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彭建程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彭建程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变电站建设越来越多。
        甘肃中电投新能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变电站建设越来越多。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笔者首先对现阶段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主要组成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于能够对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运行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可靠性;技术;措施
        引言
        智能电网是科技时代背景环境中电力领域的重要产物,也是智能变电站应运而生的基础,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工作人员应对站内的继电保护等相关工作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变压器、过程层、间隔层、系统设计、防误操作、数字化处理等多个方面的改善和优化来有效地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这也是笔者将要同大家探讨和分析的核心内容。
        1智能变电站的概况
        作为提供电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智能变电站不仅需要承载传统变电站的基本功能,还需要有更安全可靠的运行系统。从基本含义来看,智能变电站中使用的智能设备更加先进、可靠,需要达到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等基本要求。通过智能设备的投入,提高变电站采集数据的速度,强化变电站运行数据的处理功能,自动调节运行设备。在以科技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会背景下,电力行业也需要不断科技化发展,而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水平是电力行业科技化发展的重要标准。从实际运用中来看,智能变电站在数据的传输与整理上,都是用智能化的系统来进行的,并且在操作系统与基础建设上都有了更现代化的表现特点,能保证数据传输的便捷性与智能化。从实践意义来看,智能变电站在电力行业中有十分突出的使用意义,能有效缓解劳动力的紧张,通过智能化的操作,降低运营成本,能实现我国强化基础建设、节约公共资源的建设目标,推动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
        以目前智能变电站继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其所采用的“二层三网”架构体系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当前一次和二次系统的连续性,所以能够有效增强电网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工作条件所存在的差异较为明显,其中包括以光缆替代电缆、数字光信号替代传统电信号等方面内容,所以针对于此,在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当中,则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改良,对系统的所有元件配置多阶段的配合后备保护措施以及快速跳闸主保护措施的同时,还应当结合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特点,对继电保护系统的保护配置进行优化。对于智能变电站所部署和应用的继电保护系统,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a.变电站层,为智能变电站所应用的继电保护系统应当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所以应当以采用自适应和在线实时自整定技术为核心的集中式后备保护,进而利用这种方式的功能优势,实现更加强大的广域保护效果,并且还可以为变电站和临近变电站提供后备保护措施。b.过程层,在对智能变电站过程层进行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属于最新的智能化设备,则过程层保护则应当设置在设备的内部,而如果一次设备是由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而来,则需要将保护配置于汇控柜中。由于电力能源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绝对的重要意义,所以为了切实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水平,则需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的管理工作。相比于传统变电站的管理工作和管理手段,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更加高效便捷,能够对变电站系统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监管,并极大程度提高变电站数字化、现代化水平,其中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有效布置和应用,能够为变电运营提供安全保障,促进智能变电站工作稳定性提高,并确保变电站能够输送更加可靠的能源,但由于智能变电站在实际工作当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所以在管理工作开展当中,则需要加强电子设备的管控,充分考虑电磁兼容问题,发挥继电保护系统整体效果,通过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的建设,以便于智能变电站出现故障期间的高效快速解决。


        3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有效路径
        3.1加强变压器可靠性
        加强变压器可靠性有利于维护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工作人员应确保变压器处于正常运行时的电压与额定电压保持一致,避免因电压过大而引发故障问题;第二,工作人员可采取分布式的方法来完成相应的变压器设备配置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分散变压器在实际应用时所承受的压力,减少因局部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系统故障问题;第三,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分布式变压器配置过于复杂,此时工作人员可以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分布式配置和集中式配置相结合,在分散变压器压力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复杂程度,从而进一步优化继电保护系统。
        3.2提升过程层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继电保护系统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不是仅依靠一个层面的设备对系统进行维护与稳定,而是通过过程层的设置,让电力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得到更安全的保护措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过程层在进行系统保护过程中,通过其定值的状态,对电力系统的内部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及时排查设备中的各种问题。在保证母线的安全运行中,需要将硬件设备与开关进行分离,保持两者运行的独立性,从而保证母线与配电线的运行安全。最后,要提高程层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可通过多段线路的形式来进行保护,强化采集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3.3加强间隔层保护
        做好间隔层的继电保护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具体要点如下:第一,在该系统中引进双重化装置的设计理念,以集中配置的方式完成对间隔层内后备保护系统的配置工作,强化继电保护效果;第二,对间隔层内后备保护系统进行优化,使其更好地为智能变电站中的开关、端母线、后备设备、配电线路等结构提供保护;第三,在电力企业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以集中配置的方式来完成电压的配置工作,使得继电保护的作用价值最大化。
        3.4合理运用保险措施
        如果智能变电站采取继电保护,技术人员在调试工作当中,能够准确找到线路接线错误之处。继电保护装置内部采用防过压技术,有效支持变电站内部保险机制的落实。如果系统发生异常现象,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对故障电流进行隔离处理,有效保护其余支路的稳定运行。同时,系统可以实现定点报警,帮助技术人员快速找到故障所在具体位置,为后续的故障处理提供良好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提升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运行状态,需要对系统内部的继电保护系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制定出一套切实有效地保护措施,从而确保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电力技术的发展十分快速,除了需要在技术层面加以改造与创新,同时也要求电力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及责任感,从多个角度提升对电力系统的监管力度,在发现故障问题的当下,能够快速地制定出正确的处理措施,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肖汉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相关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1.
        [2]余亚,何栋,秦柱才.浅谈保障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措施[J].农家参谋,2018,(24):272.
        [3]张清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60-261+263.
        [4]何晔,何瑾.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及可靠性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06):22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