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诚信燃气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燃气工程紧张忙碌的施工现场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中常见的一道风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燃气工程为城市生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对燃气施工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燃气施工;安全现状;应对措施
引言
燃气作为城市发展及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基础设施,其施工是否安全、技术是否到位及安管管理是否科学都关乎着日后人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国家在燃气设施工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目的为了在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尽最大能力将燃气的安全使用工作做好,从而提高人们对燃气安全的防范意识及防治理能力。但是,燃气施工的安全管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的燃气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安全管理,因此,在进行燃气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的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
一、安全责任的落实
无论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应该落实工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安全责任,每位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都清楚各自承担的责任,可以通过修订安全责任制度、签订安全责任协议、设定安全事故处罚等一系列措施,让参与工程的每个人都时刻重视安全。对于一线员工,可以通过三级安全教育、上岗前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安全培训等方式加深安全意识,并对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在工程过程中,也要定期的进行安全培训,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工作责任心,保证施工安全。
二、燃气行业的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道路扩宽改造和市政施工对燃气管道造成危害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及旧城改造市政施工频繁,再加上通信电缆、电力、自来水、电网等的改造给燃气管线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市区道路扩宽改造后,原埋设于慢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下的燃气管道,变为敷设在机动车道下,给巡检、维修造成极大困难。因上述原因每年造成管道被损坏、挖断、造成泄漏事故,有的城市高达几十起之多。
(二)用户户内燃气设施的安全隐患
用户私自改装燃气管线,给燃气管线安全运行及用气安全造成隐蔽的危害,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居民的房屋装修要求也越来越讲究,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的要求,应采用明装,不宜采用暗装,穿越卫生间不应有接头,且设于套管中,但少数居民为了装修外表美观,私自改装户内燃气管线,将燃气管线密封在装饰墙内,有的甚至隐蔽在整体厨柜内,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也没有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有的户内管道入户至今已达十八、九年的时间,户内管道有不同程度的腐蚀,特别是穿越楼板、安装于潮湿处的立管:如底层穿楼板处,近几年发生多起楼板立管腐蚀穿孔,每年发生多起此类事故。
(三)燃气行业的管理机构人员缺少,执法主体很难落实
我国燃气执法基本上依据的是一九九七年建设部的第62号令《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其中好多建设行政审批项目已经被取消,很难适应燃气行业的发展趋势,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有的省会城市管理燃气的只有一人,而且还是兼职,这种情况很是普遍,在燃气行业管理上存在着隐患。
三、燃气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一)编制燃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保证整个工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是施工方在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中一定要包含的内容。(1)燃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根据每一个项目的具体特点、施工的要求及其使用设备,还有工程项目地点的周边环境来编制。对于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要全面、具体、详细地考虑,争取不落掉任何一个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所完成的编制要在施工工序中全面贯彻。(2)施工安全体系必须包括以下内容:现场项目管理机构应设安全管理机构;施工项目负责人应是安全负责人,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各级安全员在经过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再持证上岗;各类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特殊作业人员须有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及上岗证;监理单位须掌握施工安全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方面的法规、技术标准。
(二)制定统一的安全规范
制定统一的安全规范,进行规范化安全燃气施工,对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比如,施工临时用电,它有许多它克服不了的缺陷,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非常高,比如,用电暂时性、场地不固定性、电具开放性、运行条件不佳、潮湿阴雨天气容易跑电等等,这些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人身生命遭受损失,因此,为了避免燃气施工现场出现用电安全隐患,必须制定有效的安全用电措施,对施工用电进行统一安全管理,并根据燃气施工现场的变化,环境的不同,灵活安排用电,并且必须接零、接地来进行保护,还要对电工要不断培训,加强电工的专业水平,让日常照明和燃气施工用电规范化。
(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燃气施工临时用电具有开放性、暂时性、可变性、地域环境多样性等特点。为了提高施工用电的安全可靠性,必须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和临时用电工程的特点,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采用接地、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采用三级配电;规范配电线路的敷设;规范配电装置的电气配置和使用;规范电动建筑机械的安全装置和使用条件;规范电气照明设施;规范电工的专业性。
(2)高空、临边作业的安全管理
燃气立管敷设在外墙时,经常要进行攀髅作业、悬空作业、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及上下交叉作业。一些洞口、临边及外墙,虽然都设置了防护栏杆、安全网及脚手架,但是高空坠落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对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特别留意以下有关事项:技术措施及所需材料机具要完整地列入施工计划;进行技术教育和现场技术交底;所有安全标志、工具和设备等,在施工前逐一检查;做好对高空作业人员的考核、持证和体检。
(3)工程机械安全管理
在进行机械使用方面,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技术,以保证能够在燃气工程建设中有效地保证机械安全施工,对于机械平时的保养、养护、使用等方面要有着明确的规定,将机械的一举一动都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使用工程机械进行燃气工程建设前,要对使用机械进行全面的性能和安全检查,对于机械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规范机械操作人员的行为,机械的操作要配备专业人员,燃气工程建设事关重大,机械操作人员必须规范操作行为,端正操作思想,提高安全意识,保证工程质量,在这一环节,施工单位可以制定“一人一机”定岗制;施工机械在作业的过程当中,操作人员需要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带,提高自身的安全施工意识,不得从高空投掷物品,以免坠落之后发生安全事故。
结束语:
综合上述,在燃气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单位应当加强各方面的安全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的安全,在面临出现的问题时,应当积极、主动寻求最佳解决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施工安全及管理到位。
参考文献:
[1]王茜.燃气施工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106-00106.
[2]陈淑贤.浅谈燃气施工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00(014):3668-3668.
[3]付飞.浅谈燃气施工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01):520.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对策
陈昌国
广东湕森工程有限公司 529000
摘要:市政工程是城市的基础工程,一座城市的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好坏及建设完善程度与否,直接反映了该城市的整体经济与民生发展水平,所以在任何城市的发展之初,都要先建设好市政工程。市政工程施工涉及的内容较多,整体施工难度较大,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存在着一些技术通病。若想切实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要有效解决这些技术通病。本文先分析了常见的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对策
前言
市政工程既关系到社会经济建设,又关系到民生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城市的市政工程规模正日益扩大、建设标准也正日益提高,这无疑给市政工程施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通病仍旧较多,这是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必须要尽快找出相关技术通病,并对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下就联系实际谈谈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对策。
一、常见的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
1、数据测量不准确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数据测量不准确是比较常出现的一类技术通病。众所周知,在市政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开始前,都要先对相关数据做好准确的测量,然后再严格按照测量数据开展施工作业,所以如果数据测量不准确的话,那么既无法保障施工质量、也无法保障施工安全。导致数据测量不准确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在设计图纸之时就出现了误差、在地形测量过程中不认真或走神、所采用的测量方法不科学等。
2、施工材料不合格
施工材料不合格是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通病。无论图纸设计如何完善、数据测量如何精准、施工人员如何专业以及施工工艺技术如何先进,如果所采用的施工材料不合格的话,那么一切都是于事无补。在现实中,施工材料不合格问题屡见不鲜,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施工材料的质量不合格,这主要是由于在采购材料时没有严格检查生产厂家的相关资质、没有按规定检测材料质量、行贿受贿等原因所导致的;另一方面是施工材料的规格或型号与市政工程施工要求不符,这主要是由于在采购材料前没有充分调查和了解市政工程的实际情况与需求所导致的。施工材料不合格问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或竣工验收时显现出来,那么则会引起返工,从而增加施工成本、延误施工进度;如果在市政工程投入使用后显现出来,那么则可能引起一系列安全事故,从而严重危害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
3、施工设备不齐全
市政工程施工作业的开展离不开各类施工设备,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施工设备,它们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轻了人工劳动力。也正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对施工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旦施工设备不齐全的话,则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但就市政工程的施工现状来看,施工设备不齐全已经成为了一类常见通病,特别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经常缺乏适宜的压路机、起重机、摊铺机、测量仪等施工设备。
4、质量管控不到位
质量管控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现实中,质量管控不到位的通病非常突出。首先,企业领导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的质量管控意识较低,存在较强的“重技术,轻管理”观念,没有将质量管控摆放在应有位置,更未加强对质量管控工作的领导。其次,企业缺乏完善的质量管控机制,现有机制漏洞较多,例如未明确质量管控目标、未规范质量管控流程、未细化质量管控责任等,因此无法给实际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再者,企业所采取的质量管控模式和方法落后,例如只采取传统的静态质量管控和事后质量管控手段,而缺乏对施工质量的动态管控和全过程管控,导致一些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二、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的解决对策
1、数据测量不准确的解决对策
为了提高市政工程施工中数据测量的准确性,以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在开展相关数据测量工作时,首先应派遣具备过硬技术、丰富经验与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测量操作;其次在测量前先要做好相关设置,准备充足;再次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来进行测量。此外,数据测量并非一项单一专业的作业,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还应充分结合地质勘察专业、设计专业等各相关专业,并在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放样与复核。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测量误差。
2、施工材料不合格的解决对策
为了防止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出现施工材料不合格的问题,应加强对材料采购、材料检查验收、材料入库与管理、材料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具体来说,在材料采购环节,应严格检查生产厂家有无相关生产资格证书、产品有无相关质量检验合格证书等,在确保各项资质齐全的情况下,才能够选择购入材料;同时,还要做到货比三家,尽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在材料检查验收环节,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及市政工程实际要求来检验材料的质量、规格及型号等,发现不合格的材料一律打回、拒绝签收。在材料入库与管理环节,应详细做好材料入库记录,对各类材料分类存放和管理,并做好材料防潮防火等工作,避免材料在仓库中发生损坏,一旦发现了材料损坏问题应及时修缮或更换。在材料使用环节,应先检查好材料的质量与性能,确保其质量与性能无问题后,再投入使用。
3、施工设备不齐全的解决对策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种类的施工设备,在施工前必须先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将各类施工设备准备齐全,确保施工设备的种类、质量、性能、型号等均符合市政工程施工需求。其次,对于一些基础性的设备工具,例如模板、脚手架等,应结合施工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使用。另外,还应时刻关注国内外相关设备研发信息,积极引入更加先进的施工设备,以提高施工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4、质量管控不到位的解决对策
若想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水平,首先应提高质量管控意识,正确认识质量管控工作的意义,明确质量管控工作的地位,尤其是企业领导要充分加强对质量管控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其次,应建立健全质量管控机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市政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质量管控机制,在其中明确各项施工环节和施工内容的质量管控目标、规范质量管控流程、细化质量管控责任,以使实际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再者,应革新质量管控模式和方法,采用动态化与全过程式的质量管控手段,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设计阶段、实际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等各个阶段都加强质量监督检验,提高质量管控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尽量不漏放任何环节和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常见的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来看,主要有数据测量不准确、施工材料不合格、施工设备不齐全以及质量管控不到位等。若想有效解决这些技术通病,以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先找出其原因,再有针对性地逐个击破。
参考文献
[1]陈玮佺.探究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对策[J].居舍,2020(15):42.
[2]蔡晟.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研究[J].四川水泥,2020(03):148.
[3]许智添.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对策探究[J].四川水泥,2020(01):239.
[4]韩志鹏.关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探讨[J].四川水泥,2019(09):228.
[5]史红雷,李玉辉.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