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李洋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李洋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混凝土在整个土木建筑工程行业之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当代的建筑工程之中,基本上都会有它的存在。
        身份证号码:37020319880307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混凝土在整个土木建筑工程行业之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当代的建筑工程之中,基本上都会有它的存在。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整个土木工程而言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可以从中看出,要想保证整个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相关质量,就必须确保混凝土有非常高的质量。本论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提高其施工技术的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混凝土材料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较为常见的材料,其结构的设计在整个项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混凝土结构的特殊性,在生产、施工以及设计中,都需要考虑到整体性的结构特点,也就是说,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经常遇到材料配比不合理、温度差异以及混凝土自缩性等问题,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工程单位缺少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会降低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效果。因此,在行业发展中,土木工程建筑部门应该提高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认识,按照明确性的施工依据,通过施工方案的调整以及施工技术的完善等,提高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稳定性,从而满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
        土木工程建设期间,所使用的混凝土的量很大,其配制成本较低,且不受场地局限,而混凝土结构的大范围应用也与此有关。具体而言,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主要有:配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耐久性好、耐火性好等几个方面。混凝土原料价格低,配制不受场地限制,运输费用相对较少,能够大大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混凝土结构具备良好的抗载荷能力,其强度能够充分满足土木工程建设使用需求,且可以保证建筑在较长时间内不因外力出现内部结构破坏问题。混凝土结构相较于钢结构、木结构的结构类型,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保证人身及财产安全。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2.1细化混凝土浇筑程序
        在土木工程的项目建筑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工程项目人员应该认识到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细化以下浇筑工序:第一,在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具体的工程标准,确定混凝土浇筑结构,并保证浇筑工序的规范性,避免浇筑遗漏问题的出现,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土木工程建筑的工程质量提升提供支持。第二,在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反复抹压的方法,并在施工完成之后利用保鲜膜进行保护,以增强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为工程产业的运行及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第三,结合土木工程的项目特点,在混凝土浇筑程序确定中,应该定期进行洒水,有效避免混凝土水分蒸发而造成的裂缝问题,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稳定性。第四,对于专业的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专业施工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人才的培训等,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充分满足建筑行业的运行及创新发展需求。
        2.2采用合理的办法来科学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防止裂缝的产生,施工单位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时,一定要通过合理的办法对整个混凝土工程的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而通常采取的办法包含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水泥水化热是整个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整个混凝土出现裂缝具体是因为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因此,要从根本出发,缩小温差,具体办法就是在加工混凝土的过程中减少对于水泥的使用。

第二点就是要想办法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技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混凝土有效地释放大量的热量,从根本上保证整个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避免裂缝的产生。第三点就是在加工混凝土时,所选择的水泥材料一定要适合该工程加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降低水泥水化热释放的热量,例如,在具体的加工过程中使用低热水泥,这样对于防止裂缝的出现很有帮助。
        2.3混凝土浇筑
        在排空操作之前,有必要及时对模板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进行科学检查,主要是为了验证悬臂构件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其他的性能。施工人员在进行浇注时,有必要及时观察模板,以及模板的支撑状态,并报告是否有异常的问题。此外,不建议更改保留孔和嵌入部件的原始位置。如果存在偏差,要进行及时的更正。在后续的浇筑时,必须按照严格规范的规范进行施工,工作人员对于分配的工作职责要认真对待,避免可能引起混凝土表面麻点,蜂巢和洞等因素的干扰。同时浇筑层与层之间最大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多层铸造在大型混凝土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同时这种方式用振导能够有效地确保混凝土质量,快速地将混凝土土层进行散热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经常出现溢水现象,为了确保其质量要把表面水分进行及时的清除,在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温度的控制。
        2.4混凝土裂缝防控技术
        混凝土表面或是内部结构出现裂缝现象对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影响极大,其同样是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类型。想要把控整体结构质量以及其实际的应用效果,就必须提高对裂缝防控技术的重视程度。从当前建筑建设的实际情况看,混凝土结构作为最为常见的结构类型,裂缝问题的出现频率最高,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来说,不仅要考察现场的施工情况,也应遵循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建设原则开展后续的施工作业;施工缝在混凝土结构构建过程中属于无法规避的问题类型,因此应提前制定问题的技术控制方案以最大限度降低其对于整体结构的影响,并将相关措施融入后浇带的填筑施工环节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为进一步降低裂缝的问题的发生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应添加振捣棒作为辅助施工措施,通过控制其频率把控其坍落度,继而掌握准确的振捣时间。振捣棒的快速插入与缓慢拔出是结构施工应注意到的具体内容。若工程有更为细致的要求或是振捣需要,可以执行二次振捣操作。
        2.5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并不是在整个工程建设结束后进行的养护操作,而是应该与工程建设环节保持同步进行。例如在配制混凝土时通过控制温度与湿度确定合适的材料比例;施工过程中若是遭遇到恶劣天气应保证停工的及时性,待到施工达到标准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操作。在结构浇筑完毕后,应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为保证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应在浇筑完成后的第七天才能制定拆模操作,并应利用塑料薄膜将混凝土结构包裹起来,并对其湿度与温度等进行实时观察。
        结语
        为提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需要通过科学的实践、分析提高相关技术的应用能力,并结合各类工程项目具体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内容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混凝土结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围绕土木工程建筑要求,采取实效性的施工技术,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充分发挥混凝土结构优势,努力改善土木工程建筑质量及现场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堃.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3):190-191+193.
        [2]施阳.土木工程建筑中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J].居舍,2020(03):71-72.
        [3]陈伟池,涂婉玲,何薏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49+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