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13012719880516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技术也加快了发展脚步,我国工业相关行业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机械设备维修的相关管理还存在欠缺,存在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本文就对机械维修质量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机械维修;质量;应对;措施
机械设备作为工业生产的一大重要因素,它的性能好坏决定着企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而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又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状况与寿命,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设备维修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也成为现阶段工业生产中比较急待解决的问题。
1、机械设备维修主要内容
机械设备的长时间使用难免会存在一些故障,对其进行维修是为了让机械设备达到原来的性能,因此需要对机械设备做好修理和修护方面的工作。在对故障机械进行修理时,需要对设备中的零部件进行拆卸、维修、换新和安装,维修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运行调试,如果存在问题还需要对故障部位进行进一步的修理,机械设备的维修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还需要做好维修管理工作,机械设备由于长时间运转,难免会存在机械磨损问题,设备具备的性能就会减退,需要对机械设备定期进行保养,做好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对机械设备进行高质量的维修,可以保证其安全稳定性运行。
2、机械维修质量管理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2.1对设备的预防性检修缺乏应有重视
预防性检修是设备维修中的重要内容,为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机械设备预期检修制度,以对现代企业的机械维修管理提供指导,但许多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预防性检修并没有给于足够的重视,对预期检修制度存在片面的理解,在对机械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的过程中,忽视实际,刻板的按照预先制定的检修周期执行检修工作,却没有根据机械设备的实际工况,在检修周期外可能出现故障隐患时进行预防性的检修,检修时间不够灵活。也有一些企业虽然根据国家关于接卸设备预期检修的相关制度,制定了自己的检修规划,也对检修时间进行了灵活调整,但检修制度中对于机械设备故障的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并没有予以明确,检修管理人员在进行预防性检修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指导依据,容易忽略部分可能导致故障的隐患因素,预防性检修的作用也难以有效发挥。
2.2零部件鉴定、修复工作把控不严格
在实际使用中,随着机械零件位置的变化,磨损会或多或少的增加,对零部件的鉴定如果不够仔细专业,就不能对零部件及时的校正,修理,会造成设备的使用不当从而直接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这些问题的出现,同时造成零部件在组装的过程中,无法以相应的工序和工艺进行组装操作,如果再加上测量不准,就会使设备留下使用隐患。在零件的制作,维修时,材料和工序往往因为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加工或进行相应的处理,造成零件质量不达标,硬度光洁度等等不符合规定,导致装配时出现缝隙过大无法完美衔接等问题,最后直接影响到设备和质量,让设备在实际使用中不仅寿命缩短也会让生产出来的产品大打折扣,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如企业对于零部件鉴定、修复工作把控不严格,将会很大程度上制约机械设备维修的质量,给设备使用带来安全隐患,这也是机械维修质量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3、机械维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的措施
3.1机械设备维修前期管理
机械设备维修前期管理,前期管理对设备及生产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在机械维修时选择具有较高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强烈责任心的维修人员,有利于提高机械维修质量。在维修过程中尽量减少差错,减少出现的质量问题,维修人员注重提高维修质量,找到维修质量控制要点。
3.2提升机械设备维修人员的业务能力
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主要取决于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责任心,还取决于具备丰富的维修经验。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后,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出故障部位,采取合理的维修措施。需要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其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的水平,让优秀的维修人员到院校进行深造,回来后把优秀的维修技术分享给其他员工,从而提高整体维修能力;还应该对维护技能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高的人员进行奖励;也可以制定出持证上岗制度,如果考核不合格,不可以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
3.3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
质量是维修单位经营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生产技术活动的综合反映,在维修管理中占有着主导地位。机械设备的维修是进过严格规定要求的,如果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那么机械设备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随时都会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因此一个严格的规章制度在维修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人员在维修的时候才能够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查维修,使维修质量得到保证。保障机械维修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就需要相关的规章制度得以落实并执行,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会因为慌乱造成生产不能够顺利的进行。在机械设备修理的过程中,会牵涉到很多的问题,其中的质量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产品质量是维修单位的经营管理核心内容技术活动的反映。落实质量责任制,保证维修质量。质量责任制是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
3.4加强对设备零部件质量的鉴定
零部件的质量对机械设备是至关重要的。零部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机械设备维修后的状态与寿命。零部件存在问题的原因不仅仅和它的功能构架有关还与其制作的工艺和所选用的材料有关。零部件的尺寸、硬度、受热程度、误差等等,这一系列的参数都必须满足工艺的要求。必须建立起对零部件从开始采购到生产过程再到进厂验收全程的质量跟踪与监控。可以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确定零件的材料、硬度、受热变形等;可以设立专人对采购来的零部件进行尺寸的检验并做详细的记录,只有建立完善的零部件管理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维修的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这些因素是如何造成机械设备的质量受到的影响的,尤其是在机械设备的施工前期阶段,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在维修人员的实际工作中,主要应将机械维修到质量控制放到重要地位,加强对维修的质量维护,同时严格进行质量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建议,使得机械设备得到良好的维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和解放生产力。
参考文献:
[1]李永君,庄绪锋,杨吉伟.机械维修质量管理的制约因素及改进对策[J].大科技,2014(18):214-215.
[2]蒋启军.浅析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22):28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