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孙宏亮
[导读] 摘要: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强度、防水、耐久等各方面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项技术手段应用情况的监管力度。
        佳木斯市宏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强度、防水、耐久等各方面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项技术手段应用情况的监管力度。而且当前的混凝土技术在国内各类施工单位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产生,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相关建设单位也需要加强对于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在不断提升的混凝土质量要求中将混凝土施工质量持续提升,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混凝土被普遍应用于工程建设。混凝土作为建筑中的基础材料,其施工技术及质量会较大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期限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随着科技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发展,人们也不断提高了对建筑质量的标准和要求,进而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两个方面要求也不断提高。
        1建筑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1.1露筋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露筋问题有着较高的出现概率。众所周知,混凝土结构主要是由两部分所构成的:①钢筋;②混凝土,钢筋和混凝土的结合,能够极大的提升混凝土结构强度,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应用混凝土,能够有效的避免钢筋外露。混凝土具备较高的粘度,钢筋和混凝土的融合,则能够有效避免露筋问题的出现。一旦粘合度不达标,必然就会导致出现露筋等质量问题。
        1.2麻面问题
        在建筑施工期间,混凝土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浇筑养护会导致麻面问题的出现,对于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建筑混凝土结构中出现大量的麻面将会导致建筑表面平整度降低,也会导致裂痕问题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对于建筑外观以及结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如果麻面大量出现在建筑的主体部分,甚至会影响建筑的载荷承受强度,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能。为此,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出现麻面问题,确保建设整体的美观性以及结构稳固性满足用户需求,避免影响企业发展和用户安全.
        1.3裂缝
        建筑混凝土施工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裂缝。无论是小裂缝还是大裂缝,均会给建筑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带来影响,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修复,甚至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进而带来巨大损失。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情况下,结构性能明显降低,缩短建筑物使用寿命。基于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要严格控制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质量达标,降低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按照质量要求选择混凝土材料
        材料质量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在施工之前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混凝土配比材料进行选择,为了避免材料选型错误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过程中的人员进行规范管理,避免因为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导致后续施工技术受到影响。在混凝土材料选型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材料的选型,对于大规模的建筑工程需要应用商品性的混凝土材料,对于小规模的建筑施工可以根据企业的经济实力选择相应的材料,在过程中需要以材料质量满足施工要求为前提。其次,为了避免所选的材料质量与实际严重不符,需要在采购过程中要求厂家出具相应的质量检验报告,并且尽可能选择与质量有保障、信用高的供应商合作。最后,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管理人员也需要安排技术人员应有专业设备对材料各方面的性能进行抽样检测,在检测合格后方可将混凝土材料投入建筑工程之中。


        2.2混凝土搅拌管理
        首先,确保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合格,做好试块留置,并检查搅拌设备的控料情况,避免由于机械设备出现粘料、堵塞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其次,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至浇筑位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和试配的初凝时间,避免出现离析、分层、漏浆的情况;最后,对于不同天气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沟通,调整好外加剂以及配合比,杜绝出现人为的随意调整搅拌时间等质量隐患。
        2.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作为建筑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认真做好浇筑控制工作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基于此,要想更好的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便的工作:首先,要及时的使用泵送混凝土,严格按照指定路线输送混凝土,确保标高都达标,并及时进行整平压光。与此同时,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因此在应用户籍凝土的时候,要借助振动棒做好捣实工作,避免混凝土出现过渡疏松的问题,避免出现是渗漏现象。在振捣混凝土的时候,要合理的控制好振捣频率。
        2.4施工后养护管理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后期的养护质量,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性能符合工程要求,避免因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在养护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湿度,降低其表面的散热效率和水分流失效率,合理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因为水化反应引发结构裂缝问题。在控制表面湿度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将塑料、草帘等材料覆盖在混凝土表面,避免水分过度蒸发影响混凝土结构紧密度,确保混凝土不会产生干缩裂缝现象。在控制表面温度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将水洒在混凝土表面,确保表面温度符合要求,同时保持其含水量。养护施工需要结合温度、气候特性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冬季可以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抬升,而夏季则需要避免阳光直射混凝土,低于5℃时则不需要再对混凝土表面浇水。
        3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混凝土质量监管体系,提高质量监管能力
        第一,应按照混凝土相关规范和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开展对应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第二,各部门各环节的分工和职责应更加明确和细化,增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建立质量监管小组,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测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在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合格之后,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施工作业。
        3.2做好工程全过程管控
        在进行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管控以规避各类突发的问题事件。比如,施工期间发现设计要求无法在现场实现、材料供应无法满足正常施工需求、设备故障导致施工中断等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对各类问题做好提前的预想工作,确保在问题发生后可以及时进行规划调整,避免对施工进度或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在监督管控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安排人员对材料用量、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并通过专业设备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避免出现无法验收通过的情况,确保建筑工程建设工作可以平稳有序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应用材料,合理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质量。但是,混凝土材料具备热胀冷缩的特性,如果在应用中控制不到位,会给整体施工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通过分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化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孟德丽,张亚楠.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浅析[J].居业,2020(07):133+135.
        [2]贺志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探析[J].陶瓷,2020(07):80-81+86.
        [3]田润.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J].地产,2019(24):62.
        [4]卢炘民,焦雷鹏.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26-27.
        [5]李爱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门窗,2019(19):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