙龙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李龙龙
[导读] 摘要:工程造价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
        山东金中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工程造价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环节、人员、工期等情况较为复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较多,很容易造成超预算的情况发生。所以针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管理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结合过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经验,针对造成超预算的问题原因,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的加强和改进,达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1.1工程超预算控制的必要性
        工程预算具有推动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指导作用,通过预算的相关规定,能将工程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予以明确,既能够确保满足工程的需求,又能确保投入的合理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浪费。但在建筑工程中常常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投入不断加大,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损失。为了达到建筑工程更为顺利的开展,满足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必须做好工程超预算控制。
        1.2工程超预算控制的作用
        工程超预算可能发生在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还会造成超预算问题的逐渐积累和扩大。通常建筑工程开展之前,就需要对工程情况和潜在影响予以充分评估,结合市场经济形势,进行科学的工程预算编制工作,对工程中各个施工环节做到明确的预算控制。针对超预算的控制能够确保工程造价预算更为合理和切实的执行,并始终符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注重施工中的动态变化情况,做好预算方面的调整和控制,使建筑工程的质量需求和企业的经济需求都能够得到保障。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2.1基于造价预算编制管理的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预算主要是由企业的工程造价师根据工程情况以及工程合同等,进行企业定额或者地方定额,并分析当地的市场价格,对工程分包施工组织进行编制价格等所最终形成的工程价值,也是建筑工程顺利施工以及控制施工成本投资的重要数据文件。因此,在建筑工程造价中,要求最终所得出的工程总价与实际造价价值相差较为接近。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并未全面的对工程进行定额,在投标报价以及编制施工预算时,只能够通过对市场价值的分析,进行工程定额,导致工程造价最终编制额度超出了企业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导致造价预算无法有效的针对企业成本,为企业提供实质性的数据资料,从而造成了建筑工程成本超预算。
        2.2材料与设备市场预测不科学、管理不规范
        在建筑工程造价中,需要对材料以及设备进行统计,并且要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进行成本计算。现阶段,在建设工程造价中,主要是存在的问题就使在材料以及施工设备方面缺乏抓呢的预算能力。主要是由于造价人员并未进入当地地区,做好市场调查研究,也忽视了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市场中,价格也是不同的,导致在施工前,进行材料与设备采购时,所花费成本大于造价预算成本。同时,建筑工程单位对材料与设备并妥善的进行管理,导致部分材料因受到环境的影响,质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甚至部分材料被损坏,难以满足施工需求,从而增加了建筑工程投资成本的增加。另外,由于对施工设备并未及时的检修,无法保障施工的安全,也极为容易造成施工事故,对工程造成加大损失。一旦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不仅导致施工无法顺利的进行,而且也增加了施工成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2.3建筑工程预算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
        目前,建筑工程企业在工程造价预算与执行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而且在造价预算以及执行中并未相互协调,造价部门与编制部门并未及时的进行沟通,导致在造价与预算中,无法对其进行衔接,不仅降低了材料的有效性,而且在未能控制施工质量时,也能对造价进行全面的控制。甚至因施工质量达到要求,造成施工返工以及工程变更,导致工程造价成本增多,也使得建筑工程中经常会存在超预的问题。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3.1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
        在整个项目建设的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避免有随意更改的现象出现。在施工阶段运用的资金数额比较大,因此需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通过严把资金使用关口,严格按照造价预算来对资金进行分配使用,避免出现随意支取的现象。比如,原材料的采购要占用很大一部分资金,造价控制时必须对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由于采购超标造成超预算的现象。要货比三家,严格核对各个参与招投标的供应商,确保质量的同时尽量压缩成本,保证预算的落实。应该定期对施工阶段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审查和监督,通过及时检查资金使用情况来发现问题所在并采取整改措施,避免出现资金超预算。通过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确保施工阶段的造价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3.2提高造价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进行造价预算编制时,必须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需要聘请专业的预算编制人员来从事整个工程量的计算以及定额单价等相关工作。尤其是要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来检查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从而保证造价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同时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工作时,也要去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原材料市场的变动以及相关政策和人工费用等。通过了解市场上的行情以及变动的规律,科学制定造价预算。只有充分了解市场上的变动因素,并且及时准确地调整实际的预算,才能真正做好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工作,从而维护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
        3.3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推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为了避免出现超预算的现象,应该提高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能严格按照预算对资金进行使用。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和水平,才能使得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造价在可控的范围之内。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涉及施工工艺、法律法规、投资以及原材料等各方面,只有保证造价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其才能真正结合施工的实际,进行市场上的调研以及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实现对造价的科学有效管理。
        3.4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科学预测
        由于供需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建筑市场的原材料价格也是不断波动的。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价格的变动,也要结合供需关系进行调整,通过把握市场上的大致行情来减少由于市场波动所引起的预算不精确或者是不科学的现象。预算人员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熟悉市场上价格变动的周期,从而准确制定出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
        3.5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避免超预算
        在进行造价控制时,如果资金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超预算的现象,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做好资金的把关。在对资金进行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来进行支取,避免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减少资金的浪费现象,确保造价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时候,需要充分地分析产生超预算的因素,实现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使得建筑质量可以得到保障,确保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项目全过程都需要得到项目造价的控制,所以在这个时期需要设置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齐琳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财经界,2020(01):77.
        [2]吕怀雷.探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J].居业,2019(08):131-132.
        [3]粟智超.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方法[J].居舍,2019(11):148.
        [4]杨洋.试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9(06):220-222.
        [5]熊力.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28+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