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资源性商品检验监管机制改革解析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姜桂芬 周明军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和企业对检验检疫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黄岛海关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和企业对检验检疫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大宗资源性商品检验监管机制改革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传统检验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策略,从注重风险管理,进行差别化监管、实现通关电子化流程、创新监管,促进管理规范化、优化职能,实现查验一体化四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分析了检验监管改革的成效,提高了贸易的便利性和把关成效、提高口岸综合能力。
        关键词:大宗资源性商品;检验检疫部门;监管机制;风险管理
        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对国内全面性的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中共中央颁布的改革条例为检验部门的深化改革,尤其是在推动开放性经济和转变政府职能方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此,检验监管机制的改革是落实贯彻中共中央的发展要求,也是提高检验部门履行职能能力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进出口贸易量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贸易风险、卫生、环保等方面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检验部门的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满足各企业和社会群众的需求。因此,对大宗资源性商品检验监管机制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口岸检验监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传统检验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1.通关效率过低
        严格把关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执法把关的需求,快速通关是为企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两者是互相矛盾的,也是检验检疫工作的难点,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近年来各个口岸进口的大宗资源性产品都比较多,并且是每年增长的趋势。快速增长的业务给检验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很多一线检验人员忙于现场奔波,对货物通关的效率难以保证[1]。
        2.缺少监管成效
        第一,有效性差。在传统的监管方式中信息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是从企业反映和监管人员的现场查验得知,信息覆盖面小,效能低。第二,传统的监管方式很少使用技术检验,这与作为技术执法机构的检验检疫部门属性并不相符。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的检验鉴定机构,但是也会存在很多不检验、出具假检验报告的现象发生,商品质量安全无法保证。第三,我国对产品检验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会有部分部门职能出现重叠或交叉的现象,会产生过度监管或者监管缺失的情况。
        3.监管方式单一
        传统的监管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承担责任,没有形成“企业主体、部门监督、政府主导”的责任体系,没有将生产企业放在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位置上[2]。因此,监管部门只能检验企业商品的质量,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商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缺乏重心,批批监管模式耗时耗力,最后却得不到成效。此外,还缺乏对信息化系统和风险管理的利用,没有意识到媒体和行业机构参与的重要性,没有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
        二、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策略
        1.注重风险管理,进行差别化监管
        风险管理是推进科学化执法手段、高效化资源配置、透明化管理过程的关键。要将风险管理融合到检验监管工作中,树立“先监管、后追责”的理念,从风险采集到风险评估再到风险管理报告,要对影响检验监管工作的影响因素都进行分析,包括产品品质的波动、码头、第三方机构、分类鉴定实验室等[3]。并且做到细化出7级检验监管抽批规则,真正实现抽批规则、监管规则、统计分析、评价规则的动态调整。使货物放行速度与信用等级决定的查验和监管频次比例相对应,可以按照风险等级动态化+信用等级动态化=抽批比例动态化的原则,使风险等级和信用等级随着监管的结果进行调整,实现差别化的管理措施。
        2.实现通关电子化流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口岸检验工作可以融合和物联网和互联网建立电子通关系统。

该系统具备货物电子申报准卸和放行的功能,将原来的纸质通知单改为电子版并且对口岸的重点码头安装全天候的监控来监测一天的物流数据,使检验检疫部门与企业端的监控数据能够实时传输,简化通关流程、对监管动态可以实时掌握。电子通关系统要以风险管理和信息技术作为发展的支撑,实现风险防控、单证精简、分类监管等改革促使,提高货物通关的检验速度,为企业更好的服务。
        3.创新监管,促进管理规范化
        创新第三方机构的监管方法,可以从电子卡口紫铜和第三方建构系统展开,采用宏观管理思维。在具体实施中,第三方机构要想检验检疫部门进行申报才能开展业务,审批同意之后会形成一个唯一的二维码,凭借这个二维码可以通过电子卡口的验证,从而开展工作[3]。通过电子通关系统检验检疫部门可以实时观察到机构的作业情况,能够有效的整治违法违规的行为,打击非法机构。对于第三方机构来说,根据电子卡口的监管结果,监管系统可以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企业诚信和工作质量等进行评分,制定差别化监管比例,实现检验市场的宏观管理。
        4.优化职能,实现查验一体化
        检验检疫部门要不断优化职能,不断创新查验模式。可以实行口岸业务的箱、船、货一体化管理,对船只检疫、集装箱检验、大宗资源商品检验鉴定进行统筹工作。首先,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口岸窗口和E-CIQ系统对船、箱、货进行统一申报;然后,口岸要设立综合查验岗,在工作中采用建立申报、查验、监管放行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流程。实现部门的综合查验;最后,将所有的查验结果发送到检务部门,由其进行统一放行。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口岸了解查验结果。这样的过程,一方面提高了查验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规范监管部门执法行为,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检验监管改革的成效
        1.提高贸易的便利性
        通过使用电子通关系统和卡口系统,使货物通关时间和卸货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一左右,减少了货物因流程时间长而产生的滞纳金、仓储费、延期支付等等风险和问题。通过三位一体的机制,简化了申报流程,降低信息收集、传递、处理的费用和成本,预计每个企业每年能节省人力与运营的成本费用为100万左右[4]。
        2.提升把关成效
        对监管模式进行改革,可以实现检验检疫部门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开放码头的监控系统和放射性监测系统,能够对重点风险数据进行全天候实时记录,可以在出现情况的第一时间应急响应,使检验检疫部门应对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实现普通监管转化为重点监管,企业由被动整改转换为主动改进,实现的口岸检验应对模式。
        3.提高口岸综合能力
        对大宗资源商品检验监管模式进行改革,加强码头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口岸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完善码头管理制度,使口岸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二是建立船舶、货物、机构监管的电子监管系统,提高检验检疫信息化管理能力;三是提高了一线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了查验效率和针对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大宗资源性商品检验监管机制进行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监管机制的科学合理性,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使监管部门人员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改革监管机制,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杰,吴建波,梅雁黔,周秋红.大宗资源性商品检验监管机制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17,19(07):149-151.
        [2]荆林波,袁平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评价[J].国际经济评论,2015(05):78-99+6.
        [3]张承琛,吴序锋,舒保.进口原油检验监管模式探析——以商检机构为例[J].化工管理,2014(36):23+27.
        [4]黄艺.义乌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06):95-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