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应急救援总队 新疆 830000
摘要:矿山工程会因为自然灾害的不可控制性,在进行矿山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问题出现,最近几年我国的矿山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比较高,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会制约矿上行业的发展。目前很多的专业人士都非常的关注矿山工程的施工安全,促使矿山工程的安全管理变得更加严格,通过管理人员对工程管理的严格控制来促使矿山工程的高质量完成,同时也是保障安全性的有效方法。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确保矿山工程的安全成为行业能够稳定发展的重点工作内容,对矿山行业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矿山安全管理;应急救援
引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矿山安全事故频发,矿山建设安全和生产管理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加强矿山建设安全、完善生产管理监控、保障生产工人人身安全日益重要。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矿山安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以加强矿山安全监管,提高管理质量。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多源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从而准确、形象地表达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地图显示、空间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功能。因此,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矿山安全监测与管理,建立专门的矿山地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矿山生产管理、保障人员安全的有效途径。
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授权用户提供管理和决策支持,为不同平台提供不同类型的数据。1990年代后期,GIS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和矿产资源等领域。矿产开采不当导致资源开采和地质灾害及环境污染加剧,导致矿业主管经常选择建立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监测和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采矿安全管理是矿泉水管理数字化、信息技术和智能领域的一个主要趋势。
2矿山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问题
2.1安全意识不足
矿山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很大的联系。目前虽然国家一直强调安全生产,但是依然有很多矿山企业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仅仅把安全管理作为应付检查的工作,没有切实做好安全监督。同时,一些企业不愿意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过多成本,忽略了对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人员在矿山生产中不具备发现安全隐患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工作随意性强,导致矿山生产现场安全隐患遍布各处。
2.2应急资源配置不合理
对于矿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而言,对于应急资源进行恰当配置是起能否发挥功效的关键组分。但是就国家整体层面而言,对于矿山的安全应急资源配置较为分散,区域分布配置并不恰当;其次就具体矿山而言,大多是矿山开发商为了生产利益同时怀有侥幸心理,将大多数资源应用于矿山生产上,相应的应急资源极度匮乏,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矿山不仅无法对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有效地预防,而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所带来的后果也是毁灭性的。
2.3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在信息化时代当中,很多矿山的安全管理依然过度依赖人工。虽然企业设置了安全管理岗位,但是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停留在人工巡检上。而如今多数矿山规模大、生产环境复杂,安全管理人员无法对各个位置的安全性保持持续性关注。落后的安全管理技术,加上人员管理本身存在的隐患,都导致矿山安全管理水平低。
3地理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应用措施
3.1基于GIS的矿山井下数据分析
矿井下的安全管理由传感器设备、GIS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存储中枢组成。系统数据库包括地理、个人和地下信息数据库。地理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特定的数据库,用于记录井下空间要素(例如点、直线、曲面、实体等)的拓扑关系。个人信息数据库包含有关建筑工人和井下环境的信息,其中记录了建筑工人、气体和危险气体量、工业照明设备和建筑、图像等方面的信息。GIS应用程序服务器使施工人员及其相关设备能够在井下实时显示,是地理空间数据检索和分析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
中央服务器运行一系列桌面应用程序,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设备信息管理、井下安全评估和应急规划的整个过程。还提供了客户级别接口。3.2采用GIS技术对矿山施工进行监控
现在科技水平的发展,将GIS技术应用到矿山工程项目中,可以更智能的通过电脑的数据传输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让矿山工程的施工过程减少安全隐患,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这对矿山工程的安全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可以更好的运用到实践的施工项目中。
3.3加强预警信息管理
发生泥石流、沙尘暴等预警信息时,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将预警信息发送至预警范围内的现场作业人员或车辆终端,以提高各单位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时部署风险情况。
3.4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方案
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方案,必须不断优化矿山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实时监督。针对矿井下不同生产内容与工作位置进行安全责任划分,将井下生产每个环节及每个施工点的安全责任指定到特定职工,同时选定事故责任总负责人,专门负责安全隐患排查;以此为基础,协调各个部门打造预案编制小组,同时以此为根据实现矿藏实时风险评估分析,设计打造优质的应急救援机制方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恰当更新,同时实现年度校正。
3.5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
任何时候,矿山企业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安全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和优化。一方面,需要挑选掌握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和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安全管理小组,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同时,由该小组负责做好安全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生产队伍安全管理意识水平。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由技术人员利用信息化安全监测系统,对矿山生产的各个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相关安全数据,及时预估和发现安全隐患,并采用合理的规避和处理措施。
3.6强化安全监督
为了切实保障采矿安全,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制定了安全监督制度,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落实,但是总体而言,很多地方监管工作不到位,还需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进一步努力,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坚决不能进行过度开采,以保证作业安全为主,并减少对当地生态平衡的破坏;然后监管人员需要严格执法,一旦发现不合理的开采现象应当及时对其进行制止,情节严重将企业停产;企业也应当落实好相关安全措施,责任人发挥带头作用,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3.7做好应急资源管理
紧急救济资源包括专业人员、人员、救济物资、设施、住所、运输、医疗和通信手段。必要的资源资讯可由平台上的管理员或专案经理输入。这使用户可以通过地图交互查询包含空间位置信息的紧急资源。矿物安全概念通过统一管理应急待命资源数据,能够迅速掌握应急资源的存量,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支持为应急准备行动提供资源。。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矿山安全管理的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GIS的山区安全监测信息系统。GIS强大的地理信息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结合了矿山下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从而为基础信息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应急警报和应急救援提供了保护。
参考文献:
[1]王聪辉.现代矿山安全监控系统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石化技术,2019,26(12):357+356.
[2]肖建敏,刘亚静,王晓红.基于GIS技术矿山安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2):69-70.
[3]刘亚雄,洪松.地下矿山安全管理信息化探索[J].现代矿业,2019,35(11):189-193.
[4]王晓斌.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4):73-74.
[5]陈宗海.关于做好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8(0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