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 代卫东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代卫东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综合实力的提高,经济制度日益发展完善。
        深圳市合正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综合实力的提高,经济制度日益发展完善。建筑工程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经济发展的稳定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发展迅猛,但是在管理模式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管理制度与产业发展速度严重不匹配。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进行分析,为其创新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助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
        从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来看,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是其快速崛起的源动力。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竞争压力导致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发展弊端暴露出来。管理模式落后,管理体制不完善成为了制约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利用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需要结合当前管理现状,探究管理创新的方向,使我国建筑产业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一、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现状
        (一)管理模式陈旧
        我国建筑工程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异常迅速,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成为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从建筑工程管理角度来看,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与建筑产业发展速度极不协调。管理制度的陈旧对于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从全局角度来看,管理模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理论不先进等方面[1]。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在建筑工程开展中,管理出现漏控现象,很多问题无法有效管控,造成质量提高困难。管理方法不科学导致管理投入大量的成本,但是成效甚微,很多时候管理方法不仅没能发挥作用,还会给工程开展造成掣肘,产生不良影响。管理理念的落后导致难以有效推动管理的升级进步,管理制度发展缓慢。
        (二)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
        在任何时代,人才永远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我国建筑工程产业中,新型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普遍现象。工程管理人员老龄化严重,新型人才储备不足使建筑工程管理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当前建筑工程的开展逐渐向着现代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于新技术接收能力差,难以快速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新型人才数量有限,在激烈的人力资源争夺中,不仅提高了人才成本,还造成部分企业“无人可用”,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难以实现管理模式的升级革新[2]。从人力资源调查情况显示,目前建筑工程产业人才的匮乏不仅仅是对于管理层,高素质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样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尤其是技术人员,培养过程慢,培养成本高,是建筑工程高素质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人才问题成为了当前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三)创新机制缺失
        创新是帮助建筑工程产业走出当前管理困境的重要助力。但是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机制严重不足,导致难以实现管理的全面创新。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大部分管理人员都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的经济效益上,对于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创新并不重视,这就导致工程管理缺乏应有的创新氛围。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在组织管理上没有建立良性的创新机制,导致人员缺乏创新热情,没有主动开展创新的积极性。这是造成建筑工程创新机制缺失的主要原因。
        二、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才问题,只有具备足够的创新人才,才能够顺利开展管理模式的创新。从当前建筑工程人才资源的情况来看,进行人才的招聘不仅成本高,而且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也无法保证。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训机制,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职能进行优化,招聘潜力大,学习能力强年轻职工,对这些职工开展创新教育培训。培训内容要与建筑工程管理紧密相连,从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入手,培养全面的管理人才,使其带动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形成一套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更新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更好的应对未来的管理工作[3]。
        (二)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企业管理创新需要每个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形成良性的创新环境。为此,企业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对于创新的热情,能够在工作中积极寻求创新路径,推动工程项目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激励机制包括相应奖励制度和创新扶持制度。奖励制度能够给与员工一定的鼓励,员工的创新型管理方法如果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了作用,就根据其作用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能够提高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4]。而创新扶持制度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创新是需要资源和成本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支持,创新工作必然开展困难,难以见到成效。创新扶持制度通过对员工创新理念的评估,对于前景好的创新方案进行扶持和鼓励,加快创新成果的实现,使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速度
        信息化发展是各个行业面临的一次挑战,建筑工程产业同样如此。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仅能够提高工程管理效率,还能够为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助力建筑工程企业的创新和进步。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5]。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建筑工程需要加快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例如,随着5G时代的到来,建筑工程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智能化、自动化和云技术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而且能够对工程质量和工程管理效果进行指导,为建筑工程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四)科学配置内部资源
        内部资源是建筑工程管理开展的基础。在建筑工程活动开展中,外部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给工程管理带来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而工程项目的内部资源是企业本身优势。传统的管理手段过于依赖外部资源的利用,忽视了内部资源的管理和配置[6]。在当前建筑工程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利用工程项目内部资源优势,发挥其潜在的价值,为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内部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减少对于资源成本的浪费,提高利用效率,使工程内部快速运转起来,发挥出更强的市场竞争实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在管理上存在众多薄弱环节,归根结底是由于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模式的落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充分认识当前建筑工程的处境,通过改革管理制度、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信息化建设速度、科学配置内部资源,实现工程管理优化和创新。通过长效创新管理体系的形成,为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若峣.浅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8).
        [2]姚金芳.浅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5):3604.
        [3]邹翡平.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以及创新发展[J].建筑与装饰,2018,000(007):84-84.
        [4]沈海波,易纯勇,扶明举.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00(044):141-142.
        [5]王伟星.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四川水泥,2018,000(001):213.
        [6]冯宗飞,卢杨.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000(00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