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文博
[导读]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结构日趋复杂,脚手架在搭设和施工过程中的使用非常频繁,但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难以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身份证号:41272319900109XXXX  河南周口  46000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结构日趋复杂,脚手架在搭设和施工过程中的使用非常频繁,但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难以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并结合实践经验,对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提出了经验及看法,具体涉及安全管理要点、材料关、搭建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搭设
        一、脚手架安全管理要点
        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体系,施工前充分辨识安全风险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技术负责人、主办工程师做好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脚手架搭设完成时要经过验收后才可挂牌使用,并定期检查外脚手架,发现有安全隐患立即停止作业,并通过下发技术通知单或隐患整改通知单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情况严重时应责令其停工整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及时报告主管领导、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安全监管部门。
        二、脚手架搭建要求
        (1)搭建脚手架的一般过程为:平实地面、准备材料、划线定位设立垫块、放置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向杆并将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并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安第三、四步大横杆与小横杆、安装二层与柱拉杆,接立杆,加设剪力撑,铺设脚手板,绑扎挡脚板和防护板,挂好安全网。
        (2)支撑内立杆的地面必须以砼基础铺设(通常情况下板式基础、条形基础墙外有超过0.5m的挑高,内立杆外侧与墙之间保持0.2m以内的距离);外立杆的支撑面要求平整坚实,需垫块(一般要求木质垫块,厚度在4~5cm)辅助支撑。立杆需要填土才能立于垫块上。也可以在立杆周围浇筑规格为0.2m×0.2m的C20硅基,立杆不得直接放置在垫木上。或者沿立杆浇筑C20硅基(0.2m×0.2m),硅基地面有一定强度之后方可立杆。
        (3)搭设双排架时应按照先里后外的顺序立杆。每排的立杆按照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在保证整齐的情况下立好两边和中间各一根立杆,再立其他立杆。双排架靠外侧的立杆要垂直于墙面搭设。立杆加长连接要按照先外后内的顺序。
        (4)通常搭建双排钢管脚架高度≤25m,横向距离≤1.5m,纵向距离≤1.8m;高度>25m但<50m时横向距离1m、纵向距离在1.5m以内。通常大横杆之间的距离≤40cm,横向铺设脚手板,内立杆外侧与墙面之间保持20cm的距离。上述脚手架搭设距离标准可帮助内立杆和外立杆的搭设位置测量,定位打桩。用卷尺量好各个立杆的距离并定位。
        (5)脚手架封顶时沿口要比内立杆高50cm,平屋面沿口比外立杆低1.2m,坡屋面沿口比外立杆高1.5m。通常情况下大横杆之间的距离在1.8m,底层第一步高2m。遇到挑沿顶部要考虑施工人员的操作空间预留。
        (6)纵向扫地杆设立要与底座保持150mm的距离,将立杆下端连接在一起以防止立杆纵向偏移;纵向扫地杆与横向扫地杆交织在一起,将距离立杆较近的小横杆与立杆固定在一起,在小横杆10cm处与立杆连接。沿着高度方向小横杆要立于立杆两侧,沿纵向则是立于相向位置。
        (7)脚手架要设剪刀撑,一般位于脚手架转角和立杆纵向末端,距离间隔9m,一直到扫地杆顶部。斜边与地面保持45~60°的角,纵距1.5m,步距1.8m,角度在45°左右;纵距1.2m,步距1.8m,角度在60°左右。
        (8)连墙杆设置水平方向间隔7m,垂直方向间隔4m。要求提前埋设规格为Φ8的钢筋然后浇筑砼基础,砼强度高于15N/m2之后方可立杆。在立杆与砼地面连接处用小横杆支撑于墙面保证其稳定性。


        (9)有卸料平台处必须与脚手架设置隔断,这一位置的连墙杆要求更加密实,断开位置的内立杆和外立杆之间用剪刀撑固定。脚手架在卸料平台内测,预留充足的距离保证提升架的正常使用,平台搭建的木板厚度要求>40mm,与进料方向保持垂直;卸料平台要独立架设;卸料平台四周做好安全防护。
        (10)脚手架顶部和转角处的连墙杆密实度要比其他部位高30%。使用连墙杆是为了立杆的刚度有所提升及稳固脚手架。连接时要稳固,确保连接位置没有发生偏移。
        (11)脚手架高度低于20m时,第一排、中排和末排要铺足量的脚手板,横向铺设,脚手板周围用铅丝与大横杆绑扎;施工层和上下两层铺设脚手板,并且要求平整度和牢固性。一般脚手架铺设6层以内全高脚手板,3层以内作业层。脚手板的承重能力低于300kg/m2。
        (12)卸料口两端使用的内立杆和外立杆是双钢管绑定的。卸料口外沿要设置安全棚,其完全遮盖卸料口且顶部铺设双层脚手板。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1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脚手架基础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及保持稳固的专题,并且不能有积水,顶板基础所用的混凝土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脚手架搭设时在工作区域内设立指示牌,严禁闲杂人等随意出入,工作人员要按照指挥认真完成工作,如果没有指挥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要暂停脚手架搭设作业。搭建人员要相互配合,如遇特殊情况需解开与他人关联的扣件时必须提前告知对方并在对方许可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这是为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考虑。搭设立杆的要求是每6跨之间设立1根抛撑,如果连墙件安装完成之后稳定性较好的情况下可以拆除抛撑。为了增加脚手架搭设作业的安全性要做好支顶工作,尚未绑定的脚手架必须在每日工作结束后认真检查架子的稳定性。
        3.2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外脚手架要按支搭设,搭设完成之后要接受主办单位的技术员和安全员的质量检测,检测结果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脚手架部件不得任意拆除,只有在许可条件下才能执行。脚手板要铺满、固定牢固,并且要分布均匀以及表面平整,施工荷载不得超过3kN/m2,施工作业要分层进行。脚手架高度超过连墙件3.6m或以上并且超出部分没有连墙件时,可以通过其他有效方法设置临时支撑。
        3.3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检查完脚手架周围无特殊情况和安全隐患后方可拆除脚手架。脚手架拆除时要有明确分工,四周设置防护围栏并设立提示牌,严禁闲杂人等出入。脚手架拆除之前,先清理干净脚手架上的杂物。先从脚手架上方开始拆除,将安全网、脚手片、横杆、立杆等拆除干净。在脚手架拆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拆除步骤执行,不同上下、里外同时作业。拆除剪刀撑时要由中间向两端进行。拆除立杆时先稳定立杆再差扣件。连墙件要一层层进行拆除,立杆和扣件在拆除时要完全分解,拆除后的立杆上不得携带任何扣件。脚手片搬运要按照右外到内的顺序,防止杂物从高空坠落造成人员伤亡。一般工作人员要全程负责拆除工作,如果遇特殊情况需要换人,双方应该交接清楚。每日工作完成之后要认真检查周围是否存在安全问题。拆除下来的杆件和扣件逐一分离并且统一分类装入箱子中,用吊装工具安全送至地面,拆下的钢管牢固捆绑后,勾住钢管两端用吊装工具送至地面。
        结语
        脚手架作为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临时设施,它的安全使用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速度,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落地式钢管扣件脚手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占相当大的比例。做好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和安全管理可以避免或减少脚手架作业中的人身伤害事故。
        参考文献
        [1]姚国新.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智能城市,2020,6 (06):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