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铁路工务养护维修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牛凯锋
[导读] 摘要:铁路系统在不断发展,线路不断扩建,运行车辆不断增加,铁路公务养护以及维修必然是工作量繁杂、零碎的工作,为提升铁路工务养护以及维修的效率,采用现代技术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无论是数据的收集还是处理都将更加优秀,保障铁路线路以及设备的质量合格,保障车辆平稳运行,进而保障我国国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邯郸工务段  河北邯郸  056400
        摘要:铁路系统在不断发展,线路不断扩建,运行车辆不断增加,铁路公务养护以及维修必然是工作量繁杂、零碎的工作,为提升铁路工务养护以及维修的效率,采用现代技术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无论是数据的收集还是处理都将更加优秀,保障铁路线路以及设备的质量合格,保障车辆平稳运行,进而保障我国国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铁路工务养护维修;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
        引言
        铁路系统在不断发展,线路扩建,运行车辆增加,并使用了很多新技术新器材,比如无缝铁轨、无砟铁轨、板式铁轨等,在这种情况下,工务养护维修要更加精细才对,铁路线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受到磨损,基础器件和设备发生形变,如果不能及时养护维修,就无法给国民提供良好的铁路服务。
        一、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这里将结合传统的工务养护维修与现代化管理信息手段与系统展开对比分析,可以简单从“信息收集”与“信息处理”两部分展开分析,首先看信息收集,传统的铁路工务养护维修即人力检查,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定时检查沿线铁路是否正常、是否满足运行条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维修,对轨道上的杂物简单清理,这样的工务养护维修没有太高的效率,而现代化的工务养护维修包括1.人力检查也没有落下;2.在研发设计初期就设计好异物侵限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安装在公路跨铁路或隧道口等薄弱处;3.车载式轨道添乘仪,一旦车载式添乘仪出现超出限值的垂向加速度报警,即发出系统报警;4.静态检测仪,比如GJY-T-4轨检议,检测轨距、水平、轨向、矢量等轨道的静态数据,对于数据异常的情况,计算机和自动化系统能分析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扣件松动还是轨枕失效等,5.动态轨检车:在轨道上实际运行轨检车,检测轨距、轨向、三角坑、曲率、振动加速度等,系统自动分析找出问题,两者分析,明显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对轨道信息的收集更全面,更高效,借助仪器和互联网的力量,能有效代替人力检查[1]。
        另外有关信息处理,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在检测到异常所在后,自动分析出问题建议,相关维修人员依据系统给出的问题建议展开详细检查会更加方便,更加准确,除此之外,信息处理还体现在养护维修档案的存储与利用方面,如果没有信息系统,纸质信息档案的存储显然是庞杂的,存放在档案室内杂乱无章,利用价值较少,而信息系统的档案存放更优秀,在提取利用时只需要点击鼠标即可,不能小看铁路工务养护维修的档案作用,某些看起来价值不高的工务养护报表、维修记录等,都有一定隐藏价值,通过现代化、信息化的数据处理,深度挖掘档案中的有用信息,实现专项调控,分段分层工务养护维修,让养护维修工作变得更高效,可以说现代化管理信息手段和系统的建设,即是铁路运行的实际需求,也是时代发展高科技力量的体现。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
        (一)轨道信息的采集与收录
        利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再加上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对轨道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上文说到的异物侵限监测系统、车载式轨道添乘仪、静态检测仪、动态轨检车等,都是轨道信息的采集手段,共同汇总成为轨道信息数据系统,对轨道多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并且收录,绘制成车辆运行日志或铁路报表。
        (二)信息处理[2]
        通过和理想状态下的数据对比,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能发现轨道的异常处,等同于对轨道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控,信息系统还能分析出异常问题的发生原因,给出建议,检测达到一定危险等级后,会立刻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维修。


        (三)维修指导
        依托于信息系统的指导性建议,相关养护维修人员到达轨道异常处,进行排查,能够更快地找出问题所在,及时检测维修,最大程度减少故障带来的影响。
        (四)档案收录和处理
        对于轨道养护维修过程中一系列的数据收入档案存储,以便以后随时翻阅回顾,并且对档案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深度挖掘隐藏信息,归纳总结经验教训,为建设更优异轨道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如有必要,还要修改管理信息系统参数,推动管理信息系统不断革新。
        三、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一)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搭建过程
        首先,良好的认知才是工作的前提,在养护维修企业中,要明确铁路工务养护维护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改变企业运营的固有思想,使用更高效的方法策略;其次,积极引进优秀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和设备,在这里篇幅有限不对管理信息系统做详细介绍,铁路企业和社会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加强自我硬件和软件建设,将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3];最后,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管是中央调控人员还是现场维修人员,都应该对管理信息系统有不同程度了解,不仅要会看,更要会用。
        (二)重视轨道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有了管理信息系统,轨道信息的收集将非常方便,铁路养护维修部门要找那个是轨道信息的收集工作,和人力检测的结果做比对,及时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也绝非全部正确,养护维修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定参数优化处理,使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更高效更准确,试想一下,以后轨道检测将会是“无人检测”,利用先进的设备和系统,对轨道以及设备运行的数据实时掌握,发现问题后再由维修人员到现场精细检测与维修,人力成本和资源损失都会大大降低[4]。
        (三)重视档案数据的处理
        以往虽然对铁路工务养护和维修过程中的数据收录成档案,但档案中隐藏的有效数据却没有被深入挖掘,不能总结规律与经验教训,铁路工务养护维修的革新将是缓慢的,有了信息系统,做好对档案数据的处理,科学分析归纳,能够防患于未然,试想一下,如果能够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对铁路轨道未来运行一个月、一年的提前预测,对车辆运行做出模拟,尽管是模拟数据,但会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铁路公务养护维修工作中应用现代化管理信息设备和系统,能大大提高养护维修效率,对轨道做全面的数据监测,能够发现更多人眼不能发现的问题,对轨道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更科学合理,更能保障轨道的质量合格,更能保障铁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马俊.现代化铁路工务养护维修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225-226.
        [2]陈娴琳.当代铁路工务养护维修管理信息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J].《低碳世界》,2014(12X):273-274.
        [3]楚斌.铁道工务线路的维修与养护信息化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8(10):65,67.
        [4]武宇新.铁路工务检养修生产管理系统的实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4):100-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