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51312719790909XXXX;2.身份证号码:61052819900105XXXX
摘要:目前,在开展房建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因为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因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混凝土结构施工一般对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保证后浇带施工符合质量标准,可以有效缓解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防止温度因素对房建项目施工结构造成影响。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
1 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施工非常容易受到温度变化和收缩力度不均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裂缝。针对此类现象,可以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来规避。后浇带一般被当作暂时的施工缝,其主要作用范围是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墙体等。一般来说,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极有可能出现表面裂缝,这时,应该带领施工人员暂时放置缝隙,把原来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合理分割成几个比较小的部分,等每个小部分的状况平稳以后,再开展缝隙浇筑施工作业,从而保持原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现阶段,在进行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时候,往往会采用水泥浇筑,或根据具体情况掺入一定的铝粉,从而提高后浇带的浇筑牢固程度。
2 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2.1混凝土施工
在施工现场过程中,对于有效地控制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后浇带混凝土龄期需满足2个月,这是对混凝土膨胀后施工的要求。而对于沉降后浇带施工应按建筑物主体结构进行。房屋的实际沉降值应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和标准,并应严格遵守和执行。混凝土收缩浇筑补偿,有效地提高了单层钢网隔板上后浇带混凝土两侧的强度,有效解决了缝隙的地下施工问题。由于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对浇筑带的两侧温度要求较高,则混凝土的浇筑量较低,因此应在其应用中保持构件的稳定性,确保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有效处理接缝,可有效去除混凝土和胶凝层,同时调节并有效加固钢筋,保证其结构强度,促进后浇带混凝土更好的应用于施工中。
2.2模板施工
在将模板浇筑到下层地板,顶梁后浇筑带和墙壁浇筑带之后,采用模板施工以加强房屋建筑整体质量。将混凝土与肋骨模板相结合起来以达到基础模板的建造,通过基础模板来建造浇筑带基础模板。主要以竹子为模板,生产成梳形,支撑模板的主要为钢管,再通过应用此模板并回填以形成建筑的顶梁,同时在用钢丝网封堵模板处将其固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缝的位置,模板与混凝土面接缝处通过海绵条进行密封,避免泥浆渗漏。同时在实际浇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梁和板的两侧一般为悬臂结构,提高了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在施工后浇带墙体时,保证其竖向防水良好,同时在并在钢筋的支撑下,实现预埋防水功能。铁件可以镶嵌预埋在墙体外侧,预制板可以与外墙进行相同的焊接,再通过竹制橡胶板和钢管的支撑,可以完成外墙的防水工作和回填工作,以提供良好的条件给混凝土浇筑。通过水泥砂浆等材料对混凝土墙后浇带外侧砖墙进行相关抹平、压光以及干燥处理等,保证需要的厚度的同时做好后浇带外侧砖墙防水保护工作,从而保证其墙体的稳定结构。
2.3钢筋施工
通常情况下,钢筋施工对于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有一定的强化效果。在其钢筋施工的过程中采用较多的方法是直螺纹连接。一般而言,可用的墙柱加固和梁加固结构,可以使用焊接等方法,如果有需要还可添加额外的钢筋,使浇筑后的皮带结构稳定性得到有效改善。
3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3.1合理的设置后浇带
在房建工程施工期间,要合理的设置后浇带。在设计结构断面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混凝土结构的断面规格外,还要合理的设置接缝形式。在浇筑时,后浇带应避开剪力墙位置,建议浇筑在梁、板反弯点,有助于发挥后浇带的作用。
此外,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科学地设计后浇带的间距,保证后浇带之间的间距符合标准要求。
3.2选择施工材料
在浇筑后浇带前,现场施工人员要将浇筑表面的杂物进行完全清理,通过洒水等措施,使浇筑区间的两侧湿润,增强混凝土材料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干缩裂缝。为了提升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可根据工程要求掺加一定量膨胀剂或者减水剂。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振捣过程必须要严格把控,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问题。为了使钢筋的贯通性满足要求,可使用快易收口网施工方式来开展施工作业,此过程要注意提升操作的准确性,有助于确保混凝土的浇筑位置以及形状等均符合设计要求。最后,注意做好后期混凝土养护工作,保证所有环节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要求。
3.3科学合理地设置配筋
钢筋与混凝土设置对整个房建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重要的作用。在设置钢筋时,要根据项目规模、成本及地质环境等因素,科学合理的选择配置钢筋规格、型号。房建工程结构受力十分复杂,结构中的受力主要依靠钢筋负责承载,要根据房建工程结构中的承载力大小,科学选择钢筋的规格,注重选择高质量的钢材,提升钢材的完整性,缩减焊接、切割等工作量,同时也有助于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可靠。还要做好钢筋的保存管理,防止钢材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损伤、锈蚀等问题。
3.4模板支护施工
模板支护是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提升后浇带质量,施工人员要严格地把控混凝土浇筑时间。在实际工程中,在主体结构浇筑作业结束后,可进行后浇带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因此,在实施浇筑作业时,施工人员要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禁止在恶劣条件下施工,以免影响施工质量。在浇筑时,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在开展裙房结构施工时,模板支撑系统可对上层建筑的质量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模板支护施工可以顺利开展。
3.5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在浇捣前,应将后浇带周边两侧的混凝土上的钢丝网、松动裸露的石子、浮浆以及其它附着物等充分凿除,用压力水将后浇带内残留的杂物冲洗干净。做好钢筋的除锈措施,将钢筋上附着的浮锈用钢丝刷刷干净,将弯曲变形移位的钢筋调直并重新绑扎牢固。浇注后浇带的材料应采用无收缩微膨胀混凝土,避免混凝土浇筑后收缩开裂,且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两侧原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个等级。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及接头部位应浇水湿润,浇筑应分层进行,特别注意分层浇筑的厚度和振捣棒距离模板的距离,防止过分振捣造成骨料分离及水泥浆流失。振捣时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宜过大,应快插慢拔,插入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避免遗漏,做到均匀振实。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至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上,使上下两层间的混凝土能够充分结合。为了保证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应对后浇带进行充分的养护。在结束砼浇筑之后,可以采取覆盖保护膜、覆盖麻袋等措施加水持续养护,并养护至少14天。同时要在后浇带两侧通过设置栏杆等障碍物进行保护,避免在周边范围内堆载及震动,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待后浇带砼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可拆除。
4结语
在房建项目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技术,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房屋由于各种应力造成的裂缝,提高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在后期房建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房建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可以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我国房建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元亮.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71+173.
[2]张启云.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2018(08):98-99.
[3]李庆文.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