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防范对策 郭永春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郭永春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院  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之上,城市的发展对于高层建筑的需求也在逐渐地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正在紧密地进行,相应的当前我国对于电梯的使用量也在逐年的增加。为了有效提升电梯使用的安全性,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需要强化电梯的日常检验,重视电梯检验相关技术的使用,促使电梯日常运行的安全。
        关键词:电梯检验;危险源;识别;与防范对策
        引言
        电梯是当前高层建筑物中重要的运输工具,其作用非常重要。电梯在实际使用中,是需要经常维护、保养和检修的,同时也要强化电梯的检验安全意识以及防护措施,通过有效的演练来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各种问题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为电梯安全运行提供保障。针对电梯的构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刚性导轨、轿厢几个部分,运作原理就是以电气控制和拖动的形式来满足运输要求。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加之电梯检验工作中也会出现事故伤害等问题,因此电梯检验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电梯检验工作中,必须要明确危险源,并结合相应危险源来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由此为电梯安全运行和使用安全提供保障。
        1常见的电梯危险源
        在进行实际的电梯检验时,为了确保电梯检验的有效性,需要从实际的危险源出发,进行电梯的检验工作。常见的电梯危险源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电气伤害危险源。电气伤害危险源是电梯检验中常见的一种危险源,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主要包括了相关工作人员所使用的工具与设备不符合要求从而导致了漏电的情况、电梯长时间的运行导致的磨损和老化情况以及电梯井长时间封闭导致的电气线路故障等。②机械伤害危险。在电梯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转动零件之间的协同合作,而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一旦相关检验人员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或者是检验的操作不当等,这些机械转动往往会对检验人员产生危害。③高空坠落危险源。在电梯的日常运行以及电梯的检修过程中,高空坠落都是有可能会发生的,这就需要加强日常检修的防护力度,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坠落现象的发生。
        2电梯检验防范对策
        2.1确认参检人员资格
        电梯检验人员:由于电梯检验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而言,需要两个以上有资格证书的检验人员参与检验才能保证检验报告的有效性。同时,对于检验报告的编制,参与检验的人员中不具备资格证书的检验人员不得参与到检验报告的编制工作中。对于不具备资格证书的检验员,需要在参检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和安全培训,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参见经验的人员进行监督指导,方可允许此类人员参与到实际检验工作中;对于电梯安装维护人员来说,其自身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以及设备的使用能力。对于各种电梯的运行性能和特点进行全面掌握,进而保证在对电梯进行安装维护时,能够采取有效地维护措施和规范作业行为;对于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和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来说,在开展电梯检验工作时,相关管理人员只能在现场作出一定的引导,不得进入井道和底坑的实际检验区域,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对管理人员的安全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对电梯检验的进程造成严重影响。
        2.2电气防护
        电气防护要最大程度上减少触电、电力起火的现象。特别是在阴雨天,必须要采用专门的绝缘工具,尽可能不在顶层作业,否则可能会因雷击造成电气伤害。任何带电部件、线路检验中,都不得直接用手触碰,尽可能避开线路较为复杂的部位,降低漏电、触电事故的发生概率。局部需要拆线检查的作业,此时首先要关闭电梯驱动电源,检查确认无误后再开始检查,观察线路、绝缘是否出现老化、失效等问题。

如果坑底存在积水,要事先抽干底部积水,穿戴绝缘鞋、绝缘裤,在底部垫上木块、石头,再进行作业,避免直接接触到水发生事故。如果不确定坑底是否漏电要用万用表检测。很多高压电气设备在不漏电的情况下也不得直接触碰,有些电气设备运行中温度非常高,一旦直接触碰可能会被烧伤。在检验工作中一旦发生漏电或出现明火,要立刻停止工作,将所有电源全部切断,再逐一解决。
        2.3落实全面管理,增强细节上的把关
        首先,在检验工作开展前,要对环境进行控制,确保检验环境达到标准要求。要对昏暗、恶劣以及易坠落和跌倒的地段进行检验,如果存在环境比较昏暗且容易出现视线不清晰的情况,在打开厅门开展检验前,要对现场环境进行观察,针对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观察以及评估,进而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尤其是轿厢的位置以及机械部件漏油的问题等,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检查,制定应对策略,为接下来的检验工作有序进行提供保障。其次,检验人员要注重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在工作时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要求来进行。再次,完成检修后,要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以及经验分析,对于事故和现场情况以及因果关系等进行探究,并结合相应问题制定明确的应对策略,为后期工作良好开展提供保障。最后,在经验总结中,要提炼出工作原则,包括详细的制度内容、明确的原则要求和安全标准等,并将其全面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这是提升电梯检验水平的重要过程,更是发挥电梯优势的重要环节。
        2.4坠落危险防护策略
        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但大部分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及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或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动作来避免。比如检验人员处于爬梯工作状态时,应事先佩戴安全头盔、穿戴防滑手套和防滑胶鞋,以避免因打滑造成的坠落事故;攀爬过程保持平稳,不能只追求速度,更不能在手持其他工具设备的同时进行攀爬,避免手抓力度不够导致的坠落下滑事故;爬梯作业前,为保障人员的安全,安装必要的防护设施;边缘作业时系好安全带,以防踏空造成坠落事故;开启层门前,不能将身体倚靠在层门上,应通过井道灯事先观察井道内的情况,决不可探出身体往下看,前倾身体容易坠入井道,造成人员伤亡;检验人员轿顶作业时要佩戴好安全帽,以防坠落物落下砸伤,同时轿顶安装能承受高强度压力的防护栏,护栏高度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并设置安装警示牌。
        2.5重视电梯检验技术资料的审查
        在实际的电梯检验时,主要包括对电梯安装的检验以及对电梯日常运行的检验。在电梯的安装检验环节,需要充分参考电梯检验的技术资料,对电梯的制造单位等进行检验。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电梯安装的审核机制,检验相关安装单位是否具备安装的机制。在进行电梯日常的运行检验时,也需要重视电梯检验技术资料的作用,需要根据相关的技术资料来进行相应的电梯运营的日常养护工作。在此基础之上,重视对相关电梯维修单位进行资质检验的工作。另外,为了强化电梯检验管理的有序性,需要强化电梯检验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电梯机房钥匙的管理,避免非专业人员误入。
        结语
        电梯检验工作要求非常严格,电梯检验质量决定了电梯运行安全度。恶劣的电梯检验环境导致安全风险非常多,要求电梯检验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工作危险性,时刻保持个人安全。此外,电梯安全检验人员还要不断提高防护意识、检修技能,遇到问题后不能手忙脚乱,按照电梯检验流程标准开展工作,注重信息沟通,发现危险源及时撤离,这样才可以降低电梯检验的风险系数。
        参考文献
        [1]鲁亮.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8(11):106-107.
        [2]郭锐凯.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分析及有效预防[J].中国设备工程,2018(11):50-51.
        [3]郭赞轩.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其预防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