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EPC 总承包模式是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一种常见的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也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被大力推广的一种承包模式。目前,随着我国对 EPC 总承包模式的广泛应用,对于工程项目的物资采购工作也出现很多的问题与难点。基于此,文章总结EPC总承包模式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探讨 PPP+EPC 模式下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考虑到 BOT+EPC 模式下对于投资人所产生的风险情况,全面做好风险控制工作,以便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EPC 总承包;投资管理;风险控制
EPC 模式充分发挥出总承包商的优势,使得丰富的工程经验被有效应用于建设工作中,有助于提升建设单位对项目各项要素的掌握程度,可紧密串联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给设计者创造优良空间,使其发挥出主导作用,提升了采购规模优势,并得到高资质施工单位的可行指导,因此兼具质量优良与效率高两方面特点。而在工程建设各环节中,总承包商发挥出监控与协调的作用,确保工程质量、提升效率并控制成本。
一、EPC 模式的概念
EPC 模式是国际通用的工程总承包产业的总称。其中,字母“E”“P”“C”分别代表“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建设(Construction)”。“设计”包含从工程内容总体策划到具体的设计工作;“采购”包含从专业设备的采购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建设”则是从施工、安装到技术培训的项目正式动工程序。EPC 模式的关键是足够专业的分包商以及标准化过程控制与程序,这是简洁高效地实现设计、采购与建设的基础。
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和缺点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建筑工程能够更为明确的进行工作范围和管理内容划分,其责任界限以及总成本控制和风险都是由总承包商承担,在工程合同总价和工期进度确定的情况下,建设方的总投资额与工程建设周期相对比较清晰,极为有利于建设单位成本和进度的控制管理,确保整体项目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在 EPC 工程总承包方来讲,整个项目的管理与实施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和协同管理以及计划性的组织安排,并占有主导地位,对施工衔接和设计优化等方面以及施工采购等关联性问题都能够有效的解决,在前期规划以及施工、采购、方案制作等方面能够充分吸取专业人士的建议与意见,对建筑项目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实用性以及成本投资科学性都能够进行合理的优化,以提高建筑质量。缺点在于建筑方式通过总承包合同对总承包商进行监督管理,实际的施工过程和施工管理的参与度较低,项目的一些施工细节和成本控制方面管理效力较弱。而且工程项目的风险全部在 EPC 总承包商身上,所以总承包商的专业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和资金实力方面如果存在问题,建设方和工程项目同样要承担巨大的风险。此外,由于涉及的工程项目较大,而 EPC 总承包商也需要承担巨大的投入成本、利润以及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所以通常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较高。
三、EPC 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的采购风险
1.计划欠缺完整性
在 EPC 总承包模式下进行物资采购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计划不完善的问题。不同的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采购计划的合理制定,然后将这些计划报送给项目部,项目部进行确认之后进行集中汇总,然后根据具体的需求向采购部门提出要求。在整个采购的过程中,由于其工作流程非常繁琐,所以涉及的经手人员也会比较多,这样就会导致问题出现的概率大幅提高。因此,就需要制定严谨的物资采购计划,从而减少纰漏问题的出现,控制对工程施工的不良影响。如果出现了物资采购不足的情况就会引起整个施工的停滞,如果物资采购过多也会出现资源的浪费与施工成本的增加,给工程的建设企业带来经济压力。
2.过程风险物资材料的采购
在 EPC 总承包模式中属于重要的一部分,其采购的时候出现的风险将会给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带来不良的影响。一旦供应商出现了延迟交货的情况也会给工程施工设备的安装、施工材料的应用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工程的施工工期出现严重的延误。如果工期延长、滞后还会增加工程的整体建设成本。对于建设规模较大的工程,需要的物资材料比较多,这就需要确保材料供应的准时。施工地点距离材料供应企业之间如果路程较长,就会导致设备与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物流风险问题,给工程的物资材料使用带来影响,最终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四、EPC 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的采购风险管理
1.完善物资采购工作制度,规范采购管理流程
对于 EPC 总承包模式下的物资材料采购工作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规章制度作为基础,这是提高水运工程整体效率的关键。完善的管理制度中涉及多项管理内容:(1)物资采购机构需要设置对应的管理职责与原则等规章制度;(2)设备与材料资源的采购合理管理措施;(3)物资采购回来之后还要进行验收入库管理措施;(4)物资的具体使用与发放管理规章制度与相关守则。保证物资材料的全面与细致管理,在实施采购的各个管理环节中才可以有标准的依据,提高工作的稳定性与秩序性。在这一基础上,还要建立全面的采购流程,并且根据物资的具体使用需求,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展开详细的市场调查,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资金的支付与验收管理。另外,还要保证物资材料的质量、数量管理,从而提高采购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2.事中阶段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在 EPC 总承包模式下,项目实施过程基本上遵循固定总价、固定建设期和固定承包商的原则,整个过程涉及设计、采购、施工(包括完成实验)、试运行等几个阶段。承包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整合优势,横切设计、采购、施工(包括完成试验)和其他试验,以达到提高质量、缩短工期和节省投资的目的。然而,EPC 总承包模式依然存在一些弊端,如模型本质、保守设计、随意购买、保守措施、投资失控等。因此,基于 EPC 总承包模式下的建设项目,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须对总承包投标控制价格进行审核和评估。业主应组织强大的团队或委托具有类似项目绩效、类似工程信息和类似工程指标体系的咨询机构,准备项目的目标、范围和设计标准,拟定总承包投标控制价格,并通过市场竞争确定设计、采购、施工、完工测试、完工后测试、试运行评估和服务等总体合同价格,确保投资在投标阶段处于可控状态。
3.在 EPC 总承包中,业主应加强项目的质量控制
首先,做好基础工作,编制严密细致的技术规范和最低性能要求,协助并鼓励总承包商建立优质项目;其次,建立以各行业技术人员为代表的业主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及时有效地协调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三,委托权威科研机构、行业协会、资深专家对建设关键部位进行把关;其四,建立主要设备材料供应商并审查总承包商推荐的供应商短名单;其五,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对设计、施工、采购、招标、施工、检验和付款定价等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以确保项目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结束语
从本质上讲,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现场施工管理具有很高的管理要求,所以,在 EPC 模式的指导下,其启示相关人员要注重创新,不断提升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将项目有效衔接至国际市场,打开面向全球的大门,融入至国际承包市场中。因此需要提高物资管理的水平,确保工程建设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季辉.防范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审计对策[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5(3):42-43.
[2]潘辉.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防范[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5(2):315-316.
[3]苗海洋.大型施工企业如何向EPC总承包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