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工务维修分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交通土建工程建筑数量逐渐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带动了我国交通土建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城市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带来了挑战。在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操作十分重要。本文就对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交通;土建;路基路面;技术
在进行当前交通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软土路基的现象。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要在一定范围内规划相应的规程,对于出现的不良路基,要确保能够对这种现象进行规划的处理。从而减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而如何才能更加完备地进行软土路基的解决,从很大一部分要对当前的交通路基进行路面压实,从而以求更好地巩固施工质量。
1、交通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1)保证路面强度。优质的路基路面工程是路面强度的保证。在受到成本因素的影响下,为控制施工成本,在施工中路面往往会设计的比较薄。在路面较薄的情况下,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压实程序的施工质量决定了路面的强度。在施工中路基路面的压实工艺越高,路基路面的强度就越大,压实质量越差,路基路面的强度越差。(2)保证路面稳定性。优质的路基路面工程是路面稳定性的保证。在交通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如果压实度未达标,会导致路面出现孔隙,水随着孔隙渗透到路基中,降低路基的强度而影响路面稳定性。(3)保证路面耐久性。优质的路基路面工程是路面耐久性的保证。道路的寿命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基路面的耐久性,路基路面的耐久性越高,道路的寿命也就越长。路面的耐久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含路面强度、路面稳定性等。所以,道路耐久性和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压实工艺有着紧密联系,加强路基路面的压实施工工艺技术可以明显改善道路的耐久性。
2、路基路面施工问题
2.1路面问题
在交通土木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路面问题主要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路面不平,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路面不均匀沉降。在这方面,笔者主要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交通土建工程企业造成的问题,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详细的探讨。对于建筑企业的问题,首先,由于建筑企业在道路建设期间未对正在建造的土地进行密度测试,因此无法知道土地的柔软度和硬度。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也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施工,它并没有与现实结合。对于相对较软的土地,施工后投入使用时的负荷非常大,由于地质原因,会造成路面会下沉,影响工程质量。
2.2路基问题
在施工中路基出现安全问题,会影响到后期的投入使用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路基的含水量和压实度是两个基本问题。路基的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无法形成基础,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对后期的交通安全构成挑战。基础必须压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道路的承载能力。如果不压实地基,将大大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并形成安全隐患,给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在以后的使用中,它们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道路的损坏,并且不容易重建或维修,因此,施工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改善这些问题,以防止潜在的安全隐患。
3、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3.1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个交通土建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要想提升路基与路面的施工水平,并保持安全性和后续施工的顺畅性,就必须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而且要合理利用相应的关键技术方式。
首先要从地面的平整和清理开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会遇到很多复杂的环境,要在地面完成施工建设,就必须将会影响到正常施工程序的杂物和垃圾进行有序的清除,地面是否整洁和平整将直接关系到路基以及路面的施工质量,在完成整洁清理工作之后,还要开展路堤的填筑工作,对于填筑的规范高度指标要求予以明确,并在实际填筑工作中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指标任务和要求来进行,填筑技术的合理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准备工作有序开展期间,还要建立并完善监管监督机制,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要细化到每个重点环节,尤其是在关键的碾压和平整等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检查人员要结合施工规范和管理条例进行深入的检查,防止出现不合理的工作方式,确保各项准备工作按质按时完成。
3.2土方施工
在道路土方施工环节分为路基开挖和填筑。在这两部分内容的施工方面,应注意重点施工技术的应用。在路基挖掘技术方面,应先在路堑顶部位置的边坡上使用推土机进行挖掘,一直挖掘到实际路基施工所需宽度。在挖掘点的选择上,应在施工桩的位置按照路堑坡度比展开挖掘施工。推土机可将施工位置产生的挖掘材料运输到铲刀位置前100m的地方,使材料的保存更加安全。在路基填筑方面。应使用分层的方式进行填筑。填筑过程要保障路基含水量处于2%,填筑高度比设计高度大于30cm。
3.3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在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中,施工人员应注重对路基进行分层压实的操作,各层填筑路基的最大压实度应控制在20cm以下,并保持最小压实度在10cm以上,进而强化路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技术人员在路基填筑作业中,应保持路基的含水量在2%以内,进而维持路基的最佳状态。在路基填筑宽度的操作上,应保持其宽度大于填筑层设计宽度,以30cm左右为最佳。在路基宽度值确定后,施工人员应根据现场的环境特点进行路基的削坡施工,同时为尽量避免路基的积水问题,应在路基表面设计向外部延伸的横坡,进而促进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改进。
3.4路面夯实
在路面的夯实工作中,施工人员应注重碾压路面的厚度、碾压次数、以及碾压速度等三方面的因素,在碾压厚度的处理环节,技术人员应根据现场施工的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碾压设备,进而保持路面适度的夯实厚度。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安排合适的碾压次数,避免因次数过少造成的路面夯实效果不佳的问题出现。而在碾压速度上,应尽量保持路面夯实设备的低速、匀速行驶,进而显著提升路面的平整度。
3.5健全路面排水系统
为了切实提高路面路基质量,必须构件完善的路面排水体系,实现排水系统的科学性设置,实现道路使用寿命的提高。在路面排水方案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好路面的养护工作,进行路面积水的清除,提高排水工作的顺畅性。在路面排水过程中,需要进行集中排水法及分散排水法的合理性应用,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状况,进行路面排水方法的合理性选择。在道路周边需要设置相关的屏障,必要时建造沟渠,以提高路面积水的排出水平。交通工程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为了顺应城市经济建设的要求,必须提高路基路面的整体质量,进行高水平路面排水技术的选择,切实解决施工质量低下的问题,确保交通土建工程的可持续性运作。
4、结语
总之,我国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面临的路面不平、路基缺陷等问题,主要是受施工技术、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在于原材料的科学控制以及排水处理,而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则是开工前的准备措施以及基底的科学处理。在日后的交通土建工程中,还需进一步归纳经验,做好验收和各项指标的检测,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施工,方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让路基路面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蒋永垒.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住宅与房地产,2017(15).
[2]胡彬.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6):195-196.
[3]顾胜华.交通土建工程项目中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解析.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5(3):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