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史文萍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史文萍
[导读]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材料,其是以普通混凝土为基础,利用现代化的制作技术加工而成的施工原材料。
        身份证号:14230119800305XXXX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材料,其是以普通混凝土为基础,利用现代化的制作技术加工而成的施工原材料。从设计指标和应用优势的角度来看,高性能混凝土无论是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还是施工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等,都要高于普通混凝土很多倍。但是在施工要求上,其对于原材料的选用以及质量控制却是十分之高,所以,为了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开展,提升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价值,相关施工单位就要在其制作和施工过程中,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以及质量控制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集料;外加剂;质量
        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属于一种较为新型的材料,由于其配比简单等特点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性能混凝土在应用中稳定性与耐久性更高,在应用中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同时,高性能混凝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防水性能良好。为保证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有效应用,工作人员会对混凝土进行合理配比,并混入适量的减水剂等,由此能够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对混凝土的合理配比,能够有效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 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耐久性、体积、强度和均质等性能,对其原材料比较敏感,若是原材料的控制不够严格,势必会降低其混凝土性能。下面就阐述胶凝材料、减水剂、集料、拌合水和矿物质掺合物等,对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原材料控制意义,最后提出了各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2 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还称为是胶结料,经过化学和物理的作用,把浆体变得更加的兼顾,进而胶结其他的物料,形成一定机械强度的复合固体物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水泥、沥青、石灰等都可以作为胶凝的材料,但是水泥的强度较高,在空气或是水中都可以樱花,并且可以与砂石等进行牢固的胶结。所以,被称为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水泥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比重较小,但是对混凝土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决定其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通常来讲,配制高性能的混凝土时,我们必须选择统一标号、质量波动小、稳定性高的水泥,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标号的水泥,在进行混凝土选择的时候,应该做好水泥碱含量控制,将其控制在0.60 % 以内,防止因为水泥含碱量较高,造成的高性能混凝土开裂问题。在水泥的进场后,我们需要做好水泥留样、检测工作,依据配合比设计要求,落实水泥、外加剂试验工作,有效确保水泥的各指标指标,进而促使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证。
        3 集料
        粗细集料对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粗集料主要的粒径是大于4.75mm的碎石、砾石,细集料则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集料对高性能混凝土质量影响比例较大,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集料控制。
        3.1 粗集料
        高性能混凝土中所应用的粗集料、细集料的选择应该保证颗粒表面的粗糙、形状、无杂质、强度高,我们必须落实对颗粒级配的控制,尽可能的确保高性能混凝土形成一个孔隙率低的密实集料骨架。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过程中,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能过大,否之将引发砂浆、石子离析的问题,使得高性能混凝土成型后均质性较差,当然也不能过大,不然会对砂浆的用量有所增加,增加更多的水化热,严重的影响到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均质性。
        3.2 细集料
        在一般情况下,高性能的混凝土粗集料需选择非活性、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孔隙率较小和吸水性较低的天然中粗河砂。

细集料细度的模数需要控制在2.7~3.7范围内,在细度模数低于2.5的时候,拌制混凝土拌合物太粘稠,不能进行有效的振捣,并且砂细的问题,使得其满足和易性的要求过程中,将增大水泥的用量,不仅造成成本的增加,还会影响高性能的混凝土收缩裂缝和耐久性的技术性能。在细度的模式高出3.3的时候,极易引发出新拌混凝土运输浇筑时的离析、保水性较差问题,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4 减水剂
        目前,大多数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性能实现,是通过使用减水剂,通过使用有效的减水剂,使当时的科学和减少拌合水的用量,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的,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水灰比。由于混凝土减水剂的应用会产生微小的气泡,有效的促进,混凝土的抗冻性同质性、减少出血率。因此,减水剂有直接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的选择,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测试,确定添加量、水泥兼容性,合理选择混合方法后,部分添加方法。
        5 矿物质的掺合物
        在高性能的混凝土拌制过程中,为有效的提升其耐久性和强度性能的要求,通常需要加入一些矿物质的拌合物,比如说:粉煤灰和矿粉。矿物质的拌合物的颗粒细度较小,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发挥出较强的微粒效应或者是火山灰反应,能够实现溅水、润滑和致密的作用,对拌合物流变的性质和初始结构的性能进行改善,进而实现对混凝土密实性的增加,降低水化热,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通常情况下,矿物质的掺合物添加,通常需要注重对掺加量和混凝土水胶比的控制,在当前我国就矿物质的掺合物添加较为保守,比如说:粉煤灰在高性能混凝土掺加量上,只是取代百分之二十的混凝土,大量的试验分析得知,在粉煤灰的掺加量较小的时候,其作用是不能有效发挥出的,并且也不会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6 拌合水
        拌合水质量的好坏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而言,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对拌合水质量进行管控时,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其纯净性和无毒、无害性,尽量采用清洁的自来水或天然地表水、地下水以及高效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等。并且在使用之前,要对其内含的有机质含量、pH值、氯离子、硫酸盐含量等进行全面的检测,确保其能够满足混凝土的应用需求,从而使其整体施工质量和应用性能达到最高标准。高性能混凝土拌合水一般都是自来水或者是天然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在拌合水的应用之前,我们必须测定其有机质的含量、PH值、氯离子、硫酸盐含量等,保证其PH值的过低或是硫酸、氯酸盐的含量较高,对混凝土和易性和耐久性有所影响。
        结语
        综上,在城市化快速扩展中建筑行业取得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中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建筑良好的稳定性。因此对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在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因此施工人员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守高性能混凝土原料配比原则,并通过集料、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的合理控制,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军,陈平,尚纪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进展[J].混凝土,2019(1):125-126.
        [2]史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特点及其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0):266,268.
        [3]蔡婷婷,赵月,刘兴旺,等.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18,20(6):97-98.
        [4]王兆,杨锐.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探索[J].混凝土,2018(4):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