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 300384
摘要:寻找一条美丽乡村视角下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已成为如今紧迫的任务。本文以天津市蓟州区新水场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梳理村庄当前的现状以及整体发展情况,分析新水场村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美丽乡村政策对新水场村影响,并针对分析得出的问题与矛盾,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对其在美丽乡村政策视角下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美丽乡村;传统村落;新水场村;可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是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古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1]。截止到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公布的第四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天津市一共有3个传统村落录入保护,其中有2个是蓟州区的村落。自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如何在美丽乡村的视角下推动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近年以来,全国各地加快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突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同时特别强调了“美丽”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我国农村除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外,还铭刻着太多的历史烙印[2]。天津市蓟州区在美丽乡村政策出台后,对全区各个村庄先后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其中西井峪村的建设更是成为了全国乡村建设的学习典例。
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一共有26个村落,其中山区型村落14个,平原型村落12个,新水场村位于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北部,建村历史久远,具有独特民俗风情,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村落,村落呈南北长、东西窄的细长丝带状,坐落在骆驼岭山谷中,东、西、北三面临山。村落在基础设施和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受到其他村落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旅游产业的引入并没有让村落的品质有所提升,反而加剧了村庄的恶化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寻找并分析这些问题,并结合着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与要求,提出一些新水场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新水场村现状存在的问题
从2013-2018年的新水厂村的户数与人口数据来看,新水场村的人口情况基本上是维持在170人左右,户数的变动也不大,这表明新水场村的整体状态还是比较稳定的,居民通过家畜养殖的收入比较稳定,无需外出打工,这样的数据看似稳定,但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上存在些许问题,对于新水场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根据实地调研分析,主要归纳为基础设施不完善、村落环境恶化、文化衰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失。
2.美丽乡村给新水场村带来的影响
新水场村虽然没有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但由于周边村庄的建设,新水场村受到影响,村民自行做出的回应使得村庄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带动产物成为了新水场的可持续发展的阻碍。
2.1民宿旅游兴起
美丽乡村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乡村带来了旅游,新水场村受到其他村庄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新水场特有的风景资源,部分村民自行优先做起民宿,经过调研,村落内已建成几个大型民宿客栈;也有外地老板想对新水场进行旅游投资。
2.2产业冲突
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是关联产业,从2013-2016新水场村的家禽数量和粮食产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家禽数量逐年上升,粮食产业则出现逐年退减,家禽养殖业已经逐渐成为新水场村的主要产业,这表明在缺乏二产的情况下,养殖产业不仅与第三产业直接形成冲突,并且与农业形成直接冲突,从而形成二次间接冲突。
2.3原真性丧失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旅游项目的发展,多项物力财力在新水场村投入,这种外来因素的介入,导致新水场村的原真性退化问题突出。村落空间、建筑风貌和传统文化全部发生改变。
2.4恶性开发
产业冲突是恶性开发的直接原因,新水场村现有两处烂尾工程,一处荒废的民宿和后叉山位置的旅游开发,这两处都是开发建设了一部分,然后停止建设。
还有许多村民盲目跟风民宿旅游,进行了劣质的房屋建设,不仅功能结构上无法达到标准,造型上也违背了村庄的传统风貌,这些恶性的开发行为都是对村庄的破坏,严重阻碍了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3.美丽乡村视角下下新水场村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针对新水场村分析研究所得出的问题,并结合着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与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目的,提出一些新水场村在今后村落建设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1文化主导,融入全域旅游
发挥文化特色,将新水场村的旅游产业融入蓟州区的全域旅游。从经济上讲,传统村落应当通过发展旅游等产业来提高村落整体经济收入。首先,将新水场村旅游项目进行定位,打造蓟州区山乡美食旅游体验第一村,未来的民宿就是提升后的民居。建立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开发商和居民共同参与的文化保护与发展体制,政府应当依据新水场村地理特色和文化背景,牢牢把握传统村落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保障旅游产业健康运行,通过多种市场化的方式吸引开发商投资,应积极与高校等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进行合作,根据地域特性,尽可能挖掘本村独有的文化特色,并进行创新,拥有属于村落本身特色,融入蓟州区全域旅游,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可持续发展。
3.2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协同发展
根据村落自身条件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旅游业,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将矛盾转化为契机,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将闲置的土地、山地盘活起来,并利用生态养殖技术将现有养鸡业转型升级,填补第二产业的空缺,形成农业、养殖业和旅游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链。联合打造旅游活动,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3],另一方面吸引外来投资者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养殖和旅游观光,通过招商引资外来投资带来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理念、高水平的管理手段、完善的市场网络和客源,继而延伸产业发展,带动传统村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引入网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传统村落来说,道路、给排水、电信等基础设施都是最为重要的。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的优化会给村民带来的好处是最显而易见的。在现代社会,还应该借助当前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作为有力的支撑体系——其中一方面,引导村民接受新生事物,自主创业,获得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加强城市内居民对传统村落的重新认知。让互联网成为联系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成为联系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链条。
3.4合理开发,可持续性推动
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村落产生并发挥功能的基础,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所。作为传统村落存在的根基,必须在充分尊重自然的条件下,合理开发,可持续推动。合理开发的同时,应该协调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4]。保护农田,严守传统村落的生态红线,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整用地功能,避免土地浪费或过度使用,另一方面,要规范传统村落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方式,禁止开发商和个体户对垃圾随意填埋或者焚烧和不分类地堆放。
4.总结
新水场村是天津市众多村落其中的一个,每一个村落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资源和风貌环境等,结合村落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适合村落自身特点的多元产业,形成稳定发展的产业链是传统村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活力的传统村落才能是可持续的,所以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不仅要依靠产业维系,还需要技术支撑,只有科学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才能促使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规划建设后,还需要村庄自下而上的自行组织模式,村民作为村落生活共同体,应当与政府共同加强村落自组织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在新的问题出现后,村落仍旧可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丹阳,李莉萍.人居环境科学观念下的云南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J].城市建筑,2018(20):46-49.
[2]董科鹏.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与提升路径[J].农业经济,2019(05): 22-23.
[3]王金敖.乡村振兴视阈下的台州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5)840-843
[4]郭谦,林冬娜.全方位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村落保护开发[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0):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