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22119851210XXXX
摘要:伴随着土木工程增多,人们对土木工程质量问题加以关注。在这个钢筋水泥的时代,因为混凝土所具有的优势,促使混凝土已经成为土木工程中无可取代的建筑材料之一,但是在工程项目施工进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已经形成无法避免的存在,这种现象造成了各个施工单位的困扰,同时挑战着所有作业人员的施工技术,项目结构裂缝貌似简单,但是影响巨大,很容易引发渗漏现象,破坏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同时还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功能的迅速退化,影响建筑物的负载力。本文就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问题,简单阐述一下裂缝的形成原因和处理办法,以求为各建筑单位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
引言
对于当前的土木工程来说,它在建设工程中的占比已经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土木建筑的依赖也就越来越大,对于现阶段的时代发展来说,钢筋混凝土已经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材料,它有着一定的其强度,并且提高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荷载能力,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增强了结构上的稳定性。但是对于现阶段来说,土木工程无论是在施工中还是应用中都有可能发生裂缝现象,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工程病害,需要有关人员针对这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明确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并且对这些裂缝的类型进行详细的研究。
1分析土木项目结构裂缝的成因
1.1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是一种多种建筑原料混合在一起的建筑材料,因此他作为一种混合材料,也有多种材料的混合性质。不同物料加入的含量不同,就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同。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有水泥、砂石、水和一些添加剂。在施工场地,混凝土难以得到合理的保存,通常是在户外进行存放,所以周边环境的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如果环境过于潮湿,那么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可能达不到施工标准。
1.2地基问题
在建筑项目中,如果在进行地基施工时,没有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导致地基没有足够的稳定性,或者是在地基某一部分承重太大时,就会形成地基部分性沉陷,导致地基变形,在地基受重力度碾压混凝土的承受限度时,就会形成裂缝。
1.3环境原因
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来说,在裂缝的原因构成上,环境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包括温度、湿度等,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昼夜温差较大,并且湿度可能在一天之内进行多次的变化,工作人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处理工作,都会导致对施工材料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出现伸缩性裂缝的可能。另外一方面来说,长期的风吹日晒也会增大裂缝出现的可能。
2土木工程的裂缝处理措施
2.1对裂缝进行修补
对裂缝进行修补是处理混凝土工程裂缝的通用办法。工作人员首先要对裂缝进行调查评估,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范围面积。常见的修补办法主要是用混凝土的浆料将缝隙所在区域涂抹覆盖。修补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快速的处理措施。但是修补法可使用的范围较小,一般能解决的不影响工程整体结构的裂缝问题。工作人员能以较快速度完成裂缝修补,同时不对混凝土建筑的整体结构造成影响。
2.2灌入混凝土浆液
对于一些已经成型的裂缝结构来说,有关人员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保证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对工程的其他结构造成影响。灌浆法就是裂缝处理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灌浆的方法,尤其是针对一些厚混凝土墙上的比较大型的裂缝来说,应该采用和墙体原材料的材质进行裂缝的处理工作,注意灌浆的时间,而且还要对它的表面进行一定的养护工作,做好原材料在裂缝上的有效融合。另外,对于灌浆法来说,还可以采用一些聚合物的灌注方法,它可以应用到潮湿的环境中,与水反应后就可以形成强度比较高的固态沉淀物,例如氨基甲酸乙酯等。
2.3结构加固方法
在土木项目建设中,如果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可以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时,首先在工程结构四周安设加固工作所需要的支撑点,加设预应力钢筋,然后有效的修补混凝土裂缝。采用有效的结构加固方法解决施工裂缝问题,能够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性能,促使土木项目工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最大程度上增长土木项目的使用年限。
3土木工程的裂缝处理措施
3.1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把关
土木工程的建筑之本就是建筑材料。所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首先要选用品质达标的建筑材料,同时对于采买回来的建筑材料要进行抽验,抵制劣质材料的使用。使用品质较差的建筑材料,不仅会降低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还会对建筑物的未来使用造成安全隐患,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2改良混凝土的配合比
为减小混凝土裂缝产生,需选择质量合格的原材料,同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在确保混凝土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外,尽可能减少混凝土成型后开裂。混凝土配合比一定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并根据设计强度要求以及施工现场、施工环境、运输方式等进行配合比调整。在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坍落度相对较低的混凝土,对于基础与楼板,其坍落度应控制在120mm以内,对于柱与墙,其坍落度应控制在150mm以内。普通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控制在270kg/m3-450kg/m3为宜,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其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也不宜超过550kg。对于水泥比,应尽可能降低,通常不能超过0.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相对较小的砂率,在混凝土中适量添加外加剂,如减水剂与引气剂等。施工配合比,实验人员应到达现场,以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适宜的坍落度,并结合砂、石状况对配合比予以调整与优化,同时做好后期养护。
3.3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合理控制温度
因为温度也是形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说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必须严格合理的控制温度和厚度,可以采用有效的降温方法,加强工程结构的散热性,在执行大规模的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在混凝土结构偏大的影响下,会形成混凝土内部与表体温度差异太大的局面,为了排除这种现象,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工程现场铺埋水管,采用冷水降温方法控制浇筑温度,而且在混凝土拌制时,用冷水泡制碎石料,也能最大程度的控制混凝土温度,降低裂缝形成概率。
3.4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失误,也会导致混凝土建筑中的裂缝现象产生。要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首要做到的就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解决这一问题的直接途径是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性知识技能的培训。主要教授的内容为工程的施工标准,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细节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避免的方式等。另外,要在完成培训之后,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由于土木工程的建筑工作的专业性要求很高,要尽量避免知识技能掌握不全面的人参与工作,促进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推动裂缝现象的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导致土木工程施工产生裂缝的因素有许多。首先工作人员要做好施工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好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安置处理、做好相关人员的职业培训,才能有效防止裂缝问题的产生。由此可见,只有深入了解混凝土材料产生裂缝的原因,才能根据原因对症下药,对裂缝进行有效的修补措施,降低裂缝对于土木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促进土木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土木工程建设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占武.解析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措施[J].门窗,2019(19):97+99.
[2]秦思思.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措施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