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农机与农艺融合试验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刘玭
[导读] 摘要:现阶段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质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营山县老林镇农业服务中心  四川南充  637700
        摘要:现阶段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质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在传统小麦种植过程中,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生产一般是借助人力与牲畜来完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这就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普遍较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的播种也已经从劳动力型转变为机械化,但是根据农机农艺融合试验来分析,小麦播种质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小麦播种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十分关键,对提高小麦的生产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关系。
        关键词:小麦;播种;农机与农艺;融合
        1引言
        小麦是四川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四川地区粮食生产的重要来源。要想促进小麦的高产,三分在管,七分在种,播种是小麦高产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选择。农机与农艺既是相互制约又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只有使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相互适应,才能让两者的价值得到体现,并实现农业机械的价值,从而达到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四川省是粮食生产大省,小麦机械水平较高,耕种收等关键环节也基本实现机械化,因此探讨农机农艺的融合,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2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趋势
        农机农艺的结合,主要是指农业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促使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得到提升。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发展是机械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向。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机械化设备生产农业,改善农业耕种条件,促使农作物的产量得以提升。在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分析当前的实际情况,如,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由于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降低农作物的产量,所以,应该要正确处理好机械化操作与经营模式之间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农业现代化生产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当地的机械化发展情况,并充分考虑农作物产量、自然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从而将农机与农艺有效融合,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3农机农艺技术在小麦播种中存在的问题
        3.1整地质量较低
        整地是小麦播种之前必须要准备的工作,整地能够使得土地变得更加疏松,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小麦根部的生产发育。一般来说,小麦60%-80%的根量是分布在0-30厘米厚的土壤中,但是,在实际的整地工作过程中,部分机手存在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导致土壤耕作整地作业面较浅,深度只有8-12厘米,长期这样,就会使得犁底层增加,耕作层变得越来越浅,这对小麦根系的下扎与发育极为不利,尤其是在小麦的生长后期,由于根系较浅,当遇到暴雨、大风天气时,极易导致倒伏,从而减产。此外,由于机械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提高了整地的质量与效率,但是由于操作人员操作并不是十分熟练,使得在整地时,出现土壤混合不均匀、土地粉碎不均匀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土壤间的空隙变大、肥力降低,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出苗有着极大的影响。
        3.2播种时间没有科学的指导
        由于四川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就小麦种植来说,一般分为两种,分别是春小麦与冬小麦,春小麦的播种时间为三四月份,冬小麦的播种时间为10月份左右。由于近年来受到环境的污染,四川地区经常出现暖冬现象,这就使得很多农民对播种时间计算错误,导致播种时间提前。对于春小麦而言,如果播种时间过早,就会导致小麦的生长面临冬季的寒冷,当遇到天气急剧变化时,就很有可能由于冻害使得小麦大面积死亡。对于冬小麦而言,如果播种时间过早,就会使得小麦出现冬前旺长,导致小麦的抗寒能力减弱,使得小麦在寒冷的冬季面临巨大的考验。因此,播种时间过早,会对小麦的发芽、生长、成活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
        3.3播种方式不当
        对于小麦的播种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撒播、条播与穴播,在这几种播种方式中,对于撒播其比较简便,但是出苗的整齐度较差,不利于中后期的管理;对于条播,相较于撒播,流程会更加繁琐一点,但是出苗较为整齐,便于中后期的通风透光;对于穴播,虽然其工作量较大,不适合大规模应用,但是其出苗的整齐度却是最高的。

相比较这三种播种方式,最适合采用机械化手段来完成的就是条播,在进行条播时,由于操作人员的影响,使得播种的深度较大或者二次覆土,就会导致后期出苗细化,使得出苗率降低,对小麦苗的出穗率有着极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农机操作不当,使得播种不均匀、速度过快等问题的存在,对出苗率与出穗率有着极大的影响,必然会对播种质量造成影响。
        4农机与农艺融合在小麦播种试验中的应用
        4.1农机农艺相结合指导小麦播种前期工作
        小麦在进行播种前,需要确保土地中的水分与肥力,适应小麦前期的快速成长。这就需要在进行小麦播种前,对土壤进行一定程度的粉碎,保障土层粉碎的厚度刚好适合小麦种子的出苗,一般来说,秸秆量大、土层坚硬的地块要选择粉碎能力强、马力较大的还田机。当土壤耙透耙匀后,必须要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进行适当的补水,此外,还要根据土壤的肥力和耕作情况,科学合理地施加氮肥,防止由于耕种而导致的土壤肥力不均匀的现象,为小麦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促使小麦播种质量得以提升。
        4.2农机农艺相结合选择恰当的播种时机、品种
        要想提高小麦的成活率,科学地选择播种时机与品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要想提升小麦播种的成活率,首先应该要考虑当地的实际环境,如土壤特性、自然环境等,根据不同的环境与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小麦品种,在选择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土壤的硬度、湿度以及酸碱性等。然后科学的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尽可能地选择最科学、最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因此,要向提高小麦的成活率、出穗率,必须要从小麦的播种时机和品种两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效融合,从而提高小麦最终的产量。
        4.3业机械设备完善以及操作人员技能的提升
        当土壤中的水分、肥力以及小麦的播种时机和品种的选择都得到有效的保证下,科学合理的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播种,则成了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针对当前小麦播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第一,机械设备的完善,由于单一的播种设备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地区的土壤性质以及土壤的厚度,这就导致在播种过程中出现深浅不一致、出苗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必须要针对不同的土壤性质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设备。此外,在进行机械播种时,对于小麦的播种行宽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要在确保麦苗能够正常光合作用的前提下进行播种目密度的选择,确保小麦能够健康成长。第二,提升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在进行小麦的机械播种时,正确的操作会使得播种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要重视操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从而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可以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其操作能够满足相关操作流程与规范,从而提升小麦播种的质量。
        4.4推进示范基地的建设
        试验示范是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只有在初始环节上坚持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在基地建设中让农机农艺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参与进去,让农民从试验示范中取得启发与认识,才能够获取广大农民的认可,消除心中的顾虑,从而接受新技术。依托示范基地,实现农机、栽培、种子、土肥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配合工作机制的落实。让示范基地成为宣传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窗口,正确引导广大农民能够接受农机农艺的融合技术。
        5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种植方式中,农机与农艺融合的生产模式,将会有效地改进当前小麦的播种方式,能够促使小麦的播种质量与产量得到显著的提升,促进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但是综合现阶段农机农艺融合在实际小麦播种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粗放的农业耕种模式并没有完全得到改善,因此,必须要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推广与宣传,从而提高小麦播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超,闫子双.浅析北京地区冬小麦种植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问题[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000(005):12-15.
        [2]蒋小忠,王龙俊,束林华.江苏省稻茬麦播种环节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技推广,2017,33(007):5-7.
        [3]母绍龙.农机与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J].时代农机,2015,45(09):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