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本文着重就地下防水施工的特点及质控价值进行了分析,并从防水材料、施工技术和细部构造处理这些方面扼要阐述了加强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地下工程;防水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也迅速展开。因此,地下工程建设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地下工程建设而言,渗水透水是重要问题,是防水质量的关键所在。一旦发生,整个工程的项目质量将受到极大影响,严重来说会危及众多人的生命安全及财产损失。
1地下工程防水质量控制的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城市人口增多的背景下,地上土地资源明显不足的问题充分显现,还好地下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在当前的情况下,我国大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管理措施不断优化,可地下工程的安全事故频发,涉及地下工程防水问题引发的漏水问题不断出现。那么,加强地下工程防水质量管理工作成为了地下工程控制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地下工程施工困难,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比较多,而且工程不利影响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广泛,致使地下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整个工程关注的焦点。因此,地下工程防水工作成为工程质量把控的关键环节。以致形成由防水设计到防水施工再到防水维护都将影响防水工程的质量建设,所以完善地下工程防水质量管理,增强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效果,关乎整个地下防水工程的成败,也关乎整个地下建筑的命运。因此做好地下工程防水质量管理是城市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满足人民日益提高居住安全的实际需要。
2 有关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特征
地下工程建筑项目多,施工复杂。除要具备一定的质量标准外,还要建筑一些其他特殊功能的项目,比如:地下商场、地下车库以及地铁等,所有这些工程必须达到特殊的防护要求。地下工程大多建筑在大型建筑林立,各种管线交错繁多,人口密集的工程环境中。因此地下工程特殊的防水功能与一般的差别很大,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整个建筑的结构,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科学规化管道系统、防水设计系统以及防水材料的使用。施工时按设计标准施工,执行技术规范,严把每个阶段,每个细节的细微环节,全力做好整个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3 有关地下工程防水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方法。
3.1防水材料质量的选择,地下工程防水方法通常以刚柔结合,多层设防为主。材料选择方面应选择防水性能好的材料,以保证材料的良好防水效果。在此条件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耐酸耐碱性,还有防老化、耐穿刺性能均在考虑范围。在对混凝土结构的要求方面,也是独到的。要求水泥具备抗渗性、泌水性、低水化热,而且具侵蚀性,使用时加过膨胀剂、减水剂,以求混凝土的强度及抗渗性能效果。至于柔性防水质使用的材料大都以沥青及油毡为主,因为这些材料具备极高的延伸性。所以当前情况下大多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材料使用中,其良好的防水效果成为防水材料必选之类。在对于防水材料以及胶结材料的使用选择上,材料的性能指标必须严格保证。有关材料的采购保存以及检验等环节,严格做好材料质量控制。材料进购之前一定做到抽样检查,需从水泥强度沙石含泥多少等。严禁不达标材料进入工地。具体施工作业中,还要对材料的配置情况实施管理检查。如有条件可以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做到配料的准确无误,以防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引发的防水材料质量降低的情况发生。
3.2防止施工质量问题。在进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作业时,应首先制定防水工程计划方案,且依照方案做施工安排。如施工中的防水范围、构造要求、施工先后接茬部位等详加理论。具体细节方面,进行技术交底保障工作。在地下建筑施工阶段,多是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局部缺陷可能是混凝土结构浇筑。因地基沉降不均问题引发的墙体或底板开裂情况,还有施工阶段因混凝土结构强度不够而引发的地下水渗透现象。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须提高结构混凝土防水抗渗效果。施工作业时,首先考虑工程主体防水混凝土的渗透性能,混凝土的配置方面应采取特殊配置方式。实施合理科学配比,达到最优防水目的。
提前进行试验是施工过程中好的做法,降低水泥的不良使用效果,尽可能地实现水泥高质量使用,再实施后面的主体结构施工任务。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工作是必须做好的前提。具体实施中浇筑尽可能一次性完成,振捣作业时需选择高频机械振捣模式,避免发生漏振、缺振、重振。对于养护阶段混凝土拆模时间不能短,最好拆模后还要对混凝土施加养护工作,保养期限一般在14天以上。相对于那些体积大的混凝土而言,应依据现场施工条件做具体设定,以防温度裂缝出现。假如混凝土表层有蜂窝迹象、麻面或孔洞等,要将松散混凝土拨去,而后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修补完善。在进行柔性防水施工作业时,一般采用内贴法或是外贴法。内贴法就是在墙体施工之前把材料附加在墙体内,外贴法就是在施工材料完成之后,把材料附着在墙体外层,实现保护墙体的效果。柔性防水层因为防水层施工问题或是混凝土损坏缺失问题引发失效多的情况,克服这些问题应保证混凝土的主体质量标准;另外要注意防水层的施工技术标准。在多道防水层施工作业时,防水层构造方面,铺粘方向问题,搭接长度情况都要做到符合设计规范。材料铺粘一定与基面吻合,施工交付后实施质量检查验收,及时对工程后期加以养护工作。进行地下施工作业时,应加强基坑排水工作,做到“降排截堵”结合运用,确保施工作业的无水化,实现工程质量优化目标。
3.3地下工程细节构造方面的处理工作。建筑地下工程渗水现象的发生大的方面是混凝土刚性防水局部的破坏造成的,还有就是防水层局部失效引发形成。另外细部构造施工的不合理也会引发透水事故。例如:引发透水的高发部位是施工缝,穿墙螺栓及穿墙管道等细部构造。所以对这些细节构造采取严格的施工手段不同的施工方式,规范设计要求,严把施工质量关,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3.3.1有关施工缝的构造处理工作。施工缝这个部位是地下防水工程渗水的多发部位,水极易从施工缝渗透到主体结构中去,以致给工程的防水安全带来一定困难,造成渗水漏水问题,达不到即时有效的防治。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的顶部和底部,施工时尽可能不要留下施工缝,此处的施工缝对建筑安全危害极大。选择施工缝的位置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注意施工缝位置的选择。具体做法是,应根据工程受力情况,科学合理选择施工缝。实践证明,选择受力较小位置是正确选择。在施工缝的处理上,大多采用阶梯缝或凹缝以及止水钢板,以延长渗水路线。通过设置遇水膨胀止水带或是中埋钢板止水带,并且在缝隙中实施科学化处理。总的来说,实施科学有效的施工止水设计,能够有效的增强施工缝的防水性能。
3.3.2有关穿墙螺栓的止水问题处理。在地下工程完工以后,螺栓处的防水问题必须彻底处理好。对于整个地下工程施工来说,整个建筑工程最薄弱的防水环节是穿墙螺栓。因此处理螺栓处,一般情况下是把螺栓四周混凝土开凿出直径50毫米,深度为20毫米凹,把螺栓自根部割掉,用水泥砂浆把混凝土凹槽填平,并抹压密实。
3.3.3有关穿墙管道部位的防水处理,至于外墙穿墙管道,应该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预放套管,并把止水环焊接好,外墙穿墙管道是不可以直接穿过墙体的。做到内墙穿墙管道离墙角应多于25厘米,其间距在30厘米开外;若管道多,墙体需预埋角钢及穿墙盒,封口处钢板都要焊接严密。在管道完成安装后,能够保障套管四周混凝土封合严密。还要对预留口的浇筑孔洞用密封材料实施灌注封闭。
结束语
由于地下工程造价巨大,社会影响极其深远,且地下防水工程关乎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对于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保障建筑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地下防水工作意义重大,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应严密监控,且因据不同施工条件以及不同的工程,需要实施不同的策略。加强防水工程标准、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术的落实工作。以科学合理有效地提升地下工程防水质量建设,实现地下工程防水安全保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梁一.地下工程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重点[J].商品与质量,2019,(36):234.
[2]杨玉玺.地下工程防水质量的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5):2884.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05.2791.
[3]李新明,魏凯.地下工程防水质量的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36):193-194.DOI:10.3969/j.issn.1673-1069.2018.36.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