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施工质量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胥明智
[导读] 摘要:古建筑蕴含这巨大的经济文化价值,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省永靖县  731600
        摘要:古建筑蕴含这巨大的经济文化价值,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古建筑修缮施工质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古建筑;历史文化;修缮;施工质量;分析
        引言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古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彰显着我国先贤的智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越发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但在古建筑修缮方面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对古建筑修缮施工质量展开论述。
        1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的特点
        1.1古建筑修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缮,并且要最大限度的保留传统技术以及时代特点。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之前要对原构架进行仔细的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材料的质量、施工技术、尺寸、以及风格等,并且对分析数据进行相应的记录和计算,从而保证修缮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文物具有一定的不可代替性,所以在对其进行修缮时,不能一味的追求焕然一新,而是要根据文物本体的特殊性质,来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保证修复材料与传统的工程材料有一定的协调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会流失。
        1.2 设计的专业性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设计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设计者在对设计方案进行制定时,要不断的进行优化和改善。古建筑的风格一般都与当地的文化状况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对古建筑进行修建时,要对当地的人文习俗进行研究和了解,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风格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最大限度的保证古建筑恢复原貌。
        1.3施工的复杂性
        文物保护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是施工阶段的质量,该阶段也是修缮工作的主要内容。施工单位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时要本着保护文物的原则,确保施工方法具有科学合理性。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施工水平和施工技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史料记载,对古建筑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2对古建筑修缮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2.1 大木架构的修缮
        在对木柱墩进行接物时,要按照一定的规定。首先要确保搭接的长度比木柱直径大2~3倍,并且要确保与原柱的中心线在一个垂直面上,在保证接缝处严密的基础之上,要确保木柱垂直。如果构件出现了损坏,但是没有及时的进行修补,那么禁止对其进行使用。在修缮过程中,如果需要对原有的构件进行再次使用,那么要确保其受力位置以及方向等,都与原来的相同。
        2.2 斗拱修缮
        如果构件的损坏是由斗拱产生的,那么要按照一定的规定对其进行修缮或者是更换。首先在修缮之前要对原构件的各项参数以及特点进行掌握。其次如果需要对构件进行更换,那么要确保与原来的样貌相同。在修缮过程中,如果需要对建筑进行拆除,那么要对原构件进行编号,这样便于后续的安装工作。
        2.3 屋面修缮
        屋面在修缮完成之后,要符合相关的要求。首先要确保路面上的杂物被清除干净,并且破坏的位置要完成修复,另外屋面上的碎瓦也要进行清除。其次,要对瓦垄进行冲洗,禁止出现接搓处高低不平的现象。在进行抹灰时,要确保其表面不会出现开裂或者是露麻等现象。最后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积水以及排水不畅等问题进行解决。


        2.4 墙体修缮
        在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古建筑进行修补时,如果需要进行拆砌作业,那么要确保所使用的材料与原墙材料类似,确保墙体在修复之后与原来的墙类似。为了保证修补的质量,在选择施工材料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再进行填缝接槎时,要确保具有一定的牢固性,在对新墙和旧墙进行处理时,要确保收势一致,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灌浆加固工作。再进行局部的拆砌时,要确保交接处填实。所砌筑的墙体要确保具有一定的强度、色泽,确保其符合相关设计需求。
        3对古建筑修缮施工质量进行提升的分析
        3.1 确保修缮方案的质量
        设计人员在对修缮施工进行设计时,要充分地对相关的文物信息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对工程方案进行编制时,要尽量使用图纸来代替文字,并且要把相关的注意事项标示出来。设计方案在初步制定之后,要听取多方面人员的意见,确保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深度。设计方案如果审批通过,那么要积极的把其转化为施工设计图纸,这样才有利于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的专家对设置方案进行审核和把关,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施工图进行审查,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修改。
        3.2 确保施工管理队伍具有一定的水平
        施工单位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之前,要对工程特点以及修缮步骤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在具体施工时,还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科学的指导。要想保证施工具有较高的质量,那么要确保管理队伍具有一定的水平,保证整个古建筑修缮工作的进行具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点,另外,施工单位要重视对古建筑修缮保护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使修缮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尤其要重视培养古建筑修缮技术的传承人。由于古建筑的类型和规格比较多,所以有关人员要深入进行学习,然后继承和发展该项工作,在此过程中,还要对古人的先进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与此同时,还要对各个区域的民族文化进行了解,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时,可以参考现代建筑行业的质量标准。
        3.3 对修缮材料进行研究和管理
        施工材料是影响古建筑修缮施工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时,一定要对其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时,会使用到木料,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时间的限制,这时候如果使用含水量比较高的木材,那么对古建筑的修缮质量很难保证,并且很可能会出现腐朽或者是开裂现象。在对古建筑具体进行修缮时,要最大限度的与原来的工艺和材料保持一致,但是一些古建筑由于时间太过久远,所以很难获得相关的历史资料以及原材料,此时就要对修缮技术以及替代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有关部门可以针对修缮技术以及替代材料的研究来成立相关的部门。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要重视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和储备情况进行验收和管理,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时,要确保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我国的古建筑修缮信息数据平台还有待完善,所以,有关部门要积极的对相关的平台进行构建和完善,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时,会存在一些修缮效果比较好的工程,对于这些工程,可以进行相应的宣传和表彰。
        结束语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而古建筑是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所以它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此背景下,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在对其进行修缮时,要重视对现状进行维护以及对原状进行恢复,在修缮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工艺要最大限度的与原来的材料和工艺保持一致,使古建筑的寿命得以延长,在此过程中,有关人员要重视对相关材料和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维亮.古建筑修缮施工质量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4):2162.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14.2092.
        [2]申佩玉.古建筑修缮施工质量探究[J].建筑与装饰,2019,(6):60.
        [3]张阿荔.对古建筑修缮施工质量的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4):85-88.DOI:10.3969/j.issn.1002-5944.2018.04.0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