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及事故预防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吕海林 沈启明 王喆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18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非常淡薄,管理者疏忽了对安全人员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伤害,对整个建筑企业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要想确保建筑施工安全,建筑企业就要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和控制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主要阐述了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和预防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现状;事故预防;对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除了要保证施工质量,还要保证施工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也是建筑管理的关键内容,只有抓好安全问题,才不会影响施工进度,才能保证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还应该设置安全设备,并对安全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建筑施工中危险源的主要来源
        建筑行业中,危险源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具伤害;触电;火灾与爆炸;坍垮塌;中毒与窒息;起重伤害;中暑;职业健康。而一般安全事故主要由六大组成:高处坠落、倒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建筑火灾、触电与雷击。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中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因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这五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安全生产法规的颁布实施,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然而,建筑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还是一直居高不下,2004年1-6月全国建筑施工事故统计,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23起,死亡105人,与2003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53%和59%,其中坍塌占了67%。建筑安全形势呈三少、三多、两差状况,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状态不容乐观。
        二、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1.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
        虽然很多建筑企业也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安全管理却没有落实到位。建筑企业缺少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也就是说施工安全管理没有制度可以遵循。在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本找不到安全管理负责人,等到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更是找不到安全管理负责人,甚至有些建筑企业根本没有设置安全管理岗位,只是有个职位的名头。
        2.以包代管,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技术差、安全意识不强
        现在很多工程项目都是低价中标,中标企业为了取得利润将工程转包给低资质的企业,中标企业只管协调、收费和整理资料以便交工使用,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分包单位为了抢工期和节约资金,便一切从简,工程项目即使有施工组织设计也只是为了投标而编制的,不是用于指导施工的。其他的安全制度,也是能免则免,不能免的也只是走走形式。并且当前,工程项目不论具有多高资质的施工企业中标,基本都是由在劳务市场上招聘来的民工施工。而且农民工在企业知识与技术培训方面时不到二周,这些民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3.企业安全制度文化缺乏,安全制度不落实,安全监管部门不力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和对各自的职责负责。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现状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难以有深度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监督管理不力,执法不严。部分建设主管部门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未能落实在行动上,有多起事故是因没有按照建筑市场的规定办理建筑施工手续却照样施工,而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却没有到位。多数的市、县专业安全监督人员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当前繁重的建筑安全监管需要。

安监部门对监督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不能严格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助长了部分事故隐患单位对隐患处理的消极、观望、拖延的不良风气。
        4.安全岗位职责划分不明
        虽然在建筑企业内部设置了安全管理的岗位,但是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安全管理职位形同摆设。甚至在很多建筑企业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也没有把职责划分到每个人身上,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互相推脱责任。5.施工安全设备大量闲置
        很多建筑企业也购买了大量安全防护装置,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很多安全防护装置并没有应用在建筑施工中,一直被闲置起来,没有发挥出任何作用。在很多施工现场很多高空作业人员身上并没有捆绑保险带,这样的施工环境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建筑企业购买安全设备很大一方面是为了应付安全检查,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认可把安全设备闲置起来,也不愿意把设备安装上。
        三、保证建筑安全施工的一些对策
        1.提高安全管理者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一定非常严重。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把施工安全管理当作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建筑企业的安全意识对于施工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安全管理人员都是按照企业领导者的意愿行事,如果企业领导不重视施工安全,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无法做到注重施工安全。要想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首先就要提高建筑企业管理者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做到安全施工,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才能为建筑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在安全管理上要明确职责,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如果是因为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管理者应该对安全管理人员给与重罚,避免再次因为安全管理疏忽造成安全事故。
        2.加强安全培训
        在建筑施工中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建筑企业也可以为施工人员安排安全事故演练,检测施工人员安全技能掌握的情况,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现在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会选择外聘农民工作为施工人员,农民工大多都学历不高,也没有施工方面的专业技能,安全意识更是非常淡薄。建筑企业在让农民工上岗之前一定要对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避免因为农民工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也相当于是时刻在提醒施工人员要注意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的管理一定离不开健全的制度,安全管理也是如此,要想实现安全管理就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让安全管理可以按照制度执行。建筑企业除了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要制定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落实到位。
        4.定期维护机器设备
        现代建筑企业施工中一定少不了机器作业,机器作业效率高,可以节省很多人力。但是,机器作业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今,经常会发生因为施工机器老化或者出现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机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这项工作企业可以派专人进行,保证机器的正常使用,避免因为机器故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施工人员和建筑企业造成威胁。
        四、总结
        施工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名誉和经济效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庆.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王飞.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及预警系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