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 胡霞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胡霞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河道生态护坡进行建设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安徽中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安庆市  246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河道生态护坡进行建设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生态护坡工程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质量,需要对河道生态护坡的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探讨影响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应用意义,对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才能提高河道生态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可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可以支持经济建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护坡在水利工程前期显得尤为重要,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部署工作,利用恰当的施工技术,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性。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且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实现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原则
        在生态护坡技术使用过程中,立足特定环境,以各类动植物为对象,提高对其固定的重视程度,更为高效地应用生物护坡系统,尽可能实现防洪排涝效果最大化。在此基础上有效应用生态植被根部系统,充分发挥其稳定性,以此丰富土壤养分,及时加固坡体,降低成本,并且形成具有较强可观性的景色,不仅治理河道,而且通过应用生态护坡技术,提高河道价值。在一些国家中,护坡技术已经取得较大成果。不过,我国尚且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存在较多问题,当设计生态护坡的时候,应该注意五方面的内容。第一,在生态设计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附近植物,紧密联系河道建设,分别以植物生长和环境为对象,提高对两者关联的重视程度,当进行生态护坡设计时深入思考植物需求。第二,当设计生态护坡时,应该密切关注护坡,加强对其渠道以及堤防作用的思考,通过生态设计实现成本降低的目的。第三,当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提高对环境美化的重视程度,为生态护坡提供重要保障,不仅使其达到刚建要求,而且实现环境兼容,尽可能将景观效果发挥到最大。第四,全面、深入探析水文水位,了解与掌握附近植物状况,确保所选择的植被可以适应当地环境。第五,以护坡生态系统为对象,选择与之相符的植物,充分分析经济效益,达到观赏人员所提出的亲水需求。
        2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
        2.1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施工单位需要做好网格结构规划工作,利用石头和混凝土等材料,优化设计网格生态护坡,在网格正中心种植植物,提升网格生态护坡的综合效益。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我国水利工程需要大力推广这项技术,保障综合效益,同时需要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水利工程需求,落实预算设计工作,根据护坡发展情况和资金承受能力等,将网格生态护坡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2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应用十分广泛,生态混凝土就是一种多孔混凝土,其主要构成成分为适量掺合料、粗骨料、水等。在对该类型的生态混凝土进行利用时,可以向其中加入适量保水剂,从而使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方面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水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岩石和土壤间链接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土壤抵抗冲击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在水土保持方面具有不错效果,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合理应用该项技术,发挥该项技术的作用,能够使河道及土壤中种植的植被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保证水土保持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保护环境期间,要加大植物中河道覆盖目标,从而使当地生态情况能够得到恢复,进而保证水利工程和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发展。

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要合理应用生态砖,利用嵌固方式可以从本质上使该项技术得到合理应用,利用连锁式砌块技术,使生态砖的相互镶嵌封锁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本质上避免生态护坡砖在具体应用期间发生移动。
        2.3自然原型护坡施工技术
        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以自然原型河道为基础开展护坡施工过程,有利于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以及协调性。在自然原型河道护岸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生态湖泊的设计理念,在确保河道安全的基础上,根据河道护坡施工的相关要求,对能够适应河道生长的水生植物动物进行充分应用。这样可以利用自然原生植物对河道内的污染物进行净化,从而提高河道本身的净化能力。在利用自然原型河道破坏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对植物品种进行科学选择,一般要以河道环境为基础对适宜生长的植物进行选择,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植物本身的净化功能。这样才能够达到美化河道的目的,同时保证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除此之外,利用自然原型河道护坡施工技术能够对堤岸进行有效稳固。一般情况下,在对植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将乔木灌木进行混搭配置,同时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设置。这样能够充分发挥乔木、灌木易成活、易管理的优势,达到最佳效果。此外,在选择植物时,还要对植物的根系进行充分考虑,庞大的植物根系能够降低水土流失,提高河堤抵御洪水的能力。
        2.4人工种草护坡技术
        人工种草护坡技术在构建河道生态护坡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效果。在水利工程河道边坡表面利用人工播撒的方式种草,可以达到显著的固土效果,避免水利工程发生水土流失问题。施工单位在选择草种时,选择的草类要具有发达的根系,以起到固土效果。在铺设天然草皮的阶段,坡度较小的边坡可以选择草皮平铺的方式。如果土堤迎水坡面洪流速度比较快,则不适合利用人工种草护坡技术。建设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阶段,施工人员优先采用水利喷播种草技术,且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配合比,根据标准比例拌和草籽、肥料、黏着剂等,利用机械加压方式在坡面上喷射拌和物,这样可以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同时喷播的草籽发芽速度非常快,出苗情况也非常齐整,从而获得显著的生态价值。
        2.5采用土工材料的生态护坡技术
        针对此种方式而言,即当进行生态护坡时,密切结合喷塑金属网和碎石型种植土壤,优化护坡结构,提高它的抗腐蚀能力,建造成复合种植基。并且通过应用该方式,能够服务于河道附近植物,为其创设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该方式的实用价值比较高,在诸多施工环境中均可应用,即使是水流较快的河道同样可以。当开展河道生态护坡施工的时候,能够与土工以及草皮充分结合,以此形成土工格护坡方式以及土工往垫护坡方式。在加工过程中,应该利用相关材料,将聚丙烯等和碎石集为一体,通过高分子材料,充分结合网垫和种植型土壤,而且将一定数量的草籽撒于其上,以此形成全新复合型种植基。就网垫结构而言,在多层网结构基础上,有效利用热熔焊这一方式,以此连接不同网点,由此经由网状空间,进一步稳固基土。网垫以及网格的应用对植被生长非常有利,能够为其创设良好发育空间。
        结语
        通过多年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与改进中,生态护坡植物技术对于河道中的有害污染物有非常显著的去除效应,基本满足河道水质净化的指标。在生态护坡植物的交叉组合应用中、生态植物以及护坡土壤的搭配以及植物护坡技术的改进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大胆预测,生态护坡植物技术在河道水质净化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提供更强的水质净化能力,对于水利工程的开展应用的在有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代玉华.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技术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2):139-142.
        [2]马永波,费利霞.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9(10):65-66.
        [3]廖样鹏.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4):206-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