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现如今,交通运输的便捷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出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地铁运输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同时在整个出行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地铁运输系统对于地面交通系统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并且人员的流量比较大,如果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比如发生爆炸、火灾等危险事件,如果不能对这些危险事件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将会导致大范围的人员伤亡,这对社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关键词:地铁;消防安全
引言
就当前的交通运输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地铁车站内部的整个建筑结构的复杂性、机电设备多等特点,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最大,作为地铁运输过程中频率最高的一种事故。为此,必须要对其事故发生进行提前的预防和控制,最大程度上避免后期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增加难度。
一、地铁发生火灾事故的特点分析
地铁建筑主要是在地下特别深的一种密闭空间,从整个建构分析上可以有效地区分隧道内建有各种电器,线路电缆等相关的电气设备,同时车站内部不仅没有良好的通信信号控制等设备,而且还有蓄电池室等重要房间的设置。在运行列车的过程中,还设有高压电缆等装置,这些都是火灾发生的关键因素,而且整个地铁外部的建筑结构比较复杂,在实际的输送过程中比较困难,人员的流通量比较大,整个通风照明的设备也比较差,如果一旦出现了火灾事故,极有可能会危及人员自身的安全。为此,必须要对地铁火灾的特性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根据火灾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而为后期的救火工作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1]。
(一)火灾的燃烧速度比较快
在地铁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里面的可燃物质比较多,而且整个地铁隧道的整体气流流动性比较大,如果发生火灾起火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大,而且扩大的范围广泛,如果在列车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火灾问题将会扰动气流,从而使火势的速度进一步增加,使得整个燃烧的面积也会不断地扩大,这对于整个消防工作会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氧含量不断呈下降趋势
由于地铁隧道内部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当火灾发生以后,对于外界的新鲜空气无法有效进入地铁内部,从而导致整个空气内部的氧含量不断往下降,严重的情况下,随着氧含量会随着火势不断的降低。如果空气中的氧含量过低,地铁内部的人群就会出现晕倒的情况,从从而丧失了一定的逃生能力。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人群很有可能会因为氧气不足而出现晕倒或者是死亡的现象发生。
(三)大量浓烟的危害程度严重
由于在地铁内建立有大量的电缆装置,如果一旦发生火灾之后,会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且在火灾发生后,整个烟雾的扩散面积也不断增加。一方面对其能见度会不断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毒气的不断加重,从而导致在实际疏散人群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人员出现窒息的可能性。
(四)火灾出现的原因难以勘察
当地铁内部发生火灾的时候,由于整个地下空间的限制导致浓烟扩大、温度不断地升高、毒气大面积的扩散、空气氧含量不断下降等各种各样的原因,相关的救援人员很难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火灾的勘查,对于火灾发生的位置就必须要根据相关的设计图和地下工程图,进而仔细分析出可能发生的位置以及出现的原因,从而做好相应的灭火措施和解决方案[2]。
(五)集体伤亡现象严重
由于地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及作用比较大,很多的人在实际的出行过程中都会选择地铁的这种运输方式,由于地铁内部的人员比较集中,而且整个地下车站都完全是依靠人工照明设备,一旦出现了火灾事故,正常运行的电源如果被切断,随之而来的照明现象变差,并且在整个逃离过程中,由于人员比较密集,很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伤亡现象发生。
二、消防预防技术分析
(一)防火系统装置
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会对于人员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而且对于整个消防安全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其消防安全的重点部位等方面,比如通信设备房、信号设备房等。为了尽可能减少火灾的发生几率,必须要在这些房间内部设置专门的气体灭火系统,如果一旦出现火灾就必须触发相关房间内的烟感及温感装置,通过系统自动报警装置进行信息的传输,进而也能够根据这些电子设备确保火灾出现的位置,为后期的消防人员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条件。另外还可以安装FAS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由于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级组成,一旦出现就能根据探测器探测到的火警信号,将其信号发送给火灾报警的控制器进行确认,当确认以后,车站内的值班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个火灾控制器进行查看,进而安排消防人员进行现场确认[3]。
(二)紧急预防准备
由于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为了有效地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通过紧急启动按钮装置,进而来设置一定的处置方案。由于当前地铁对于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同时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就必须要进行应急紧急处理措施,尽可能为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以及人民的出行提供一定的便利,同时还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地铁消防事件火灾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其地铁的实际运营发展制定有效的紧急预案。在日常的消防管理工作期间,必须对相关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维护,对于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自身的岗位进行明确的分工,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的地铁消防安全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和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在面对事故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应对[4]。另外,相关的负责人为了强化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可以通过紧急演练的方式对其进行强化,比如说桌面演练、实地演练等,通过事先不发紧急通知,直接通过现场演练的方式进行操作。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对工作人员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的不足有一个准确的分析,同时也能够强化后期的紧急处理能力。
三、结束语
为了稳步增强地铁车站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亟需要针对当前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进行有效的分析和信息记录,从而为后期事故的发生以及处理措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进而也为当前国家地铁交通运势的发展创造有力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聲鸿.地铁车站安全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8,0(10):240-240.
[2]李文超.地铁施工安全组织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55-157.
[3]徐磊.地铁车站施工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2):210-210.
[4]张倩.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消防安全的几点思考[J].电子乐园,2018,0(5):0171-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