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杨剑春
[导读] 摘要:由于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中容易产生裂缝,不但对道路的美观性与使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缩短了其使用年限,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上海市闵行区公路管理所
        摘要:由于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中容易产生裂缝,不但对道路的美观性与使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缩短了其使用年限,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基于此,本文从施工角度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防控措施,为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路面产生裂缝的概率。
        关键词:原材料配比;碾压施工;摊铺施工
        引言:目前,在高等级公路上,施工企业经常使用半刚性基层材料,虽然具有水稳性好、刚度大、承载力高、整体性强的特点,但是抗变形能力较低,容易受到温度或湿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路面产生裂缝,以及沥青面层变薄,对道路的使用性能产生影响。同时,在道路施工中,由于混合料性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道路时常需要返工修理,解决裂缝的问题,因此,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分析
        1.1 温缩裂缝
        道路产生温缩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容易受温度的影响,导致路面产生温度曲跷应力或温度胀缩力,对水泥碎石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当处于一定深度时,沥青路面使用材料会产生对应的收缩量,放出大量的热量,对碎石基层中的导体产生影响。第三,当沥青路面的铺设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路面养护,将会使碎石内的温度升高。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外部会出现收缩的现象,再加上内部体积不断增大,路面难以承受二者之间的压力差,容易出现裂缝。第四,基层材料在温度下降时会产生收缩,使基层与路面之间存在一定压力,当材料的抗拉强度无法承受时,路面就会产生裂缝[1]。
        1.2 干缩裂缝
        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后,没有及时处理,一旦遇到雷雨天气时,在裂缝中就会渗入雨水,在车辆行驶的压力作用下,路面就会容易产生裂缝,缩短道路的使用时间。水稳碎石基层通常为沥青面层的下部,一旦施工时间过长,就会改变材料与性质。由于水稳基层在反复碾压过程中会受到一定压力,从而提高路面的压实度与平整度,导致大量蒸发水稳基层中的水分,不但改变了其体积的大小,而且对湿度等外界因素较为敏感,当湿度无法满足沥青面层的标准时,就会产生干缩现象,使路面出现裂缝。此外,水泥在混合料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路面上摊铺混合料时,水与水泥发生了水化作用,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硬化变形。当水分蒸发严重时,将会增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影响材料的密实度和强度。
        1.3 材料的碾压施工不恰当
        在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过程中,碾压工作是关键环节之一,将原材料摊铺在基层路面上,若是施工过程中存在不恰当行为,路面将会出现龟裂现象。例如,施工人员没有充分考虑水的含量和碾压机器重量等,以及控制好碾压速度,当速度过快时,就会影响路面碾压的平整性,以及路面施工质量,造成基层龟裂。同时,当施工人员过振碾压时,将会增加路面的收缩压力,从而使道路产生裂缝。
        1.4 材料的摊铺施工不合理
        以下列举出了在摊铺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第一,将各种材料进行混合后,需要运送施工现场,若是没有对原材料采取覆盖措施,将会丢失其中的水分,使其产生硬化,而在运输的过程中,若是原材料过于颠簸,还会导致出现离析现象,难以达到预期的压实效果,力学结构发生改变,孔隙率变高。第二,若是混合料不均匀,当碎块集中时就会产生裂缝。当遇到重载荷冲击时,就会使粒料产生位移,导致水损害、脱落、龟裂等现象。第三,由于摊铺机器操作不当,例如,料斗侧板翻起次数过多或前后料车卸料衔接不好;当螺旋布料器旋转较为生涩时,容易发生横向温度离析和竖向材料离析;由于摊铺速度频繁变化,导致摊铺不连续等。
        1.5 没有做好养生工作
        当路面碾压成型后,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的养生,才能形成具有良好结构的基层,在此过程中,若是没有及时保湿基层,就会加快水分的蒸发,使道路表面较为干燥,无法彻底进行水泥的水化作用,加快了裂缝的速度,由此可见,水分含量是路面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部分材料具有较大的含水量,在养护过程中没有及时在水稳碎石基层上洒水,导致增大收缩量,延长了暴露时间,从而加快了裂缝的产生时间[2]。
        2 解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具体措施
        2.1 合理确定原材料配比
        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比例,降低路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对于原材料的种类,需要尽量选择紧密型结构,可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并且增加碎石块在原材料中的应用。此外,集料主要包含石屑和砂等细集料和石子等粗集料,其粗细程度对裂缝产生、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等具有重要影响,当石子颗粒越粗时,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就越高,可以有效预防干裂和收缩,然而,当车辆上路时,表面容易出现坑塘,难以达到规定要求的平整度,而颗粒偏细时,难以达到规定的强度,因此,需要控制好石子的粗细程度,选择颗粒适中的集料,在硬化变形时,变形幅度不会出现较大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泥的水化现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和原材料,石屑含量不宜过高。
        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规定要求,确定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使路面预留充足的时间完成摊铺和碾压等工作,通常情况下,初凝时间需要超过4.5小时,而终凝时间需要超过6小时,在夏季时,由于混合料硬化速度较快,因此需要延长4个小时的终凝时间,而在春秋季节时,可以适当缩短终凝时间,使用缓凝型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小于32.5。
        2.2 控制水泥用量
        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主要有两种收缩情况,分别是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从本质上将,主要产生的原因是水泥用量控制不当,因此,需要调整好水泥、砂石、水之间的比例,在开始拌和之前,需要先对水泥进行取样处理,监测水泥的用量,合理调整原材料比例。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周范围内,一般设计3-4MPa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当强度越高时,对水泥的需求量就会越大,还会增大基层刚性,因此,在对水泥材料进行配比时,将水泥用量的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6%,若是集中厂拌法施工,水泥计量可以再适当增加0.5%左右。此外,还需要控制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1-2%即可,若是含水量偏大,就会使道路表面起拱,出现碾压粘轮的现象,而若是含水量偏小,就会使表面松散,出现碾压实的现象。
        2.3 提高碾压技术
        施工人员需要控制压实度,使其达到规定要求,当摊铺机工作50m范围左右,需要进行三个步骤,分别是初压、复压、终压。由于存在没有及时迁移的地下杆线和管线设施的检查维修井,导致机器无法碾压,增加了碾压难度,因此,需要采用钢筋对面层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基层压实度,在资产路段的基础上,增加检查井附近的摊铺厚度,使其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还需要增加1%的水泥含水量,使用小型碾压机器,进行多次反复碾压,并且加固处理路面的井圈,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
        2.4 提高摊铺技术
        施工人员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提高摊铺技术。在沥青路面摊铺工作中,由于采用分层压实与养护,导致无法有效连接路面之间的结构,以及路面结构容易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因此,可以使用一次性摊铺,解决路面结构连接效果较差的情况。在传统的摊铺工艺中,一般将水稳碎石的厚度设计为32-36cm,经过7d的洒水保养后,对上基层进行摊铺工作,一旦处理不好上下基层之间的结合,将会出现分层现象,影响道路的整体受力,需要采取一次成型、分层摊铺的方法,从大体上说,在完成下基层摊铺工作后,立马对上基层进行摊铺,实施上下基层连续摊铺,需要注意的是,在下基层初凝与终凝之间的交接时间内,确保上基层碾压成型。在施工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时间,禁止出现疏忽与脱节行为,保持连续进行,提高水泥稳定基层的稳定性,减少裂缝的产生[3]。
        2.5 加强水泥基层养护
        在混合料中,水泥属于凝胶材料,具有粘结凝聚的功能,可以有效融合和粘结粗细集料,当完成混合料的摊铺工作后,需要进行压实处理,而当原材料经过碾压后,就会形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开始使用前,还需要做好养护工作,及时补充路面的含水量,使道路基层具有半刚性和承载性能。首先,根据混凝土强度,确定合理的养生时间,需要超过弯拉强度的80%,将养生天数控制在14-21d范围内。其次,在养生初期,禁止车辆和人通行,需要等到路面强度达到40%才可以通行,可以在平交道口设置临时便桥。最后,确保养生用水充足,可以使用草帘、土工毡、覆盖保湿膜等养生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确定原材料配比,控制水泥的用量,有效进行摊铺工作与碾压工作,为公路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同时,需要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做好防治措施,使道路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康江.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控制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16(03):44-46.
        [2]韩国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34):149-151.
        [3]汤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4):110-111.
        作者简介:杨剑春,身份证号码:31010419760602XXXX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