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晟桐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目前国内有很多的建筑工程项目,该行业极大地提升了国内的经济水平。然而,对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来讲,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建设,和当前建筑行业的要求契合度不高。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则可以把这些弊端很好的解决,对更好的发展该行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深入研究建筑施工中预制装配式技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该施工技术的优势,然后探讨了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最后就应用该施工技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分析
随着国内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开始出现很多新的施工技术,其中作为新兴施工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技术表现出更大的优势,具有多样化功能、降低工期等等优势,因此目前大量使用于建筑工程领域之中,所以,为了更好的把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水平不断提升,我们有必要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此笔者在文本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1.功能多样化
主要是效率较高,实现成本节约,环保性能突出等优点。浇筑形式比较灵活,能够科学的对室内的各个空间进行有效的隔离划分,更能实现灵活的布置房间。
2.多样化的设计
和绿色建筑的要求相符合,可以灵活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建设过程的标准化,按照实际的需求分割住宅大小。
3.压缩工期,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建设效率非常高,对周边人们的影响最小化。按照相关标准建筑构建,因此适应性较强,预制的构建具有非常平整的表面效果,尺寸实现统一准确,能够有效的集成水电、保温、隔热等性能,因此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尽可能把安装的时间节省。由于具有较好的质量,因此可以把相应的程序缩短,实现工期时间的降低。由于尺寸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因此可以在预制场中批量化的生产,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
4.标准化构建,保障质量
装配式建筑就是对构建在预制场生产加工,然后经由特殊的运输车辆向施工现场运输安装,因此可以更好的控制质量。
5.环保节能
经过半预制或者预制的形式,大大减少了现场的湿作业,对环境保护及污染噪声的降低非常有利,还可以实现资源能源的最大化利用。由于属于标准化生产,因此建筑垃圾的量非常少,消耗更好的原材料。因为更便于控制质量,完成安装后抹灰等操作流程更少,能够很好的杜绝浪费。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
1.内剪力墙预制施工技术
为了把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效果不断提高,确保预制构件之间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更有利于该建筑抗震性能的提升。所以,我们在对该施工技术予以利用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预制构件之间的精密度,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不仅如此,我们在对预制构件进行安装的时候,应该在下层板之中预留钢筋,以便于两个预制构件之间可以通过预留板螺栓孔的形式进行连接。同时,施工过程中,可以优化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向螺栓孔之中灌入,以便于剪力墙和建筑个结构之间的连接效果更加牢固可靠,实现建筑整体强度的提高。同时,我们在使用该技术时,剪力墙中螺栓所处的位置应该为中心区域,有意识的提高其可靠性、稳定性。
2.叠合板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来讲,叠合板预制安装施工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安装叠合板时应该加以关注和重视。为了把安装叠合板的精度不断提高,可以在接近叠合板作业区3米的时候科学的调整,确保安装环境不出现误差。
同时,我们安装的时候还应该重视保护叠合板,以免出现碰撞情况,安装时必须准守的原则为挺稳慢放,这不仅对安装质量的提升非常有利,还能够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以免出现浪费。安装叠合板时,我们可以通过模数化的吊装方式实现,这对安装叠合板紧密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如此,为了对安装的叠合板进一步固定,尚未吊装时在底部安装临时支架,完成吊装后再拆除该支架。要是双层结构安装的情况存在,我们应该设置临时的双层支架,完成安装上一叠合板后,需要有约5天的等待期,才能拆除支架,以便于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较好的质量。
3.窗体预制施工技术
我们在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时候,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预制窗体施工技术。所以,我们在对窗体进行预制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借助窗体中预留的螺母进行进一步的连接。在此过程中,进行连接紧固件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距离作业面3米左右的时候就应该调整窗体,确保螺栓螺母能够精确匹配,实现窗体结构连接的更加牢固、紧致和可靠,确保预制窗体安装施工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把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优势全面表现。
三、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运输构件环节
运输构建环节指的是经过生产后的构件向施工现场运输,因此这一阶段很重要。我们在进行运输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运输设备合理的选择,同时还应该很好的固定运输构件,其中装卸过程最为关键。运输的时候我们需要对缓冲材料加以应用,更好的保护运输的构件。同时还应该按照既定的运输路线,勘查好运输路线,以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急刹车对构件造成损坏的情况,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在运输环节做好预案,尽可能保证构件不受到任何的损坏。
2.存放构件环节
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构件,并不能马上给予使用,需要根据构件的实际情况科学的予以存在。其中对顶面、墙柱等等这些类型的构件来讲,我们一般存放的方式为竖向存放。但是,对于梁构件来讲,一般存放的方式为横向。除此之外,我们对构件进行存放的时候,应该科学的检查存放地面、存放环境的情况,尤其是确保构件在存放过程中不出现形变,还可以更好的压实地面,对地面中存在的坑洼情况要科学的处理,把存放构建的可靠性全面提升。
3.浇筑构件的混凝土
我们在尚未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浇筑的时候,应该对混凝土预制构件浇筑所使用的相关设备等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模具质量不断提升,满足施工要求。不仅如此,由于构件之中使用了一些钢筋,需要我们根据要求查验详细,以便于可以有效的涂刷隔离剂。不仅如此,我们就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予以加强,要是出现形变的情况,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措施予以全面解决。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构件表面的平整和养护工作必须加强和注意,借此实现浇筑构件质量的全面提升,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极大地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该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其中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由于其较强的优势和特点备受人们的青睐,必然会在今后的建筑施工领域获得更多的应用。所以,要想把应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不断提升,我们需要全面的分析该施工技术,这不仅有利于今后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有较强的影响,实现该行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蔡仁贵.装配式建筑技术在肯尼亚中央银行社保基金大楼的应用[J].福建建材,2020(07):54-56.
[2]冯加兵.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研究——以上海嘉定区某住宅项目[J].居舍,2020(19):54-55+198.
[3]贺泽丰.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配套装备的创新[J].科学技术创新,2020(18):110-111.
[4]李珂,赵杰,徐熙震,任书剑.基于智慧工地理论的施工阶段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模型[J].建材与装饰,2020(18):194+196.
[5]贺红伟.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20,6(1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