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摘要:电子档案由于自身的便利性,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发展方向,因此需要结合两种档案的优势,合理一起使用,使档案管理更加的合理、兼容,能够共同发展。本文就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浅薄分析。
关键词:电子档案;纸质档案管理;问题及发展方向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传统的档案记录的承载体为纸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保存方式也从单一的纸质保存,向自动化、电子化发展,形成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时管理的局面,并且这两种管理模式将长期共存。由于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各自的特点,其管理方式不同,必须分别做好管理利用工作。
一、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问题
虽然电子档案更为方便、快捷,但是这对档案管理工作也带来新的问题。首先是电子档案数据收集不完整,由于电子档案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工作人员对电子档案了解不够,会将工作精力集中在纸质档案管理以及归档工作中,致使电子文件收集存在疏忽以及细节不到位的问题,造成电子档案收集存在重复以及资源浪费的情况,这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较大。
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纸质档案从收集到开发利用的整个工作流程已经形成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而电子档案管理管理工作由于载体不同,档案管理制度不适用,因此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工作特点与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调整电子档案管理的收集工作以及利用工作,进一步的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可用性以及真实性,避免出现档案管理分散以及丢失等情况。
档案管理人员个人工作素质不足也是影响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原因之一。电子档案管理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有更专业的工作能力较高的工作素质。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不够熟练,会严重影响电子档案管理的文件归档以及数据库录存等工作,使整体档案管理质量受到影响。此外,电子档案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电子档案是一种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因此需要通过数字技术才能够实现电子档案管理,对于电子设备有很强的依赖性。而且,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不同,电子档案长期储存与储存载体有关,电子档案在移动磁盘或者光盘上的储存具有一定的储存年限以及使用次数,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载体的影响出现损坏,如果没有将档案进行备份,很难将这些资料恢复,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纸质档案管理
首先,在纸质档案管理的归档环节,归档规范性和工作人员工作素质也会影响归档工作质量,由于归档范围不明确以及工作人员工作责任感不高,缺少归档意识,使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纸质档案不齐全。
其次,在纸质档案保管环节中,工作单位对档案保管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九防”措施不到位,而且档案保存工作人员缺少必备的管理理念以及专业知识,导致档案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酸化、虫蛀以及鼠啃等问题,严重影响纸质档案储存质量。
第三,在纸质档案利用环节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档案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档案在借阅、复制时,很容易存在损坏的情况,甚至出现窃取、丢失等问题。而纸质档案向数字化转变时,如果档案扫描参数设施不合理,在档案管理中会出现模糊以及漏扫等现象,影响纸质档案的使用,而受损严重的纸质档案很难实现数字化。
二、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方向
电子档案的不稳定性体现在修改以及载体选择上,首先电子档案管理能够方便的实现数据分离,将不同设备上的数据共享到一起。
但是随着恶意攻击的频繁出现,电子档案中数据也很容易遭到攻击,在折弯、挤压等不同外力影响下,纸质档案的储存更加危险。纸质档案如果存在一定的规模的数据,信息就不会被轻易改动,因此档案工作仍然要以纸质文件为重要的工作方式。
从档案利用效果来看,电子档案具有传输方便、传输快捷等问题,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速度,而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利用了档案文本,需要使用者前往档案馆寻找并利用,这种检索效率较低,而且面对的工作量较大。与电子档案管理方式相比,电子档案管理的信息稳定性以及存储设备依赖性较高,被入侵计算机后很容易泄露档案秘密。纸质档案的载体为纸,从墨迹上来看,能够轻易分别出新笔迹以及旧笔迹,通过分辨墨迹能够有效识别档案是否被改动过,纸质档案管理的稳定性较强,使档案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管理无法被替代。
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各有优势,电子档案管理在利用、检索以及传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操作,保存电子档案并且满足不同使用的需求。而纸质档案最明显的优势就是纸质档案的可靠性。因此电子档案管理与纸质档案管两种档案管理方式互相弥补缺点,形成良性循环系统,推动档案工作开展。
(二)管理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归档工作人员需要转换自己的思想观念,加强宣传,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基本保障。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对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电子档案管理各环节操作质量,明确工作人员在每个环节中应尽的职责。
2.加强队伍建设。电子技术为档案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为档案管理带来新的困难,需要一批专业人才,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以及素质培训,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相关信息技术,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方案,开展电子档案的归档工作,保证各方面的工作质量达到标准,而且也要提高自己计算机技术水平,实现现代化计算机操作,还要学习有关传输、多媒体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能够熟练掌握电子文件的形成以及保管环节的工作内容,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3.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信息化管理,虽然目前纸质档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仍然是数字化管理,因此需要在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现代化管理质量以及信息化水平,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实现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同步管理,对传统的纸质文档进行检查,通过扫描等手段将纸质档案管理变成电子文件,在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上,搭建管理平台,满足用户对档案管理的需求。
4.互动化发展,档案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更加的高效、快捷,并且档案管理技术更倾向于数据的挖掘。首先,要运用电子技术对纸质档案进行扫描整理,然后将档案进行分析,提高档案的精细化程度;其次要采用纸质档案管理与信息化管理并存的管理状态,档案管理制度需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提高整体管理的可靠性。最后,为了实现档案的良性发展,需要将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作为参考,逐步实现电子化发展,真正解决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查阅时存在困难问题,实现电子化档案管理,减少人力成本,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结束语:
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搭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从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到档案的回收,以完善的制度,解决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导管管理的有效性得到提高,灵活解决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白云丽.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途径分析[J].科技风,2020(16):248-249.
[2]郝越.探究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档案备份与管理[J].兰台内外,2020(13):9-10.
[3]黄膺竹.浅谈大数据信息时代电子档案的管理[J].知识经济,2020(1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